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宜春学院书法艺术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宜春学院办学历史

宜春学院

办学历史

学校溯源

宜春师专

1958年4月,中共宜春市地委、行署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本地区高等学校,决定将原南昌专区师专、医专、体专、萍乡师专、宜春县办大学、丰城县办大学合并成立宜春大学。经省委批准,于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设有中 文、数理、生化、医学、体育五个专业。

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在专区一级 保留六所师范专科学校,原来以大学称呼的改为师专。宜春大学据此撤消机械系,改名为宜春师专;6月,九江大学撤消,并入宜春师专。

1964年4月,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师专;9月,宜春师专宣告撤消。

1977年10月,经省委批准,在宜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江西师范学院宜春分院。

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建立。

1986年6月20日,师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医专

1958年9月25日,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成立;12月,南昌专署迁宜春,改名为宜春专署,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亦改称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清江县樟树镇的天主堂。

1959年6月10日,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宜春大学,设立医学科。

1960年2月,经上级批准,中共宜 春地委、行署决定,撤消宜春大学医学科,成立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从樟树迁往宜春,设在宜春中山西路滩下。

1962年3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宜春地委决定,撤消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7月,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并入九江医专;10月,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宣告停办。

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决定,建立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

1984年8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改为江西省宜春医学专科学校;9月14日正式挂牌。

1986年6月20日,医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农专

1959年6月,宜春农学院创办。

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将宜春农学院由樟树迁往宜春县西郊岐山下新校址。

1962年5月,宜春农学院停办,更名为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

1968年4月,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与中共宜春地委党校合并,成立宜春地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由原校址迁 往宜春卫校办学。

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决定在原宜春农学院旧址组建宜春地区“五七”干校。   

1979年4月,“五七”干校撤消复办宜春农业干部学校。

1984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 春农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宜春农业专科学校。

1985年2月,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1986年6月20日,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

1979年,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

1981年9月4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1982年8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

现代产业学院

2022年1月13日,宜春学院举行现代产业学院签约揭牌仪式。学校分别与江西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锂电新能源产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宜春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共建硒与大健康产业学院。

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2年12月29日,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揭牌。

校园环境

参考资料

合并升格

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宜春学院。

2007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2015年,获批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批江西省唯一的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同年,获批“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201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9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学校”;同年,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获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25年1月9日上午,宜春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美容医学院)揭牌仪式在厚德校区至善楼前广场举行。4月8日,“宜春学院空间信息(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北校区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