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1998年:推出台式小火锅品牌“呷哺呷哺”,首创“一人一锅”快餐小火锅商业模型
1999年:呷哺呷哺第一家餐厅北京西单明珠餐厅正式开业
2008年:引入机构资本加速扩张,首次获得全球新兴市场私募基金英联投资的资金支持
2009年:呷哺集团开始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2013年:呷哺集团门店数超400家
2014年:呷哺集团成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中国连锁火锅首家上市企业
2016年:创立轻奢台式有料火锅品牌“湊湊”,正式入局餐饮中高端赛道,启动多品牌战略
2017年:布局新零售赛道,相继推出“呷哺食品”“壹心厨”等品牌
2019年:布局上游供应链产业,全资收购锡林郭勒盟伊顺清真肉类有限责任公司
2020年6月5日,入选“2019年中国餐饮企业百强”。
2021年:启动“东扩南进”扩张战略,加速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成立呷哺(上海)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入局餐饮装修千亿赛道
2021年7月26日,赵怡发布致呷哺呷哺上市公司投资者公开信,请求推迟召开股东大会。
2021年8月30日,“中国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发布中期业绩称,2021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集团营收30·47亿元,同比上涨58·5%。其中,呷哺呷哺品牌营收跃升至18·67亿元,同比上涨50·6%;湊湊品牌保持猛增势头,实现营收11·27亿元,同比上涨90%。
2021年9月24日,呷哺呷哺集团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在上海举办秋季新品发布会,并在发布会上首次披露过去5年来的增长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间,湊湊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280%,平均每12天新开一家餐厅。从营收数据来看,2016年至2020年,湊湊营收分别为0·1亿元、1·2亿元、5·6亿元、12亿元、16·9亿元。今年上半年,湊湊营收已超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一倍,占呷哺呷哺集团总收入近40%。目前,湊湊在全国近40个核心城市拥有近160家餐厅,会员数已达700万。
2021年10月8日,呷哺呷哺发布“十一”消费数据,据统计,国庆期间集团旗下1100余家餐厅共接待230万人次,营收环比上涨70%。
2022年:推出全新品牌欢乐烧肉“趁烧”,布局中高端烧烤赛道、多品牌会员系统上线,数字化引领餐饮全产业链发展、启动“京沪双总部”管理模式,助力南下和海外扩张
2022年1月31日,呷哺集团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海外首店正式亮相新加坡,意味着呷哺集团出征国际餐饮市场战略落地。
2022年3月28日,“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发布2021年业绩数据显示,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背景下,呷哺呷哺全年收入61·47亿元,经历2020年的短暂下滑后快速回升,超越了疫情前2019年的营收水平,标志着呷哺呷哺的全面复苏。
2022年3月30日,集团在上海设立的第二管理总部正式启动,落户上海闵行区紫竹信息数码港。
2022年3月31日,在上海市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召集下,呷哺集团锡盟伊顺工厂以最快的速度紧急调配200吨羊肉和运输车辆,分两批紧急乘专机送往上海。首批100吨羊肉通过冷链运输于4月1日抵达;第二批100吨羊肉也在今天上午紧急装车完毕。
2022年4月15日,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第一百六十二分店,从业人员未按照要求全程接种疫苗责令整改。
2022年7月1日,新京报记者从呷哺集团了解到,由呷哺集团与日辰食品共同投资的日辰食品(天津)有限公司打造的健康食品数智化制造中心项目在天津市西青区举行开工仪式。呷哺集团和日辰股份于2021年5月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投资设立日辰食品(天津)有限公司(简称“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9800万元,双方以自有资金各出资4900万元,各占股本50%。
2022年8月14日,呷哺集团发布消息称,旗下锡林郭勒盟牛羊肉加工基地年产值达10亿元,近3年累积销售额破12亿元。
2022年8月29日晚,呷哺集团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呷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1·56亿元,其中呷哺呷哺餐厅营收10·50亿元,湊湊餐厅营收10·24亿元。上半年新开21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6家、湊湊15家。截至2022年6月底,呷哺集团共经营1008家餐厅,其中呷哺呷哺810家、湊湊198家。
2022年12月1日,呷哺呷哺发布新品牌“欢乐烧肉”趁烧业绩。数据显示,趁烧上海首店月均营收已破250万元,最高翻台率破6翻,全年单店营收预破3000万,年坪效预破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其还透露了另一组数据,趁烧首店的客流有67%来自于集团会员体系的引流。
2022年12月17日,呷哺集团推出推出的24周年庆“充多少送多少”的会员储值优惠活动,截至2023年1月3日,储值金额已破1·2亿元,累积发放1·2亿元现金消费券;截止至1月27日,该活动储值已超2·7亿元,新增会员63万人,发放消费券超1350万张,让利超2·7亿,拉动餐饮行业消费8亿元。
2023年,呷哺集团对外宣布全年计划扩张230家餐厅,并成立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启动全球扩张。
2023年1月25日,呷哺呷哺新加坡首店开始营业。
2023年3月29日,中国台湾首店正式亮相。
2023年5月20日,呷哺集团正式推行跨品牌付费会员模式,聚焦会员数字化营销。
2024年3月27日,呷哺呷哺在港交所公告,2023年收入59·18亿元,同比增长25·3%;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总额约1·9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53亿元。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为每股0·028元,合共约3000万元。2023年,呷哺呷哺及凑凑餐厅收入仍为集团收入主要来源,占集团总收入的百分比为95·9%。呷哺呷哺实现全时段供给,翻台率从2022年的2·0有效提升0·6至2023年的2·6。
2024年5月15日,呷哺呷哺宣布降价。《中国企业家》发现,门店套餐价大部分下降到50元的价格带。而此前,呷哺单人套餐均价65元,双人套餐均价145元,这意味着呷哺新菜单套餐均价降幅超10%。6月初,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这样说:“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2021~2023年,呷哺累计亏损超8亿元。2023年年收入同比增长25·3%的同时,亏损总额达1·95亿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