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简介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其前身为200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由北京大学学生刘正琛在身患白血病后发起成立。2013年,新阳光在国内率先由非公募基金会转型为公募基金会。2020年,新阳光在社会组织评估中获评5a级(最高等级)社会组织。
新阳光是国内最大的、专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慈善组织之一。新阳光拥有全国唯一一间民间骨髓库,是国内第一个资助医学研究的民间公益组织,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病房学校系统,为民间公益组织尤其是医疗组织提供综合性赋能支持。新阳光是世界抗癌联盟(uicc)会员,是中国第一个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签署合作协议的公益组织。
…更多「组织简介」介绍请查阅全文…
组织架构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决策机构为理事会,监事会负责监督理事会的运行。
监事会:负责监察公司的财务情况,对基金会实施的公益项目进行监督,确保公开透明,提升社会公信力。
顾问委员会:对基金会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及战略发展提出咨询意见。
秘书长负责基金会的日常事务管理,秘书长下设七个部门,分别为:患者服务中心、发展部、传播&倡导部、it信息支持部、财务部、人资行政部、运营管理部,另在湖南、上海设有子机构,在云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青海等地设有项目点。
机构项目
新阳光主要项目有:生命的礼物、新阳光病房学校、联爱工程、医务社工、阳光骨髓库、v爱·白血病专项基金、“爱里的心”先天性心脏病专项基金、“闪光侠”项目等。
1·生命的礼物
生命的礼物是由北京新阳光基金会发起,旨在帮助贫困且急需救助的0-18岁白血病等血液及肿瘤疾病患者,为其提供小额(3000元)的直接经济资助、互联网众筹、无息借款等服务,为陷于困境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生命礼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截至2019年9月,新阳光共计救助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约5000人,资助金额约1·8亿元。
…更多「机构项目」介绍请查阅全文…
发展历程
2001年12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刘正琛被诊断罹患白血病,立志帮助更多患者。
2002年1月,阳光骨髓库成立,阳光100计划完成。
2002年6月,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阳光1000计划启动。
2005年2月,阳光骨髓库第一例移植完成。捐献者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穆颖,患者是来自江苏的晓敏(化名)。穆颖是北京世纪坛医院乳腺外科的医生。
…更多「发展历程」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