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宣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宣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由宣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宣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2011年11月,是经宣城市科技局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机构,注册资金3万元,服务范围覆盖安徽省机械、电气电子、轻工、纺织等八大工业领域。2020年12月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该中心获评"2020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作为安徽省"1+16+x平台"市级综合服务平台,其核心业务涵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孵化等领域,累计获得国家生产力促进服务贡献奖、安徽省备案技术转移机构等资质认证。
机构资质
2011年成立当年即获批为安徽省"1+16+x平台"市级综合服务平台,2019年荣获国家生产力促进服务贡献奖。2020年12月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审,成为安徽省当年唯一入选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证服务类别涵盖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创业服务三项。2023年8月经第三方评价机构审核,该平台运营质量符合国家示范平台标准。
服务功能
核心服务包括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咨询及成果验证,通过整合g60科创走廊创新资源,建立覆盖长三角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体系。依托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产品出口国际认证技术咨询,重点服务领域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2024年推出的"一企一策"服务模式,成功促成安徽工业大学11件专利技术产业化应用,解决多项行业技术难题。
运营管理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年度服务企业超过300家次,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年均20余场。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立动态更新的技术需求数据库,累计收录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科研成果5000余项。服务过程严格执行《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接受工信部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不定期测评。
社会成效
2021年参与建设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累计促成技术交易额超1·2亿元。典型案例包括协助企业攻克"高纯原材料制备"技术难关,降低生产成本15%;开发的熔炼过程氧含量控制技术提升产品良品率至98%。截至2024年,该中心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2家,技术合同登记额突破8000万元。
动态管理
根据工信部规定,示范平台资质实施三年有效期动态考核机制。2020年度认定有效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需完成年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公益性服务占比不低于30%、服务企业增长率超过15%等。2023年度的运营评价中,该中心在服务响应速度、技术对接成功率等关键指标均达到a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