首页 >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公众号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陕西榆林市
公众号ID:gh_2aa393086bbb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榆林学院,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2019年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专科),2020年增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并面向陕西省招收公费本科师范生,带编制定向榆林市各县(市、区)就业。校区目前的功能定位为人才培养、干部…

开发/运营主体:榆林学院

关于主体:榆林学院是中国陕西省榆林市境内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百科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是2017年7月经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将原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并入榆林学院后设立的校区。校区占地108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

办学历史

2017年7月,经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将原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并入榆林学院后设立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

办学条件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光荣历史的师范学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2万余名杰出人才,其中3位校友成为副国级领导,8位校友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书记,60多位校友成为新中国党政军高级干部,70多位校友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还有众多的校友成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行业的杰出人才。学校曾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高度赞誉,毛泽东主席曾为学生代表题词“奋斗”“艰苦奋斗”“学而时习之”;校友齐心曾两次为母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百年芳华 英才辈出”;习仲勋同志曾为学校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刘澜涛、马文瑞校友曾分别为母校题词:“革命摇篮 育才基地”“陕北革命的策源地”。2019年绥德师范校区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专科,2020年起招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地方公费师范生,2021年起招收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单招本科和专升本学生,2024年起招收汉语言文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地方公费师范生。

校园环境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占地108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

公众号主体介绍榆林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是由榆林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榆林学院(yulin university)坐落于陕西榆林,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与榆林市政府共建,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创建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58年改名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迁至榆林西沙。1984年成立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2017年,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并入。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有榆阳、绥德和科创新城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18·86亩,建筑建设面积50·6万平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含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83亿元;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个(含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含硕士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15个);有教职员工1228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4598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

1923年5月,在绥德县城疏属山腰北门巷原绥德中学堂校址上,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正式创建。

1923年秋季,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学,1924年秋,李子洲就任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

1934年,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立绥德师范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在招本科专业。
专业名称二级学院
财务管理榆林学院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
油气储运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石油工程
石油工程(中外合作)
土木工程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前教育榆林学院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物理学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安全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智能制造工程
动物科学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园林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数学与应用数学榆林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应用统计学
金融工程
体育教育榆林学院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英语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
翻译
汉语言文学榆林学院文学院
新闻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榆林学院新能源学院
储能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物联网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音乐学榆林学院艺术学院
美术学
舞蹈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法学榆林学院政法学院
历史学
社会工作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有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教育厅高校青年创新团队6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文化旅游研究院1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陕西现代能源化工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个,省级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1个,其他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台50余个,参与共建能源陕西实验室、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7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名单,8个科技小院入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学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数达105项。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榆林学院校徽由绥德师范老校门作为主形象元素,融合了字母“y”、展开的书本、奋斗之路、嫩叶、飞翔的翅膀等基本元素。校徽上半部分造型元素为坚毅挺立的绥德师范老校门,象征榆林学院“读书报国”的育人初心与理念,寓意读书是通向未来的光明之道。中间部分“1923”字样,突出学校百年奋斗与传承的辉煌历史,与其他视觉元素形成由远至近的空间感。下半部分由榆林学院首字母“y”作为创意元素,造型似一本打开的书,并向前方不断延伸,最后展翅高飞,寓意厚重的“历史”、绵延的“文化”、强劲的“翅膀”,标志着学校铸魂育人的使命和培养面向榆林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主战场人才的目标。嫩叶元素,象征着生机和活力,代表着成长与发展。校徽整体构图为扎根大地的柱子,形象揭示出学院扎根榆林大地办大学和培养顶天立地人才的理念。红色作为校徽的主色调,象征着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和不断赓续的红色血脉,既富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厚重感,又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文气息,彰显出学院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精神气质。

校区情况

榆林学院有榆阳、绥德和科创新城三个校区,设有16个二级学院,52个在招本科专业,截至2024年2月,有全日制在校生1504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4412人,专科生156人,硕士研究生453人,学历教育留学生26人,联合培养研究生531人,有教职员工1213人。截至2023年12月,榆林学院总占地面积112·02万平方米,产权占地面积为112·02万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为28·48万平方米。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136790·3m,其中教室面积 36796·62m(含智慧教室面积285·00m),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 49574·46m。拥有体育馆面积 3026·00m。拥有运动场面积54974·00m 。

榆阳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名单
党委书记张新柱
党委副书记、校长康伟
党委副书记马亚军
副校长姚学慧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榆林学院监察专员姜劲波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姓名备注
高雄厚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澜涛曾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曹建标中央电视台资深导演
苏加宝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李永奇绥德县委书记
唐国平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系副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
刘志华陕西省榆林中学校长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日期荣誉名称
2024年2024校友会中国大学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393位
2023年6月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最高奖
2014年1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
2013年陕西省平安校园
2010年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