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下设22个教学单位,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医学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4个。学院 | 专业 |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中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 | 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康复治疗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 儿科学、临床医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中药学、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食品卫生与营养、临床药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医学实验技术 |
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英语、国际商务 |
浙江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 |
第五临床医学院 | / |
杭州临床医学院 | / |
温州临床医学院 | / |
宁波临床医学院 | / |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 | / |
基础医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体育部 | / |
创新创业学院 | / |
以上表格截至2024年5月 |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类别 | 学科 |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 |
专业学位点 | 中医博士与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医学技术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
国家重点学科 | 中医临床基础等 |
浙江省重点高校优势特色学科 | 中医学、中药学 |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 | 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 | 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 |
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 | 中医学、中药学 |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 中医临床基础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 |
浙江省重点学科 |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动物学、中药资源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口腔基础医学、微生物和生化药物、护理学 |
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 | 转化胃肠病学 |
以上表格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截至2024年10月,有博士生导师253人,硕士生导师1620人;截至2022年9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中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截至2023年9月,有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截至2022年9月,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专家学者。类别 | 名单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大鹏、王琦等 |
国医大师 | 葛琳仪、王永钧、王琦等 |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温成平等 |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 范永升、王琦 |
全国名中医 | 范永升、王坤根、王永钧、连建伟、陈意等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陈忠、刘景根等 |
浙江省特级专家 | 范永升等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万海同、温成平、杨洁红等 |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温成平等 |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 | 范永升、万海同、温成平等 |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 刘伯一等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陈忠、开国银等 |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方剑乔等 |
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范永升等 |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范永升等 |
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 万海同等 |
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温成平、开国银、杨洁红等 |
浙江省国医名师 | 葛琳仪、范永升、王坤根、陈意、连建伟、方剑乔等 |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 范永升、万海同、方剑乔、温成平、李昌煜、杨洁红、刘伯一 |
以上表格截至2024年5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共11个,有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和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截至2025年6月,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共5个、浙江省一流专业共24个、浙江省重点专业共8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共5个、新兴特色专业共9个,中医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国家教学团队共2支、浙江省教学团队共5支,国家精品课程共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共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共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18门、浙江省精品课程共22门、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15门、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共243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1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12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共1个、省级最美中医药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共1个、省级教材研究基地共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中医骨伤科学、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组织学与胚胎学a等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 |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
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 | 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医学等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组织学与胚胎学a等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金匮要略》《方剂学》 《推拿手法学》《中医伤科学》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金匮要略》《方剂学》等 |
省级精品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病学等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医实验教学中心、生物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 |
以上表格截至2024年5月 |
教学成果
类别 | 名称 |
---|---|
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弘扬“和合思想”,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专业催生行业 创业促成职业/开创中国听力专业教育先河的二十年探索与实践》等 |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中医特色学科推拿学课程建设的创新和实践等 |
以上表格截至2024年5月 |
附属医院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等3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附属温州市中医院、附属宁波市中医院、附属省立同德医院等4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
类别 | 名称 |
---|---|
直属附属医院 | 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 |
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 | 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附属温州市中医院、附属宁波市中医院、附属省立同德医院 |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31年创建,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首批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依托医院。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疑难疾病诊疗中心(胃癌)、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全省唯一:血液内科)、国家重点建设中医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及疫病防治基地(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输出医院。有五个院区,2360张核定床位,临床科室40余个。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于1960年成立,2003年成建制划转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设有主院区、新华国际院区和浙中分院。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同10余个市(县、区)共同创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等7个地方研究院,设立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工作站等校地合作平台。学校获批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国家及地区共17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达成合作,建孔子学院共2所、海外分校共1所、海外中医药中心共4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共1个。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