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杏林壹家人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中医药大学办学历史

浙江中医药大学

办学历史

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

创建于1953年6月的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是学校的前身。1955年10月学校开始独立办学。1956年初学校搬至杭州市四宜亭,下半年又搬至杭州市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

浙江中医学院

浙江中医学院于1959年6月成立,学校分别在1960年、1970年两度并入浙江医科大学,并于1974年9月恢复浙江中医学院。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1980年12月,浙江省中医院由浙江省卫生厅直属划归浙江中医学院,成为学校首家附属医院。1981年10月,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成为全国中医院校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的学校。1990年附属第一医院率先通过省第一轮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199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创建独立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滨江学院,2000年3月,学校整体迁至滨江高教园区,同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硕士专业学位工作。2001年获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优秀。2003年,获批设立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浙江中医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06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同年成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07年设立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10月,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在校建成,成为浙江省首家综合性中医药博物馆。2011年,获得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临床医学、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同年成为全国首批 63 所对港免试招生院校之一。2012年设立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独立设置国际教育学院,同年“中医风湿病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同年入选科技部第二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省属高校首个国家级人才基地。

2015年9月,学校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正式开始两校区办学。2015年11月,与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合作开办学校首家孔子学院。2017年8月,学校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同年9月学校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的高校。2018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同年动物实验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省内高校第一家通过aaalac认证的动物实验中心,同年12月获批开办南非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2022年2月,学校被列入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同年7月25日发起成立长三角中医药高等教育联盟。同年9月6日浙江中医药大学松阳研究院成立。同年12月10日,学校担任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2023年12月,学校成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并发起成立全国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联盟。

2024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皮肤病临床研究院成立。

2025年3月20日,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中医中药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浙江省供销社与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中医中药专委会、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18日,浙江中医药大学与富春控股集团合作共建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康复医院在杭州正式揭牌成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