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百科
《新华视点》是由新华通讯社与黑龙江卫视联合制作的新闻专题报道节目,中文别称“视点”,2009年1月2日18时02分在黑龙江卫视首播,新华网视频同步展示。节目聚焦社会热点,通过记者现场调查、专家连线解读等方式剖析国内外重大事件,每周一至五18:00首播,次日07:00重播。其文字版专栏自2000年4月创办以来三次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每天07:00播出。
该节目于2022年9月7日停播,原时段改播电视剧,2023年复播后更名为《视点》。播出期间覆盖乡村振兴、碳达峰政策、国际时事等多元议题,涉及民生、科技、反腐等领域。主持人包括孙智华、曹深、付饶、赵西夺。
节目形式
每周一期、每期20分钟的电视专题报道《新华视点》,聚焦国内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疑点,通过新华社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电视记者在第一时间进入第一现场采集第一手素材,不仅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深度调查,还将以新华社电视评论员方式,对报道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和评论,并在第一时间连线有关专家和政府部门负责人,对事件进行权威解读,帮助观众解疑释惑,走向新闻制高点。
《新华视点》由新华社音视频部与黑龙江卫视整合优势报道资源,推出的一档跨地域、多媒体、涵盖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的深度新闻报道栏目。
电视版《新华视点》是在新华社原有文字版名牌栏目《新华视点》基础上创办的。文字版《新华视点》以敏锐洞察社会热点话题见长,充分体现新华社报道的权威性和深度性,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电视版《新华视点》打通地域界限,由新华社国内部、音视频部等部门与黑龙江卫视共同组建策划和制作班底;同时,充分利用新华社遍布海内外的新闻采集网络和众多资深记者报道力量,建立了一支由300余人组成的评论员团队,及时分析复杂的新闻事件,提供全面、深入的新闻解读。
《新华视点》栏目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使传播方式更加贴近新闻原生态,传播手段更具现代性和亲和力。栏目共分五大板块。其中“今日热点连线”通过电话连线和视频连线,第一时间对话事发地记者,使观众与记者同步了解事态进展;“今日话题”每日更新热点话题,突出调查深度和权威性;“新华时评”呈现新华社评论员独家视角,对热点新闻进行精辟点评;“今日瞬间”实现图片新闻的电视化处理,留住每日珍贵新闻瞬间;“今日扫描”则采用点睛手法对当天新闻进行快速梳理,扩大节目信息量。五大板块节奏紧凑、手法多样。
另外,《新华视点》还就重大突发热点事件制作特别版节目,利用直播手段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现场感和时效性,随时跟进新闻发展状态、洞悉新闻背后故事。
公众号主体介绍新华通讯社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现任社长傅华、总编辑吕岩松。
新华社总部设在北京,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31个分社和10个支社、记者站,在台湾地区派有记者,在解放军各战区、各军种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和武警部队设有派驻记者,在境外设有包括7个总分社在内的183个分社。办有《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瞭望》《半月谈》等20多种报刊。
新华社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集通讯社供稿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经济信息业务、互联网和新媒体业务等为一体,每天24小时使用15种语言向全世界8000多家新闻机构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全媒体产品。新华社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媒体,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唯一非西方的国际通讯社,与近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机构签署了新闻合作协议,与20多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在全球合作开展公益行动。
新华网是新华社主办的中国重点新闻网站,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网站”,承办中国政府网、中国平安网、中国文明网、振兴东北网等大型政府网站,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网站集群。
历史沿革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
1937年0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定,红中社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
1940年12月30日,新华社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社内业务
新华社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水平,积极抢占海外新媒体和主要社交媒体平台,打造“网上通讯社”,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充分发挥对外宣传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外交大局。
新华社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新华网成为国内最知名的综合性新闻信息服务平台之一,“新华社”客户端及其分客户端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党政企客户端集群,培育“新华视点”“新华国际”等一批网上信息品牌,初步建成适应新媒体市场的新闻信息产品体系。新华社还拥有中国媒体行业规模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新闻信息数据库。
组织机构
新华社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台湾省派有驻点记者,在一些重点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境外设有140多个分支机构,建立了比较健全、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类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
内设机构
办公厅、总编室、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总经理室、通信技术局、人事局、外事局、计划财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机关党委;
直属事业单位
音视频新闻编辑部、新闻信息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新华社研究院、《参考消息》报社、《新华每日电讯》社、《瞭望》周刊社、《半月谈》杂志社、机关管理服务中心;
直属企业
新华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经济信息社有限公司、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有限公司、新华新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华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图片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新闻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股份公司、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证券报社有限公司、《经济参考》报社、新华出版社、中国广告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华融合媒体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派驻国内分支机构
…更多「组织机构」介绍请查阅全文…
社内文化
社徽
新华社社徽是由蓝色圆形加世界地图细线为底,四周环绕三条蓝色细线,下方有蓝色“xinhua”拼写,中间以红色“讯”字为主,上方伸直呈塔状。
价值观
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
职能建设
70多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的职能也在逐步加强和拓展。新时期新华社的职能主要有四项:一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国家通讯社;三是消息总汇;四是世界性通讯社。履行上述四项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公开报道(包括通稿、专线稿、专稿)和参考报道;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和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报道;三是社办报刊。这三种形式的报道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在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交流
新华社注重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发起并成功承办世界媒体峰会、“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等全球性重要会议、重要活动。新华社是许多国际新闻组织成员,已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署了新闻交换、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转型升级
…更多「社内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所获荣誉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排名第367位。
2019年11月8日,新华社获亚通组织卓越通讯社品质奖。
2023年10月,在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亚通组织)第51届执行委员会会议上,新华社参评的“无人机报道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集群”项目排名第一,获评“通讯社卓越品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