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公众号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江门市新会区
公众号ID:gh_ef5d9a717313
公众号分类:品牌
关于公众号: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产业园有限公司,属于品牌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全面提升新会陈皮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切实提高新会陈皮的公共品牌价值。

开发/运营主体: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产业园有限公司

关于主体: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产业园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的新会陈皮产业园开发管理企业。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百科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9年成功创建,是大湾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覆盖江门市新会区圭峰会城、三江镇等区域,通过"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形成药、食、茶、健和文旅、金融等6大类120多种产品体系。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30亿元,带动全区14·3万亩新会柑种植,创造7万个就业岗位。

产业园集成数字溯源、科技研发与三产融合创新,建成广东省首个特色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监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旅游+互联网"模式,打造陈皮生态田园小镇等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2020年新会陈皮品牌价值达98·21亿元,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首位。

产业布局

产业园规划面积64·5万亩,形成"一轴、两带、三基地、四中心、五园区"空间格局。核心种植区覆盖圭峰会城、三江镇等主产区,建成绿色种植基地9万余亩。加工集聚带布局陈皮深加工企业超2900家,包括丽宫股份等龙头企业。

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覆盖全区6600余户经营主体,实现种植环境监测、产品溯源等功能。2023年数字化系统纳入14·3万亩种植数据,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

三产融合

实施"陈皮+"战略延伸产业链:

一产:建设gap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无病良种柑苗,2023年带动农户亩均增收2万元

二产:开发陈皮酵素、含片等深加工产品,新宝堂等企业开展科研攻关

三产:打造陈皮村、泓达堂产业小镇等文旅项目,年均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科技支撑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联合广东省农科院等机构开展活性成分研究,明确21项质量指标

部署81套物联网监测设备,实现病虫害ai预警

开发陈皮酵素生物提取技术,产品附加值提升

中国电信5g物联网系统实现全链追溯,数据对接国家平台

品牌建设

实施道地性保护工程:

2017年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建立质量检测中心,年抽检样品超2000批次

溯源系统涵盖6600家经营主体,实现"一果一码"

品牌推广成效:

2022年登陆广州塔灯光秀及京广线高铁专列

社会效益

形成富民兴村产业生态:

直接带动农民年增收10亿元,户均增收1·88万元

茶坑村等核心产区实现亩产收入5·25万元

培育专业合作社217家,联结农户1·2万户

建立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年孵化创业者500余人

公众号主体介绍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产业园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由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产业园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产业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15日,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专注于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开发与综合管理。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实缴资本5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辅伟(2024年11月)。截至2023年,公司员工人数为5人,参保人数5人;截至2025年,其参保人数降至1人。

公司概况

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产业园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主营业务为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规划、开发及运营管理。公司隶属于商务服务业,企业规模为微型,员工人数少于50人。

发展历程

2018年5月15日,公司正式成立,初始法定代表人为李锦欢;

2024年11月,法定代表人由李锦欢调整为李辅伟,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发生变动,涉及财务负责人、监事及董事等职位调整;

截至2025年5月,公司累计参与招投标项目29次,拥有2个注册商标及7项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

截至2025年,公司曾因未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经营情况

公司对外投资并实际控制1家企业。截至2025年,其备案网站1个,行政许可7个。公司项目参与频次从2024年的52次降至2025年的29次。员工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参保人数为5人,2025年参保人数调整为1人。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