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北京大学设有人文、理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学、医学7个学部,1个跨学科类,1个研究生院,共有11个学科门类,49个专业类,137个本科专业。学部 | 学院 | 本科专业 |
---|---|---|
理学部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应用统计学专业(生物统计方向)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统计学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地质 | |
地球化学 |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
地理信息系统 | ||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 —— |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化学 | |
材料化学 | ||
应用化学 | ||
化学生物学 |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 | |
生态学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
城乡规划(五年制工科) | ||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基础心理学 | |
应用心理学 | ||
物理学院 | 物理学 | |
大气科学 | ||
核科学与技术 | ||
天文学 |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电子信息科学类实验班(信班) | ||
应用物理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软件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图灵班) | ||
电子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电子信息工程 |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含科学方向、技术方向和图灵班) | |
软件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计划) | ||
集成电路学院 | - | |
智能学院 | - | |
王选计算机研究所 | - | |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 |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 软件工程技术 | |
大数据技术 | ||
服务工程 | ||
软件安全 | ||
网络与系统安全 | ||
大数据与云安全 | ||
电子与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统设计) | ||
电子与通信工程(智能硬件与系统芯片) | ||
集成电路工程(智能系统集成技术) | ||
金融科技 | ||
创新与创业投资管理 | ||
数字艺术 | ||
语言信息工程 | ||
工学部 | 工学院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工程结构分析 | ||
能源与资源工程 | ||
航空航天工程 | ||
生物医学工程 | ||
机器人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 —— | |
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 | —— | |
未来技术学院 |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化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人文学部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中国文学 |
汉语言 | ||
古典文献学 | ||
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 | ||
汉语言文学(留学生) | ||
考古文博学院 | 考古学 | |
博物馆学 | ||
文物保护 | ||
古代建筑 | ||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
俄语 | ||
法语 | ||
德语 | ||
西班牙语 | ||
葡萄牙语 | ||
日语 | ||
阿拉伯语 | ||
蒙古语 | ||
朝鲜语 | ||
越南语 | ||
泰国语 | ||
缅甸语 | ||
印尼语 | ||
菲律宾语 | ||
印地语 | ||
梵巴语 | ||
乌尔都语 | ||
波斯语 | ||
希伯来语 | ||
意大利语 | ||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项目 | |
历史学系 | 世界史 | |
中国古代史 | ||
哲学系(宗教学系) | 哲学 | |
宗教学 | ||
科技哲学与逻辑学 | ||
艺术学院 | 艺术史论 | |
广播电视编导 | ||
歌剧研究院 | 歌剧表演 | |
歌剧制作与管理 | ||
歌剧史论 | ||
音乐剧表演 | ||
社会科学学部 | 国际关系学院 | 国际政治(含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方向、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方向) |
外交学 | ||
法学院 | 法学 | |
信息管理系 | 图书馆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情报学 | ||
编辑出版学 | ||
社会学系 | 社会学 | |
社会工作 | ||
人类学 | ||
政府管理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行政管理 | ||
城市管理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教育学院 | ——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
广告学 | ||
编辑出版学 | ||
传播学 | ||
体育教研部 | —— |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金融学 | ||
保险学 | ||
财政学 |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
光华管理学院 | 金融学 | |
金融学(金融经济方向) | ||
会计学 | ||
市场营销 | ||
市场营销(数据科学方向) | ||
国家发展研究院 | 经济学(国家发展方向) | |
人口研究所 | —— | |
医学部 | 基础医学院 | —— |
药学院 | —— | |
公共卫生学院 | —— | |
护理学院 | —— | |
医学人文学院 | 英语(医学英语) | |
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 护理学(专升本) | |
药学(专升本) | ||
跨学科类 | 元培学院 | 古生物学 |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 ||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 ||
整合科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 —— | |
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 ||
现代农学院 | ||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 ||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 ||
燕京学堂 | ||
人工智能研究院 | ||
深圳研究生院 | 信息工程学院 | —— |
环境与能源学院 | ||
新材料学院 | ||
国际法学院 | ||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 ||
汇丰商学院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
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5月24日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北京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6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点262个,硕士学位点285个,国家一流学科49个,博士后流动站54个,全球前1%的学科(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vii库”esi的统计)22个。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排名第14位(前0·99‱),2024年世界大学材料学科排名us news全球第6,qs全球第16。类型 | 学科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国家安全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护理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新闻传播学、中西医结合等 |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 教育、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机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 电子信息、机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审计、法律社会工作、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风景园林、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社会政策、大数据等 |
博士学位点 | 应用伦理、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数字经济、警务、知识产权、国际事务、新闻与传播、博物馆、建筑、城乡规划、食品与营养、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统计等 |
