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火炬高新区公众号

厦门火炬高新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福建厦门市
公众号ID:xmtorch
公众号分类:资讯 - 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厦门火炬高新区”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关注厦门火炬高新区,及时了解厦门火炬高新区新资讯。

开发/运营主体: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主体: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组织机构。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厦门火炬高新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厦门火炬高新区百科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0年12月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在全市除海沧之外的5个行政区建设了8个园区。

2019年7月,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高新区简介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1990年12月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四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

建区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础,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成就。在发展主导产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构筑创新政策体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创造了园区经济集约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奇迹。率先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千亿元开发区。

产业介绍

综述

厦门火炬高新区始终沿着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特色化产业发展道路,主动融入国家高新产业布局,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不断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率先成为国家每平方公里产值过百亿元的高新区,率先成为福建省1000亿元开发区,建有国家火炬计划电力电器产业化基地、国家光电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全国唯一)、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已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试点建设单位,已成为福建省、厦门市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引领者。

截止2011年5月,园区内各类企业数量达到2400多家,年末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超过2万人。不仅吸引了dell、松下、abb、联想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培育了科华恒盛、三五互联、三维丝、乾照光电、美亚柏科、易联众等20多家本土上市企业,精心孵化出8家“全国百强高成长高科技企业”,其中收入过百亿元企业3家,亿元企业71家。产业链延伸精细,形成了光电(平板显示、led和光伏)、计算机及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三大支柱产业,并积极发展软件、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海洋与生命科学、文化创意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图册资料来源)

主导产业

创新发展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立足企业自主创新,以企业技术改造、自主研发、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风险投资等政策为引导,积极构筑创新载体,大力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截止2011年5月,已拥有企业研发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34家(国家级2家、省级12家),7家博士后工作站、3个大型研发产业化基地。

主动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现已拥有3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大学科技园、1个区域性股权投资中心、4个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一区多园

火炬园

创建于1990年12月,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发祥地和高新区管委会的所在地。火炬园位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南面1·6公里处,占地1·2平方公里,是国家火炬计划厦门电力电器产业基地的核心区,也是高新区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综合性园区。松下、abb、施耐德等跨国公司在该园区投资建厂。

创业园

创建于2000年4月,位于火炬园东侧,是科技部重点扶持、海峡西岸最大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集群,拥有孵化场地3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00多家,已成功培育出乾照光电、三维丝环保、三达膜等三家上市公司和敏讯、清源、盛华、弘信、北大泰普等高成长企业。

信息光电园

创建于1998年,临近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占地82·1公顷,汇集了戴尔、宸鸿、联想等世界知名企业,是厦门火炬高新区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产业、光电产业的主要承载地之一。

科技创新园

创建于2008年,着力打造低碳的现代高品质科技园区,努力成为厦门市建设低碳试点城市的示范区、高品位二三产业的联动区。科技创新园位于厦门环东海域,占地490公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厦门节电新能源技术研发试验中心、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大型科研院所在此落户。(图册资料来源)

同集园

创建于2002年9月,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城南,占地70公顷。着力发展新兴绿色环保产业,金鹭特种合金、北大泰普、apc、海拉等一批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高科技企业在此发展壮大。

火炬产业区

创建于2003年9月,2005年8月全面开工建设。火炬(翔安)产业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规划面积3782公顷,着力打造国家级光电显示产业基地。中航工业、中电科技、友达光电、冠捷等众多大型企业在此投资兴业。

软件园

创建于1998年9月,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其中一期占地9·9公顷,毗邻厦门大学;二期占地102·8公顷,临近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三期占地约5平方公里,可用约3·5平方公里;除去道路等配套建设,园区占地约3·1平方公里,毗邻集美新城。软件园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c设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为产业发展重点,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唯一的软件人才引智基地,吸引了易联众、三五互联、美亚柏科、水晶石科技、中兴软创、青鸟动画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

北大生物园

大事记

1990年6月25日,厦门经济特区接过一把特殊的“火炬”——厦门市政府和国家科委正式签订协议,共同创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与当时先后成立的中山火炬高新区、威海火炬高新区并列为全国3个以“火炬”冠名的高新区。随后,鹭岛东北偏僻一隅的小东山,开始酝酿厦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初萌动。

1990年12月30日,厦门火炬高新区正式破土动工,并启动了0·7平方公里的火炬园建设。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为国家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首批进入“国家队”的高新区。

“双创”活动

2019年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融通创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

所获荣誉

2019年9月,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园区名单。

2022年8月,入选赛迪“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3。

2023年7月,入选赛迪“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1。

机构设置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
序号机构名称序号机构名称序号机构名称序号机构名称
01办公室02组织人事处03直属党委04经济发展处
05招商处06建设管理处07创新创业处(知识产权处)08计划财政处
09软件产业处10应急协调处-
资料来源于官网
直属单位
序号机构名称序号机构名称
01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02厦门火炬大学堂
03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统计(人才、企业)服务中心04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服务中心
05厦门火炬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有限公司06厦门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于官网

公众号主体介绍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厦门火炬高新区是由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一个组织机构。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