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7月,学校有9个教学科研单位,有36个本科专业,22个高职专业。2025年度,学校有28个本科招生专业。院系 | 专业 |
---|---|
植物科学学院 | 农学 |
园艺 | |
植物保护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
农林经济管理 | |
农村区域发展 | |
动物科学学院 | 草业科学 |
动物科学 | |
动物医学 | |
动植物检疫 | |
食品科学学院 | 生物技术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环境工程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林学 | |
园林 | |
旅游管理 | |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清洁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 | 应用化学 |
高原生态研究所(高原生态学院) | 生态学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6月 |
院系 | 专业 |
---|---|
植物科学学院 | 园艺技术 |
植物保护 | |
设施农业技术 | |
乡镇企业管理 | |
作物生产技术(农学) | |
动物科学学院 | 畜牧兽医 |
动物防疫与检疫 | |
兽医(动物医学) | |
中草药栽培技术(草业科学) | |
畜牧(动物科学) |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森林资源保护 |
森林生态旅游 | |
林业技术 | |
园林技术 | |
环境监测与评价 | |
水土保持 | |
木材加工技术(木材科学与工程) | |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
给排水工程技术 | |
建筑工程技术 | |
水利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 |
清洁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 | 农村电气化技术 |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7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7月,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有11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林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作物学、林学、兽医学、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草学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 | 农业、兽医、风景园林、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林业 |
国家重点(培育)一级学科 | 生态学 |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 生态学 |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7月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生态学 | — |
林学 | 森林培育 |
水利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作物学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园艺学 | 蔬菜学 |
植物保护 | 植物病理学 |
畜牧学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兽医学 | 预防兽医学 |
农业资源利用 | 植物营养学 |
草学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7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604人,专任教师479人;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农业部牦牛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西藏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6人,全区首席专家3人。类别 | 姓名 |
---|---|
全国优秀教师 | 索确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郑维列、赵垦田、强巴央宗、方江平、王建林、蔡晓布、兰小中 |
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 | 郑维列、王建林、兰小中 |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兰小中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王建林 |
农业部牦牛体系岗位科学家 | 索朗斯珠 |
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罗章、旺姆、 |
西藏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 | 王培清、郑维列、赵垦田、达瓦、旺姆、邢震 |
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 | 索确、王培清、吴庆侠 |
西藏自治区师德标兵 | 索确 |
西藏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 黄本林 |
西藏自治区首席专家 | 魏学红、贡嘎、刘振东 |
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 强巴央宗、方江平、王建林、旺姆、刘翠花、索朗斯珠、魏学红、兰小中 |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7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西藏自治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西藏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有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截至2025年7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西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农学、林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农学、林学、动物科学 |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 | 农学、林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 |
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林学 |
西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水利水电工程、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草业科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生态学、动物医学、土木工程 |
西藏自治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 生态学、动物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农学 |
西藏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专业 | 水利水电工程、林学 |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7月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植物生理学 |
西藏自治级一流本科课程 | 发电厂电气部分、微生物学、生态旅游、电力系统分析、中华文化导论、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兽医内科学、食品微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大学英语、水工建筑物、农业植物病理学、电机学、动物遗传学、森林培育学、普通遗传学、食品工艺学上(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土力学、草地啮齿动物学 |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7月 |
类别 | 名称 |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藏药资源与开发利用创新团队 |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12月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自2012年以来,获得西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截至2025年7月,学校获批7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成果名称 | 奖励类型 | 主持人 | 年度 |
---|---|---|---|
融合“教学引领—项目训炼—成果检验”为一体的西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构建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曹志翔 | 2021 |
高原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郑维列 | 2021 |
林学一流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杨小林 | 2021 |
西藏高水平高层次农牧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优秀奖 | 方江平 | 2021 |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及实验平台建设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优秀奖 | 吕琳莉 | 2021 |
新农科背景下以西藏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优秀奖 | 敬志豪 | 2021 |
园林专业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基于学生兴趣培养的专业教育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邢震 | 2017 |
农村区域发展特色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探讨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杨文凤 | 2017 |
实用技能型卓越兽医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索朗斯珠 | 2017 |
西藏高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刘志林 | 2017 |
基于电子技术基础的项目教学法研究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蒋晓艳 | 2017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段晶 | 2017 |
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研究(系列论文)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王恒良 | 2017 |
动物科学专业建设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任子利 | 2017 |
基于移动端的西藏药用植物分类检索识别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兰小中 | 2017 |
大学生实践创新培养体系研究 | 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朱瑞金 | 2017 |
参考资料: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负责人 | 年度 |
---|---|---|---|
高原农业院校“融创”工程教育理念体系教学实践研究 |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米玛顿珠 | 2020 |
面向新工科的“三层次、多形式”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冯建刚 | 2020 |
新工科背景下西藏地方院校“广参与”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探索与实践 |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蒋晓艳 | 2020 |
西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杨林 | 2020 |
参考资料: |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7月,近五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竞赛中获奖220余项,其中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先后与康其公司、银丰公司、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恒大集团成都恒大酒店、武汉洪房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三峡集团等多家单位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校校合作
截至2025年7月,中组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单位以及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大批援藏干部到学校开展教育援藏工作;学校与中国农业大学、河海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内地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