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颐圣堂公众号

颐圣堂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山西
公众号ID:gh_2fd6e6c1c82a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颐圣堂”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山西颐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凝聚五千年中医智慧,由中草药精制而成,颐圣堂300多年专注中成药,第九代传人杨巨奎,为优秀非遗传承人,专业中成药,认准颐圣堂。

开发/运营主体:山西颐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颐圣堂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颐圣堂百科

颐圣堂是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被认定为首批“三晋老字号”。颐圣堂传承已有300多年,一直秉承“颐养仁德,济世养生”的宗旨,精选道地药材,遵循古法炮制,坚守老药工精神,致力于打造优质的中成药产品。

品牌历史

“颐圣堂”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由名医杨秉忠在太谷县城杨庙巷创办的前店后厂式药铺,由摇铃看病的游医,发展成为药铺掌柜。靠着精通膏、丹、丸,擅长治疗民间疑难杂症,颐圣堂名气日益剧增,遍地分号,成为了昔日山西四大老药行之一,是当时太谷县颇具名声的老字号名店。

康熙五十七年,杨秉忠在京都(今北京市)崇文门外,花儿市西口开设“千芝堂”广于医药济世,“闻昔羊愔入洞府,得一青云芝,可以长生,愿有千芝俾天下,共登仁寿。”虔修丸、散、膏、丹、露、油、锭及药酒共有14门科,计353种。其中:风痰门18种;伤寒门24种;暑湿门11种;燥火门31种;痰嗽门30种;补益门64种;脾胃门35种;泻痢门6种;气滞门41种;眼目门20种;口齿门12种;妇女门36种;小儿门25种;药酒4种。

最早到亳州的山西商人,多从事中药材贸易。早在明代,亳州就与禹州、祁州、耀州合称中原“四大药都”,有“药不过亳州不灵”的谚语。乾隆八年,杨秉忠捐资亳州山陕会馆,在涡河边开设“颐圣堂”分号,经营总号特产中成药和参茸,进口南药转销全国各地;之后在广州豪泮街开设“颐圣堂”分号,从事进口南药的加工和分装。

正是杨秉忠先生高超的医术和虔诚的制药技术,“颐圣堂”也随着晋商的崛起而迅速壮大扩张,分别在广州、亳州、北京等地设立分号,以经营总号中成药而驰名神州大地。 “颐圣堂”创始人及后人潜心研究古方名药,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牛黄清心丸”用药及制作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尤其北京分号“千芝堂”利用与宫廷太医院的业务交往,得到御医真传,使得配方更趋完善,同时创造出独特的用药炮制方法和秘制加工工艺。

据《太谷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太谷县发生空前饥荒,民不聊生。为解救饥民,第五代传人杨瑞庵卖掉了当时盛名在外的“颐圣堂”分号,将杨家庙的“颐圣堂”经过整合压缩,迁至不显眼的钱市巷二号,使“颐圣堂”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光绪四年,为了表彰杨氏家族的赈灾义捐,清政府颁发了加盖官印的“功牌”。

颐圣堂的产品涵盖软胶囊剂、硬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和滴鼻剂5个剂型,共55个品种,形成了以呼吸类、心脑血管类产品为拳头,清热解毒类、风湿骨痛类、肿瘤类、补益类等多类常见病多发病用药为一体的产品线。颐圣堂下设山西黄河中医药研究所,已开发国家级新药15个、中药保护品种3个,拥有专利10项。

