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百科
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是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的教学辅助机构,是学校文献信息收藏 、整理、存储和传播的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强有力后盾。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分处茶山、学院路、滨海三个校区,其中茶山校区馆为主馆。
发展历史
1958年8月,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部分员工、设备和图书来到温州,成立“浙江第二医学院”,“浙江第二医学院图书馆”随之诞生。同年底,学校改名为“温州医学院”,馆名相应改为“温州医学院图书馆”,2013年,学校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馆名亦更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
馆藏资源
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中、外文图书和期刊,并拥有各类数字资源,内容涉及全文期刊、文摘题录、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百科全书、电子图书、考试学习平台、光盘镜像、视频等多种类型。形成了以医学为中心,兼及理、工、农、文等学科门类、符合学校办学需要的馆藏体系。
馆舍情况
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分处茶山、学院路、滨海三个校区,其中茶山校区馆为主馆,位于校园教学区中心,楼高七层,设施齐全,环境优雅,设有各类书库、阅览室、检索终端座位、多媒体视听座位、阅览座位和自修座位3000多个。
服务项目
图书馆主要提供四大服务:一是纸质书刊外借、阅览等传统服务;二是数字资源访问、影音欣赏等服务;三是成果鉴定与课题立项查新、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培训讲座等高层次信息服务;四是为zadl温州分中心成员馆提供资源共建共享、信息传播、人员培训、学术活动等;此外图书馆还每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日、读者节等系列读者文化活动。
馆藏分布
纸本图书名称 | 位置 | 图书类别 | 备注 |
语言类图书 | 茶山馆b五楼东书库 | 语言、文字类 | 开架借阅 |
外文原版图书 | 茶山馆b五楼中书库 | 各类原版外文书 | 仅供阅览不外借 |
参考书 | 茶山馆b五楼西书库 | 专业类复习、参考用书及部分工具书 | - |
综合类图书 | 茶山馆b三楼、四楼 | 中文综合类 | 开架借阅 |
文学类图书 | 茶山馆b二楼 | 中文文艺类 |
医药卫生类图书 | 茶山馆b一楼 | 中文医学类 |
古籍线装书 | 茶山馆b710 | 中医古籍 | 仅供阅览不外借 |
留学生综合图书 | 茶山馆b606 | 中外文图书 |
工具书\特藏书 | 茶山馆a302 | 中外文字(词)典该校教师及校友著作 |
学院路馆\综合类图书 | 学院路馆一楼、二楼 | 各类中文图书 | 开架借阅 |
学术研究
作为学术性服务部门,该馆高度重视馆员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积极围绕文献信息服务开展科研活动,完成了《图书馆馆藏资源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数字资源共享及可持续发展》等省市级课题17项。共发表论文181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42篇,1篇论文被ei收录;9篇论文分获全国图书学会、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和温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该馆还保持与其他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学术交流,多次举办或参与全国性、全省性和地区性学术交流会议。
机构设置
由分管校领导直接领导,实行馆长负责制。设有办公室及现代服务部、科技情报中心、数字图书馆研究与技术中心、资源部、流通部、阅览部等7个部门。拥有工作人员5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6人,中高级职称者占总人数的64%,并有硕士9人,是一支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荣誉称号
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授予的“浙江省先进高校图书馆”、“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公众号主体介绍温州医科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是由温州医科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温州医科大学(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温医大”,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主管单位为浙江省,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是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成员、海西医学联盟成员。
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436亩;学校有21个学院(部),开设30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5+3 ”本硕一体化专业,1个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6000余人(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1898人;在校本专科生16813人(全日制,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研究生8727人(含博士研究生1004人),学历教育留学生530人。
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1912年,留日学者韩清泉等人在浙江省杭州市创办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同年夏天开始招收第一期医科学生60名。次年,更名为浙江省公立医药专门学校。1927年8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1931年8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发动,10月,学校奉国民党浙江省府命令向浙西撤退,先后前往淳安、缙云,最后在1938年迁往浙江省台州市临海。1939年8月,被建立于1928年的国立英士大学兼并,更名为英士大学医学院。1943年,浙江省立医科专门学校复校。1947年6月,该校迁往杭州,并升格为浙江省立医学院。同年,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也在浙江正式成立。重新复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浙江医学院时期
1947年6月,浙江省立医学院和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为浙江医学院。1952年2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医学院。1958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准备筹建一所新的高等医学院校。1958年8月,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部分员工、设备和图书来到温州,成立“浙江第二医学院”。建校初期,由于校舍紧张,学校曾把温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临床教学基地。
温州医学院时期
…更多「办学历史」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1个二级学院(部),4所附属医院,开设30个本科招生专业。
温州医科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本科专业(类) |
---|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周健创新班) |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生物技术 |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 药学(生物药学创新实验班) |
临床药学 |
药学类(含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 |
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助产学 |
护理学 |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放射医学方向) |
公共管理类(含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 |
放射医学 |
预防医学 |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 临床医学(新医科)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医学影像学方向)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影像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运动康复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方向)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麻醉学方向) |
临床医学 |
儿科学 |
麻醉学 |
中医学 |
康复治疗学 |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眼视光医学(新医科班) |
生物医学工程(眼视光工程新工科班) |
眼视光医学(5+3一体化) |
眼视光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老年医学方向)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精神医学方向) |
精神医学 |
应用心理学 |
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 |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体育教学部 | —— |
外国语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康复医学院 | —— |
