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2011年12月11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在五台山举行项目签约仪式,省委常委胡苏平出席活动,标志着该剧正式立项。作为山西省文化精品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创新艺术形式提升五台山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剧场建设与演出创作同步推进。原计划2014年9月首演,后因场地建设周期延长导致延期。
主创团队
核心创作团队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班底构成:
总导演:张艺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联合导演:王潮歌、樊跃("印象系列"创始团队成员)
编创模式:采用"编创费+演出分账"轻资产合作模式,观印象公司负责剧目创作但不参与后期运营
艺术特色
该剧实现三大形式突破:
空间创新:摒弃露天实景演出模式,建造专业化室内剧场,运用360度旋转舞台与多层次投影系统
体验升级:设置"经筒墙""轮回通道"等佛教意象装置,观众需步行穿越特定场景完成剧情互动
文化表达:以《华严经》《金刚经》为文本基础,通过仪轨展演、禅乐演奏等手法演绎"一日修行,千年穿越"主题
运营与影响
2011年4月成立的山西省印象五台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商业化运作:
剧场建设:总投资约2·3亿元,包含直径131米的圆形剧场及配套文化广场
经营困境:2017-2018年连续亏损,门票分成未达保底标准导致分账款拖欠
行业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指出该项目存在"选址决策粗放""运营团队专业度不足"等问题
版本演变
该项目经历两次重要调整:
1·名称变更:2013年后由《印象五台山》更名为《又见五台山》,成为"又见系列"首部作品
2·内容迭代:2017年新增"四季佛国"数字影像章节,强化五台山自然景观与佛教哲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