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成立
1956年,由广东省委提出,国家中央文化部同意,计划于1957年在广州建立一所音乐中学。之后,在广东省文化局领导下,成立建校筹备组,并将这所学校暂名为广州音乐中学,校址设在十九路军陵园的东面,大致位于水荫路东边一带。1957年初,广州音乐中学筹备期间,广东省委文教部提出把学校办成音乐专科学院,因此,这所筹建中的学校改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及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1957年10月4日,经过国家文化部同意,这所新建的音乐专业学校的中学部正式开学,并将这一天定为校庆日。10月5日,学校正式定名为广州音乐学校。1958年秋,为适应社会需求,广州音乐学校开办专科,设群众音乐系,学校改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由于是在广州音乐学校的基础上办起来的,因此校址仍然设在水荫路校区,原广州音乐学校成为广州音专的附属中学。
两次合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培养“又红又专”“一专多能”的无产阶级文艺事业接班人,广东省委同意将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合并,改为广东艺术专科学校,学制拟为5年。广东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不久后,由于遇上特殊的历史时期,招生工作并未按计划进行,期间没有新招学生,原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及广东舞蹈学校的同学,按原学制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因此,两校在行政、财务、教学等方面基本上是独自运行,校址没有变化。
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于1970年10月30日下发《关于大专院校调整、改换名称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广州美术学院与广东艺术专科学校合并,迁入广州美术学院昌岗路校址,改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简称“人艺”,设有工艺美术系、绘画系、雕塑系、音乐系及舞蹈系等5个系别,原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成为其中的音乐系。
恢复独立
1977年秋,时任广东省党委副书记吴南生同志提出,要恢复广州美术学院和广东艺术专科学院。随即,广东人民艺术学院音乐系全体教师干部以集体的名义,多次向上级报告申请恢复广州音乐专科学校的建议。1978年4月1日起,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印信恢复重新启用,标志着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从三校合并的广东人民艺术学院中恢复独立办校。
1980年6月16日,经过两年多的修葺和搬迁,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正式迁到先烈东路48号沙河顶校址办公。1981年6月10日,经广东省政府转报国务院审批,教育部与文化部共同研究后,同意将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改为广州音乐学院,办学地点仍先烈东路48号(现沙河校区)。自此,学校进入本科办学阶段。
改名“星海”
1982年,广州市举办第三届“羊城音乐花会”期间,各地音乐界人士建议将广州音乐学院改名为星海音乐学院,以此纪念、学习和发扬冼星海同志的精神,继承他所开创的音乐文化事业。1983年5月,广州音乐学院党委向上级部门提交了请示报告。不久之后,国家文化部初步批准将广州音乐学院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1985年12月2日,原广州音乐学院举行命名仪式,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同年,学校进驻广州大学城,融身于多学科共处的教育生态环境。2006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5年12月,星海音乐学院当选广东省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理事单位。2016年,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全国艺术院校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时,也是广东省高校第一批“易班”建设试点工作单位。2017年,学校为加强学校内部自身建设,以及为提升广东省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8年,星海音乐学院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2019年,学校成立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中心。2022年,星海音乐学院与广州大剧院启动战略合作,打造原创歌剧《星海星海》。2023年2月,星海音乐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获颁“5a级社会组织”;3月,学校国家级大创项目——星梦新媒体艺人培养计划启动,标志着星海音乐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迈向新的里程碑。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