硕士学位点 | 哲学、应用伦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数字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法律、社会工作、警务、知识产权、国际事务、 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博物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气象、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建筑、城乡规划、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风景园林、园艺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农业、兽医、林业、食品与营养、基础医学等 |
国家一流学科 | 数学、统计学、心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
国家重点学科 | 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国际政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
全球前1%的学科 | 化学、物理、临床医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性、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工程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药学与毒理学、动植物科学社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免疫学、经济学和商学、计算机科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多学科、空间科学等 |
博士后流动站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中国史、物理学、考古学、化学、世界史、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科学技术史、力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艺术理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工程、测绘学等 |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24日学校官网显示,北京大学有教职工1095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特岗学者205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74人,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8人。9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类型 | 姓名 |
---|---|
诺贝尔奖得主 | 李政道、屠呦呦、杰哈·阿尔贝特·穆鲁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姜伯驹、张恭庆、陈佳洱、甘子钊、文兰、杨应昌、田刚、赵光达、徐至展、苏肇冰、王诗宬、王恩哥、鄂维南、陈十一、欧阳颀、张平文、谢心澄、李家明、张维岩、郑晓静、高原宁、汤超、张继平、陈松蹊、段慧玲、黎乐民、刘元方、周其凤、王夔、张礼和、黄春辉、高松、吴云东、刘忠范、严纯华、席振峰、张锦、赵柏林、涂传诒、陈运泰、童庆禧、叶大年、张弥曼、陶澍、张培震、吴立新、郑永飞、周忠和、郭华东、陈大可、郭正堂、朱日祥、朴世龙、朱彤、杨芙清、王阳元、秦国刚、黄琳、梅宏、包为民、龚旗煌、黄如、郑志明、叶恒强、俞大鹏、倪晋仁、魏悦广、彭练矛、韩济生、韩启德、许智宏、朱作言、方精云、赵进东、蒋有绪、尚永丰、朱玉贤、程和平、陆林、谢晓亮、张泽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陆道培、唐孝炎、郭应禄、沈渔邨、庄辉、王陇德、高文、马永生、张远航、丁文华、詹启敏、乔杰、卢秉恒、李家彪、王俊、董尔丹、余少华、吴汉明、邓铭江、陈祥宝、孙家广、姜保国、张改平、黄晓军、张强 |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 林庚、季羡林、裘锡圭、田余庆、黄楠森、宿白、胡代光、厉以宁、芮沐、肖蔚云、袁行霈、严家炎、马克垚、汤一介、叶朗、严文明、胡壮麟、刘安武、沈宗灵、梁柱、汪永铨、梁守德、赵宝煦、吴慰慈、吴树青 |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姜伯驹、张恭庆、许智宏、朱作言、陈佳洱、陈运泰、苏肇冰、林毅夫、文兰、梅宏、朱玉贤、刘忠范、张平文、郑晓瑛、龚旗煌、谢心澄、黄季焜、陈十一、韩启德、徐至展、解思深、涂传诒、方精云、王恩哥、赵进东、严纯华、高松、郑永飞、周忠和、曾毅、郑晓静、郭正堂、黄如、乔杰、朴世龙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陆俭明、丘维声、吴思诚、祝学光、姜伯驹、蒋绍愚、许崇任、阎步克、张恭庆、温儒敏、邓小南、王稼军、段连运、王杉、赵敦华、高毅 |
长江学者 | 陈兴良、朱苏力、陈瑞华、李忠奎、裴永茂、王昊、宋洁、张玺等 |
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 | 陈国谦、段志生、唐少强、王龙、方竞、谭文长、王建祥等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方竞、李存标、谭文长、陶建军、王龙、韦小丁、杨越、喻俊志、王建平、王建祥、魏悦广、吴晓磊、段慧玲、段志生、裴永茂、余振苏、龚旗煌、王楠林、孙庆丰、胡永云、王新强、欧阳颀、高原宁、许甫荣、颜学庆、徐仁新、徐莉梅、曹庆宏、肖云峰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 彭一杰、王健、彭良友、吕国伟、何琼毅、林晨、吴孝松、施可彬、肖云峰、林金泰、裴俊琛等 |
注:部分展示 |
教学建设
本科生培养
1、通识教育课程
北大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以“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为目标,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据2024年7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下设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自然与方法三大类课程,涵盖了62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开设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社会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课程,涵盖了300门通选课。
2、专业教育模式
北大尊重学生选择,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荣誉课程等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多层次跨学科课程体系。各院系梳理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块化培养方案,增大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的比例;在条件成熟的院系设立“荣誉学士学位”,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并参与实践创新。
学科大类培养 | 元培学院博雅人才培养 |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
---|---|---|
本科生按学科大类招生,在完成前两年基础课后,在院系和学科大类内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 | 探索完善元培模式,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 设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环境等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发挥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各个培养环节建设。 |
3、自由化的专业选择&辅修&双学位
北大鼓励跨学科专业学习,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加大非本院系课程比重,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强调跨学科的本科教育项目,开设“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古生物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跨学科专业项目,探索辅修学位申请制和双学位课程同质化管理,即辅修和双学位与主修课程采用相同教学和考核标准。
辅修无需申请,在学习年限内修完主修专业同时,完成辅修专业规定的课程及学分即可获得主修与辅修专业合一的毕业证书。
双学位需专门申请,在学习年限内修完主修专业同时,完成双学位专业的课程及学分即可获得双学士学位证书。
4、日常化的学习生活体验
北大以发现和探究为中心,实施导师制、本科生科研项目、实验与实践课程和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鼓励教师参与本科生“小班课教学”改革、利用慕课等形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探索,激发学生获取新知、探索未知的潜能。此外,学校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建设“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改造教学楼公共空间、图书馆和校内公共区域,增加互动讨论区、交流活动区,促进师生交流。