非遗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山西颐圣堂醋制药材)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药材的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也是去除毒性、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太谷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是晋商发祥地之一。当地自然环境良好,水质清洁,富含多种矿物质。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传统及制药产业。过去,由于太谷富户集中,生活骄奢,对医药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太谷医药行业适时而兴,早在明代嘉靖二十年,太谷城内兴隆巷开设的“颐圣堂”医馆(兼药店)(黄河中药前身),由于医术高明,又有配药的方便,“颐圣堂”盛名日益远播。久负盛名的清宫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出产于太谷。此类名药,都具有神秘而有特色的炮制方法,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的中药炮制文化。清乾隆年间著名的医馆药行有颐圣堂、颐元堂、广升誉、广升远、广益义、广懋兴、广源兴等20余家。这些药材商号博取众家之长,在激烈竞争之中精益求精,继承和创造出一批疗效卓著的经典名药和独特的中药炮制技艺,如鲜牛奶九蒸熟地、酥油炙海马、花椒水炙丁香、黄酒炙补骨脂、陈醋炙鹿茸、醋制天雄等等,均为历代中医药书籍中未收载的炮制之法。然而,由于现代用药方法趋于常规化,传统“一方一法”的用药模式已不复存在,许多特殊而又可产生特效的传统炮制技术逐渐被遗忘。加之现存为数不多的身怀绝技的炮制老药工对于自己经过长期工作总结出来的炮制方法秘而不宣,传统的炮制技术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局面,亟需保护。

非遗牛清心

一粒牛黄清心丸仅3克重,背后是颐圣堂一条先进闭合的全产业链条的凝炼。

牛黄清心丸的制作涉及牛黄、羚羊角、水牛角、朱砂、麝香等多味药材。在种植环节,颐圣堂依托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从源头保证了中药的品质。在古法炮制上,切、浸、煎、滤、熬、收,每一步都一丝不苟;眼观、嘴尝、鼻闻、手摸,每一招都暗藏玄机;丹、丸、膏、散,每一味都精耕细作。在研发中,颐圣堂投资6000余万元建立提取车间,实现中药提取的全过程自动化生产,并且引入产品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国内生产技术的领先地位,让牛黄清心丸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历经数百年走来的颐圣堂,正是有着笃实专注的老药工精神,有着精益求精的炮制工艺,有着守正创新的拼搏精神,才让这家百年老店有了那些不可或缺的质感与底蕴。”第十一代传人杨履世感慨道。正是这份底蕴,让颐圣堂在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方面始终精益求精。

非遗传人

杨巨奎被评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传承人。

品牌文化

颐养仁德,济世养生。

社会责任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企业结合自身优势,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从调配物资、畅通渠道,到搭建平台、志愿服务,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抗击疫情。

颐圣堂中医馆邀请名老中医立方,精心熬制防疫中药大锅汤,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助力太原疫情防控。

所获荣誉

2011年6月,醋制药材技术、龟齢御酒传统制作技艺同时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化厅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被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领导组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同年被山西省品牌产品推荐委员会授予“山西省名牌产品证书”;

2014年1月,被山西省乡镇企业管理局评为“山西省科技型乡镇企业”;

2015年5月,被山西省中小企业局评为“山西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

2017年9月,公司生产的“牛黄清心丸”被认定为首批“山西名药”(传统中成药);

2017年11月,被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地方税务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12月,被山西省科学技术厅评为“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同月,杨巨奎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山西省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

2019年9月,字号“颐圣堂”被山西省商务厅等部门认定并公示为山西省首批“三晋老字号”;

2021年3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工商医药业商2010-2020十周年庆典开幕。会上揭晓了“第二批全国中成药优质产品”评价结果,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颐圣堂藿香正气胶囊荣获“全国中成药优质产品”银奖。

2021年12月黄河中药上榜“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 企业自主研发软胶囊制作工艺,是国内首批通过gmp认证的软胶囊生产车间,拥有中药软胶囊批文10个,全部在产,涵盖呼吸类、心脑类、消化类等。“将持续强化科研实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树立示范企业标杆,助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4月在全国驰名品牌评选活动中,经企业申报、专家审评、公示等程序,颐圣堂品牌被中国企业产品质量认证监督中心、中国品牌认证评定中心授予“中国驰名品牌”荣誉。

2021年7月颐圣堂益脉康软胶囊纳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循证研究指导中心“中医药产品学术需求及国际化路径调研”产品二次开发研究课题;

2021年8月颐圣堂十三味辛夷滴鼻剂、苍夷滴鼻油“鼻炎产品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发布;

2022年11月7日,成功入驻“老字号数字博物馆”。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