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4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研机构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机构:材料强度研究室、新材料研究室、表面工程研究室、材料化学研究所、焊接与涂层研究所、铸造及耐磨材料研究所、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自旋电子材料与量子器件研究中心、功能材料研究中心、材料创新设计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材料形变与相变的微纳尺度效应(2014-2016年)、材料形变与相变的微纳尺度效应(2017-2019年)
教育部创新团队: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金属表面改性与服役性能优化(滚动支持)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11月,学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了多项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获得了以nature、science论文和三类国家科学技术奖为代表的重要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等多项奖励。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项目 | 获奖年限 | 主要研究人员 |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 | 热喷涂涂层形成机制、结构与性能表征的应用理论研究 | 2008年 | 李长久,王卫泽,李京龙,李文亚,王豫跃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 | 复杂型腔工模具表面硬质薄膜材料制备成套设备及关键工艺技术 | 2005年 | 徐可为,陶冶,马胜利,南俊马,何家文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 | 高温抗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 2006年 | 邢建东,符寒光,高义民,鲍崇高,张国赏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 | 高性能钼合金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2013年 | 孙军,孙院军,张国君,王林,刘刚,罗建海 |
资料来源:名录不全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