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 —— |
研究生院 | —— |
中医药学院 | —— |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 |
仁济学院 | —— |
参考资料(截止2024年5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球高校综合排名第72位,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前1‰;1个学科确定为省登峰学科;有10个浙江省重点学科、有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省一流学科b类,1个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0个省高校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流动站 | 临床医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esi全球排名1% | 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 |
浙江省重点学科 | 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神经生物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危重病与灾害救援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
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 临床医学、药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医学技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医学技术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临床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 |
截止2025年6月,名单不全,仅列举部分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中医药平台和5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全国重点实验室 | 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 | 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眼视光行业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 | 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温医大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再生医学与神经遗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国家级中医药平台 | 温州医科大学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 |
省部级(部分) | 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 |
近视防控与诊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检验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眼视光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
浙江省医学遗传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骨科学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技术中心 |
浙江省模式生物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胰腺肝脏危重性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神经老化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临床功能材料与诊疗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浙江省流域水环境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介入肺脏病学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慢性肝病重症化精准诊治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
生长因子联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省部及平台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徽志为双圆套形,外环为中文校名、英文校名(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徽志中心盾形图案寓意着生命卫士。盾形图案由榕树、蛇杖、图书馆构成,是温州、医学、学校的标志,分别寓意有容乃大、神奇医术、知识殿堂。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共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茶山、学院路和滨海,占地总面积约为1436亩。
茶山校区建立于2002年,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高教园区。设有国际学院、仁济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生命科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期刊社、外国语学院、眼视光学院等。
校园环境
茶山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园教学区中心,楼高七层,设施齐全,环境优雅,设有各类书库、阅览室、检索终端座位、多媒体视听座位、阅览座位和自修座位3000多个。
生物医药科研楼位于学校茶山校区北侧,东临求真楼,南邻校图书馆,西邻景观大道。整体建筑由一栋18层教学实验楼、一栋12层研发楼以及中间3层裙房楼构成,总建筑面积达58644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温州医科大学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金焕民 | 党委书记 |
李校堃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汪军洪 | 党委副书记 |
金胜威、吴文灿 | 副校长 |
朱雪波、沈贤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章红波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浙江省监察委员会驻温州医科大学监察专员 |
李军红 | 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 |
章成斌 | 党委副书记 |
陈乃车 |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人才办主任(兼)、机关党委书记(兼)、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处长 |
林丽 | 党委委员、药学院院长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历任党委书记 | 任期 | 任历校长(院长) | 任期 |
---|
廖良章 | 1959·04-1960·03 | 曾澄清 | 1960·03-1968·12 |
刘鲁军 | 1960·03-1961·08 | 李建生 | 1970·06-1979·06 |
李建生 | 1962·01-1968·12 | 钱礼 | 1979·06-1984·02 |
毛正辉 | 1971·06-1972 | 李日千 | 1984·02-1985·09 |
毕向荣 | 1981·12-1984·2 | 吕世亭 | 1985·09-1988·07 |
陈济才 | 1984·02-1985·09 | 李日千 | 1988·07-1997·01 |
吕世亭 | 1985·09-1988·06 | 高志杰 | 1997·01-2002·05 |
喻华芝 | 1988·06-1991·02 | 瞿佳 | 2002·05-2015·10 |
李日千 | 1991·02-1993·07 | 吕帆 | 2015·10-2018·04 |
陈惠生 | 1993·07-2007·01 | | |
仇毅 | 2007·01-2018·04 | | |
吕帆 | 2018·04-2020·07 | | |
除单独标注外,其余均引用参考资料 |
校友情况
部分校友姓名 | 备注 |
---|
喻华芝 | 原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 |
庞惠娥 | 原乐清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
潘金贤 | 原衢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
池永龙 | 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 |
周健 | 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科学家 |
王培军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 |
叶箭 | 加拿大温哥华省立医院及温哥华圣保罗总医院教授,加拿大皇家外科学院院士 |
孙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 |
郑哲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 |
张承烈 | 原浙江省卫生厅厅长 |
叶真 | 浙江省政府参事 |
王务迪 | 原全国政协委员 |
管敏鑫 | 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 |
参考资料,温州医科大学校友仅列举部分 |
所获荣誉
温州医科大学部分荣誉时间 | 获奖单位 | 奖项名称 |
---|
2021年 | --- | 入选第二批2021年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名单 |
2022年2月 | 温州医科大学健康管理师 | 入选首批浙江省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及开展职业(工种)名单 |
2022年2月 | --- | 入围第二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公示名单 |
2022年5月 | “肤生工程” | 入选第七届“浙江慈善奖”中的“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提名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