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99年,原温州大学经济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学院路)。
2003年—2004年,相继建成温州大学茶山校区信息学院楼、经济学院楼。
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经济学院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上,成立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2006年—2009年,教学区、新校区相继开工建设。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下设有8个学院,开设27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
学院 | 类别 | 专业 |
---|---|---|
金融贸易学院 | 本科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税收学 | ||
金融科技 | ||
数字经济 | ||
专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国际金融 | ||
管理学院 | 本科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
人力资源管理 | ||
财务管理 | ||
会计学 | ||
审计学 | ||
创业管理 | ||
国际学院 | 本科 | 英语 |
大学外语 | ||
专科 | 商务英语 | |
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 本科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
工艺美术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广告学 | ||
传播学 | ||
专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
视觉传达设计 | ||
信息工程学院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软件工程 | ||
人工智能 | ||
城市学院 | 专科 | 国际金融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大数据与会计 | ||
工商企业管理 | ||
网络新闻传播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电子商务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移动应用开发 | ||
商务英语 | ||
通识教育学院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
数据截至2024年10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专、兼职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509人,外聘教师(含返聘、兼职)260人,折合后专任教师639人;专任教师中有浙江省“万人计划”专家1人,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温州市重大工程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2人。类别 | 名单 |
---|---|
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 | 张红姬 |
温州市“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 | 陈屏国 |
温州市“551人才工程” | 黄志辉、宿月荣等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温州研究基地、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温州市“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温州研究基地 | 温州乡学院 | 温州“两个健康”研究院 | “一带一路”温商研究中心 |
浙江省汽摩配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 温州区域经济与民营资本研究中心 | 温州融资担保研究中心 | 温州新金融研究院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巨轮领航。乘风破浪的巨轮,体现责任与担当,践行温州永嘉学派“经世致用”的主张。立德树人。“立” 子当头,寓意教育宗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商行天下。“商”字点明了学校属性,海浪与温州首字母“w”结合,象征温商遍布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锐意进取,钢笔头与书本连贯欲以,开卷有益,勤奋创新。诚信担当。盾牌,象征诚实,守信,负责任。 |
精神文化
校歌大罗山高,瓯江水长,莘莘学子来自于四方。我们传承经世之道,有志有识有德有方。弦歌一堂,书声琅琅,共度青春黄金的时光。我们研习致用之学,至诚至信自立自强。啊,同学们,我们砥志砺行与时竞进。啊,同学们,我们商行天下富国兴邦。 |
参考资料 |
社团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