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校徽于2013年8月23日确定。校徽整体呈圆形,白底蓝字。上方为学院中文名称,下方为学院英文对照规范名称,阿拉伯数字“1959”代表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9年。校徽主题图案体现学院的地理特征及办学理念,整体寓意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孕育知识和人才的海洋,托起明天的希望。中心图案上方是首字母“y”的变形,也是丫苗的象征,象征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的莘莘学子。中心图案下方是“口”字的变形,寓意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的地理位置是在渤海口岸,坐落在海滨城市,寓意着宽广的大海和孕育人才的基地;上侧弧线代表了辽河湾,下侧弧线代表了渤海湾,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就坐落在城市的母亲河——辽河与渤海的交汇口岸城市——营口,也寓意了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本地特色和容纳百川的谦虚学习的态度。中心图案右上方是首字母“k”的变形,倒着放的“k”,象征着在知识海洋中升起的浪花,寓意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是激起新生浪花、新生力量的知识海洋。
校旗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校旗颜色采用校徽的标准蓝色,构成要素为学院校徽和中英文名称,采用白色字体。其中,蓝色体现海滨城市特点,象征学院立足滨城——营口,代表理性、寓意智慧,既是对学院地域特色的形象化昭显,也寓意着学院具有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胸怀;白色体现学院高雅的文化,代表神圣、洁净,既是对学院高尚文化气质的表露,又表达了学院对知识的不懈追求。蓝、白搭配,色彩和谐明快、庄重典雅,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象征学院在广阔的蓝天和白云间展翅翱翔,体现学院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精神文化
校训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是“厚德笃学、精技尚能”。
“厚德笃学、精技尚能”八字是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于2004年9月,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题写的校训。该校训体现了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的整体模式和特色风格。“厚德笃学”要求学生德才兼备,“精技尚能”指导学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校训表达了国家领导人对学院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殷切希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厚德”是根本,“笃学”是关键,“精技尚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
“厚德笃学”的主要意思为道德高尚、学习勤恳,寓意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并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践履所学,向着既定的目标和事业奋进不已。“厚德”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笃学”出自《论语》“笃信好学”。
“精技尚能”的主要意思为磨砺技能、培养能力,寓意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上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精技”改自《尚书》“人之有技,若己有长”;“尚能”改自《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校歌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校歌是由孙华作词、沈萍作曲的《驶向未来》。
《驶向未来》作词:孙华作曲:沈萍辽河悠悠,文脉流长,我们像鸥鹭一样展翅飞翔。经历风雨,飞越沧桑,让青春的翅膀勇敢搏击风浪。德为舵,知为舟,水阔天高任驰翔。我们在这里奏响弦歌,与河水一起放声歌唱。渤海泱泱,激情荡漾,我们像海燕一样放飞希望。学好本领,改变命运,在知识的海洋架起成才桥梁。技为帆,能为桨,追波逐浪向前方。我们从这里驶向未来,和海浪一起追赶太阳。 |
校风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校风是明德、务实、求知、创新。
明德:德为育人之本,为成人之本。治校之明德,既要法治,更要德治。教师之明德,在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员工之明德,在于敬业爱岗,服务育人。学生之明德,在于成才必先成人。
务实: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做人,重实际、讲诚信,崇尚实干兴校、荣校。
求知:即“求真”、“求智”,探求知识,增长学识和能力,达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的境界。
创新:既体现在办学、治学的思想上,也体现在传道、育人的要求中,具备不断超越的创新思维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学风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学风是求是崇真、善学好问、砺能敦行、实践创新。
求是崇真:寻求真知,尊师重学;崇尚真理,实事求是。体现科学上追求至真、道德上追求至善。
善学好问:善于学习,刻苦勤奋;因学而问,以问而进。惟有善学,方能学以致用;惟有好问,方能开拓进取。
砺能敦行:勤于自勉,提升技能;诚朴为本,苦干实干。体现学生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既注重能力的培养,又体现品格的塑造。
实践创新: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与时俱进,思想创新。体现学生理论与实践并举、传承与创新共进。
教风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教风是崇德敬业、为人师表、教学相长、知行合一。
崇德敬业:修身养德,以德铸师魂;敬业爱生,以身献教育。
为人师表:博学业精,严于律己,方能善为人师;尚德重品,以身作则,方能行为世范。
教学相长: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与学、师与生之间互相促进。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共组建学生社团32个,涵盖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思想引领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和自律互助类,社团成员1109人。2023—2024学年,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30余项。社团开展心理嘉年华、女子足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等系列主题活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