5、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0月,北京大学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计7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7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课程建设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2门,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1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26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20项。基地建设上,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0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
类型 | 专业/课程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法语、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与应用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城市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核物理、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日语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欧盟经济》《投资银行学》《宏观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逻辑导论》《运动健身原理与方法》《刘伟教你打乒乓》《中国当代文学》《汉语修辞学》《神话与神话研究》《孟子》精读、《生理学(上、下)》《遗传学实验》《地球与人类文明》《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医学免疫学原理》《走进护理》《基于 xr 技术的多元环境下心血管急救虚拟仿真实验》《流行病学》《护理研究》《博弈论》《城市管理》《发展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华毽》《国际政治经济学》《民事诉讼法》《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创意传播管理》《理论语言学》《中国古代史练习》《基础俄语》《普通物理实验》《基础天文》《中级有机化学》《经济地理学》《植物学》《数学分析》《抽象代数》《概率论》《常微分方程》《材料力学》《电子系统基础训练》《计算机系统导论》《环境科学》《龋病学》《医学史》《儿科学》《妇产科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思想政治实践》 |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 年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语言学教程(第五版)》《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上、下》《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上册、下册》《细胞生物学(第5版)》《同调论》《会计学(第四版)》《美学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第二版)》《经济法学(第二版)》《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高等代数(第三版)上册、下册》《结构化学基础(第5版)》《生物化学(第4版)上册、下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9 版)》《流行病学(第8版)》《健康评估(第4版)》《图书馆学概论(第4版)》《艺术学概论》《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修订本)》《日地空间物理学(第二版)上册 日球层物理日地空间物理学(第二版)下册 磁层物理》 |
注:部分展示 |
6、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6、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未名学者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0年9月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
类别 | 名称 |
---|---|
第二批 | 未名学者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未名学者地理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未名学者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未名学者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未名学者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未名学者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第三批 | 未名学者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未名学者天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未名学者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未名学者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未名学者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未名学者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研究生培养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的研究生教育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初,从1917年沙滩红楼的研究所,到未名湖畔的研究生院,再到新太阳学生中心,北大的研究生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1917年,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19年共招收研究生148名。1952年至1966年,共招收研究生1200余人。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北大的研究生教育以改进博士生、留学生的选拔方式为切入点,推动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分类指导和弹性学制,激励学术创新,规范学术行为;改革导师遴选机制,允许多种遴选方式并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契机,推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
截至2022年3月,北京大学有在校研究生30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7000余人。共授予35467人博士学位,128656人硕士学位。
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北京大学计划招生30人。
留学生培养
据2024年8月16日北大官网信息显示,每年来北大学习的留学生已经超过7000人次,留学生来北大学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申请攻读本科、硕士或博士等学位项目;也可以申请非学位项目,进修专业课程,补习汉语,从事专题研究,参加预科项目或短期培训项目,项目名录包括:本科生项目、硕士生项目、博士生项目、高级进修生项目、普通进修生项目、研究学者项目、预科项目、短期项目等。
继续教育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据2024年5月24日学校官网显示,北京大学已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通过举办世界名校“大学日”、国际文化节、外国驻华大使演讲、诺贝尔奖得主演讲等活动。同时,北京大学还有百余名外籍教师在校任教,定期邀请大批世界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外国专家和高水平访问学者逐渐成为师资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留学生们也为北大的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大学每年接收来自世界五大洲100余个国家170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中外学生通过交流促进和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开阔了国际视野。此外,北京大学作为中方代表机构,还与日本立命馆共同展开孔子学院的相关工作,双方于2006年4月18日签署了执行协议。
港澳台交流
截至2024年6月,在港澳台交流上,北京大学通过举办“国情研习课程”“社工培训课程”“政治经济文化沙龙”等活动,积极为港澳台各界提供智力支持,以帮助他们加深对祖国内地的了解,争取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也密切了同上述地区政界、学界和商界的联系。来自港澳台地区的青年学子也努力适应北大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
国内合作
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和西藏大学。2004年,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创立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每年举办一次。2022年9月23日,北京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创新研究院(中心)”。2024年4月17日,北京大学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支持建设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协议。2025年4月17日,北京大学与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北大—智平方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在深圳揭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