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
1934年,江苏省医政学院于镇江成立。1949年改名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57年学校迁回南京成立南京医学院,1958年改为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并设立文书档案室。
徐州医学院
1960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医学院。次年11月,学校由临时校址(三民街南首)迁至淮海西路84号新校址(现西校区)。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18个学院(部),设置29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徐州医科大学外语部 | 徐州医科大学体育部 | 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
截至2024年5月,参考资料 |
医学 | ||
临床医学 | 麻醉学 | 儿科学 |
精神医学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眼视光医学 | 康复治疗学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口腔医学 | 预防医学 |
药学 | 药物制剂 | 临床药学 |
助产学 | 护理学 | 智能医学工程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 | - |
理学 | ||
生物科学 | 生物信息学 | 生物技术 |
工学 | ||
假肢矫形工程 | 医学信息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管理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信息资源管理 | - |
截至2024年5月,参考资料为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4个学科为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截至2024年12月,拥有5个学科江苏省级重点学科。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生物学、临床医学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临床医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公共管理 |
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 | 麻醉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基础医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 |
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 |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 |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 药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江苏省级重点学科 | 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 |
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职工1500余人,国家级人才13人次,多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类别 | 名称 |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吕凌、曹君利、田长麟 |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 麻醉学专业教学团队(张励才)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麻醉学教师团队(曹君利) |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 郑骏年、曹君利、曾令宇、韩正祥、胡书群、宋军、齐素华、徐凯等 |
江苏省教学名师 | 张励才等 |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 徐凯等 |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人体寄生虫学组)团队 |
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麻醉学专业教学团队(张励才)、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郑葵阳)、麻醉学教学团队(张咏梅)、预防医学教学团队(徐莉春)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2月,拥有3个国家级平台,31个省级平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级别 | 科研基地名称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 | 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2016年 |
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 | 2021年 | |
肿瘤生物治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2022年 | |
江苏省政府 |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 2014年 |
江苏省科技厅 | 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2008年 |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 2011年 | |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1年 | |
江苏省糖尿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4年 | |
江苏省发改委 |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工程实验室 | 2011年 |
江苏省新药创制与评价工程中心 | 2016年 | |
江苏省人工听觉工程工程研究中心 | 2017年 | |
江苏省医学基因检测工程研究中心 | 2019年 | |
江苏省骨髓干细胞转化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2020年 | |
江苏省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创新中心 | 2021年 | |
江苏省医学影像与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 2021年 | |
江苏省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 2022年 | |
苏省生物数据挖掘与医疗健康转化工程研究中心 | 2023年 | |
江苏省融合创新办 | 江苏省急性高原病防治的吸入性药物成药技术研发融合创新平台 | 2021年 |
江苏省定制化医疗器械3d打印技术研发融合创新平台 | 2022年 | |
江苏省干细胞防治急性放射与辐射病融合创新平台 | 2023年 | |
江苏省教育厅 | 江苏省麻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 2014年 |
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 | 2005年 | |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 2010年 | |
江苏省骨髓干细胞重点实验室 | 2014年 | |
江苏省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 | 2014年 | |
江苏省免疫与代谢重点实验室 | 2016年 | |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2021年 | |
江苏省免疫与代谢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2022年 | |
江苏省卫健委 | 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 | 2003年 |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所 | 2011年 | |
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 | 2017年 | |
江苏省骨髓干细胞研究所 | 2017年 | |
截至2024年5月,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由窦勤军设计,徽标为圆形,颜色为蓝色。上方为鲁迅体中文校名“徐州医科大学”,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图案为蛇杖、和平鸽与书本。
校旗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主校区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铜山路209号。
西校区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84号。
东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祝木伟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郑骏年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徐海波 |
党委常委 纪委书记 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 | 王峰 |
副校长 | 曹君利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刘慎军、王媛、孙志明、郭栋、吕凌 |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校友情况
姓名 | 备注 |
---|---|
董家鸿 | 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 |
胡刚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
沈琳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
唐金海 |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 |
霍勇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荣获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荣誉博士 |
莫绪明 |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及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徐丛剑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耿道颖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放射科主任、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所常务副所长 |
谢仲淙 | 世界华人麻醉医生协会候任会长、美国哈佛大学麻醉学教授、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老年麻醉研究室主任、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获得者 |
吴韬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
截至202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