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系部和1所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中),开设11个专业。其中2024年,学校本科招生专业10个,原表演专业的音乐剧方向转为音乐表演专业的歌舞剧方向。
院系及本科专业设置序号 | 院系 | 专业名称 | 专业方向 |
---|
1 | 钢琴系 | 音乐表演 | 钢琴演奏 |
2 | 管弦系 | 管弦乐器演奏 |
行进管乐 |
3 | 国乐系 | 民族乐器演奏 |
4 | 流行音乐学院 | 流行器乐演奏 |
歌舞剧(原音乐剧) |
流行演唱 |
5 | 声乐歌剧系 | 美声演唱 |
6 | 民族声乐系 | 民族声乐演唱 |
7 | 作曲系 | 指挥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8 | 音乐基础部 | 视唱练耳 |
9 | 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 | 音乐表演 | 现代器乐演奏 |
录音艺术 | 录音工程 |
艺术与科技 | 音乐科技 |
10 | 乐器工程系 | 乐器科技 |
11 | 音乐学系 | 音乐学 | 音乐学 |
12 | 艺术管理系 | 音乐商务 |
演出制作 |
艺术管理 | 艺术管理 |
13 | 音乐教育学院 | 音乐教育 | / |
14 | 舞蹈学院 | 舞蹈表演 | / |
舞蹈学 | 舞蹈与音乐 |
舞蹈理论 |
舞蹈编导 | / |
1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16 | 人文社科部 | / | / |
17 | 研究生部 | / | / |
18 | 创新创业学院 | / | / |
19 | 国际学院 | / | / |
20 | 继续教育学院 培训中心 | / | / |
21 | 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 / | / |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6月,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音乐领域和舞蹈领域);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个广东省第九轮重点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跨越式提升,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学位授权点类别 | 学科/领域名称 | 专业名称 |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音乐与舞蹈学 | 作曲技术理论 |
音乐学 |
音乐教育 |
艺术管理 |
舞蹈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艺术硕士(音乐领域) | 作曲 |
电子音乐作曲 |
指挥 |
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 |
键盘表演艺术 |
管弦乐表演艺术 |
声乐表演艺术 |
艺术指导 |
爵士乐表演 |
乐器工艺 |
艺术硕士(舞蹈领域) | 舞蹈编导 |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5年6月,来源 |
重点学科类别 | 名称 |
---|
广东省第九轮重点建设学科 | 音乐与舞蹈学 |
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 |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全国一流行列学科 |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5年6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719人(含附中),其中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14人,外籍教师21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叶小纲、诸大明、陆威、胡胜男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引进了陈晓勇、王云鹏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学校师资力量(部分)类别 | 名单 |
---|
全国优秀教师 | 皮晓彩、穆红、蔡乔中 |
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 陈晓勇、王云鹏 |
特聘教授 | 叶小纲、诸大明、陆威、胡胜男、卓仁祥、陈晓勇、谢大京 |
中宣部“宣传思想青年文化英才” | 陈思昂 |
广东省优秀音乐家 | 刘大坚、岑晓琳、刘云天、穆红、王晓青、袁东艳、王永春、张莺燕、刘罡、冯珊珊 |
广东省“优秀舞蹈家” | 黄斯 |
南粤优秀教师 | 邓希路、王少明、沈一郡、吴莉、陈晓、吴惠敏、袁东艳、蔡乔中 |
广东省特支教学名师 | 杨岩 |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3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院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形成了教学、创作、表演与研究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附中、本科、研究生相衔接的办学层次。
质量工程(部分)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表演(音乐剧方向) |
省一流专业 | 艺术与科技(音乐科技方向)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音乐表演、音乐学、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艺术管理、艺术与科技、舞蹈编导、舞蹈学、表演(音乐剧)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爵士乐合奏》《美声演唱》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合唱钢琴伴奏艺术、音乐综合分析、艺术管理实务、艺术与科技主课、民族声乐演唱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音乐表演教学实验中心;音乐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华南音乐与新媒体艺术实验中心;乐理、视唱练耳考试改革实验室建设;艺术管理综合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教学团队 | 岭南音乐创作教学团队、岭南民间舞蹈传承与研究教学团队 |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6月 |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院两项教学成果获2014年第七届广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两项成果获2017年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两项成果获2021年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学校宛冬副教授创作独舞作品《岛屿》荣获文旅部第13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优秀剧(节)目及编导奖。
教学成果获奖(部分)类别 | 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 | 成果主持人 |
---|
第七届广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 《音乐学院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唐永葆 |
《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二等奖 | 陶陌 |
2017年省级教育教学成果 | 《广东秦琴乐器研革及传承性教学探究》 | 一等奖 | 许少茹 |
《广东省高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实验研究》 | 二等奖 | 米恒 |
2021年省级教育教学成果 | 《专业音乐院校音乐与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蔡乔中 |
《舞蹈表演专业贯通专业技能课程与舞台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 李晓燕 |
第13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 | 《岛屿》 | 优秀剧(节)目及编导奖 | 宛冬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深入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2017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音乐展演”“音乐‘家’音乐季”“周文中国际音乐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音乐文献翻译研讨会”“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2021赵宋光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高端学术研讨会及艺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举办音乐会和大师班,来访及受聘为荣誉教授、名誉教授、特聘教授的中外音乐家包括:马友友、阿什肯纳齐、芮内•弗莱明、王健、林昭亮、宁锋、郎朗、殷承宗、鲍蕙荞、储望华、刘诗昆、和慧、迪里贝尔、吴碧霞、戴玉强、廖昌永、沈洋、叶小纲、莫华伦等。学校派出演出团体到国(境)外交流访问演出,并与欧美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41所知名艺术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