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州大学学生会公众号

温州大学学生会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浙江温州市
公众号ID:wzustu
公众号分类:生活
关于公众号:

“温州大学学生会”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温州大学,属于生活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对温州大学学生会重要活动进行宣传和报道,部分工作进行反馈,对温州大学学生生活进行实时关注,做到真实快捷地展现校会的面貌与和全校的风尚。

开发/运营主体:温州大学

关于主体:温州大学是中国浙江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温州大学学生会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温州大学学生会百科

温州大学学生会是校党委领导、共青团温州大学委员会指导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为浙江省学生联合会委员会单位及温州市学生联合会主席团单位,以“思想引领,成长服务”为宗旨,遵循“真心、真爱、真实”会训开展学生工作。该会实行校、院、学区三级联动体系,覆盖权益维护、学术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主导开展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品牌活动。

学生会最高权力机构为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通过班级推荐、学院选举产生。考核机制包含校级组织对学院学生会的“优秀学生会”评选。

协会宗旨

温州大学学生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沟通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与同学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代表广大同学的利益,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权益,反映广大同学的意愿,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同学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协会任务

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为根本任务,团结和引导全校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沟通校党委、校级各部门与同学之间的联系,促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职工之间的团结,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表达和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利益。

协助学校各级党组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同学在实践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组织机构

温州大学学生代表大会是温州大学学生会的最高领导机关。参加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校学生会按人数比例分配至各学院学生会,由各班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

温州大学学生会委员会是由校学生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常设机构,对校学生代表大会负责。校学生委员会在学生代表大会闭幕期间执行大会的各项职权,落实代表大会提出的任务,并做好下一届校学生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接受全体学生的监督,对外代表温州大学学生会。温州大学学生会主席团及其下属各部门是学生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实行主席团负责制。

部门简介

以校学生会为例,校学生会共设有五个中心,13个部门。分别为:行政管理中心,校园文化中心,权益服务中心,公关联络中心以及新闻宣传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下设有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校园文化中心设有文艺部,学术科技部和体育文化部;权益服务中心下辖权益部,女生部和实践调研部;公关联络中心下辖公关部和外联部;新闻宣传中心下辖编辑部,网络部和宣传部。

主席团

主持学生会全面工作,召集召开各级院主席联席会议及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领导各部门和各学生会工作,负责向校党委、省学联、市学联、校团委汇报工作,决定执委会机构的设置,向常委会提名任命各部门负责人,对全委会负责,同时接受全委会监督。主席团共有六人,一个主席以及五个副主席,副主席分管各中心。

办公室

办公室紧密联系校学生会各个部门,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负责学生会日常工作,档案的管理以及各部门的财务管理;起草分发处理学生会的各种工作文件;负责各学院学生会的年度工作考核以及优秀学生会的评比;指导各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开展工作;开展深受广大同学喜爱的“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评选活动。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负责学生会人才的吸收、培训、考核、奖惩、任免、调动及人事档案管理;对学生会的各部门工作及全体学生会成员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考核,并向主席团提交考核评价,通过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培训,每月之星的评比不断地提高学生会整体综合素质,实现因事择人、事得其人、人适其事、各尽其才、事尽其功的目标。

权益部

权益部是一个激情与挑战并存的部门,秉承了维护广大学生的权益、为学生全心服务的宗旨,通过校长接待日、3·15消费维权日等一系列部门特色活动,凭着无处不在的奉献精神为温大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美满的校园。

女生部

女生部是一个以女生活动为主的特殊部门。它是女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我风采的一个舞台,同时为女生在生活和心理方面提供帮助,维护女生权益,展示女生的青春风采。举办女生文化节系列活动等。欢迎更多有才华的男生女生们加入。

实践调研部

实践调研部负责日常实践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同时为其他部门提供调研服务。部门的工作重点是调研和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将问题收集起来并进行整合汇总。以此锻炼部门成员的交际能力、耐心、综合思维方式等。

体育文化部

体育文化部负责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各个学院的同学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交流,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品牌活动有“希望杯”篮球赛、羽毛球团体赛等。

文艺部

文艺部肩负着丰富校园艺术文化生活的重任。以服务同学成才、成长为宗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的活动,成为广大同学之间进行艺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同学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舞台。品牌活动有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歌舞组合大赛,常规活动有周末影院、周末舞会等。

学术科技部

学术科技部是学生会的重要部门,引领着校园的精神风尚。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繁荣校园文化为宗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论坛、讲座、辩论、演讲及其他学术交流活动,为丰富广大学子课余生活而不懈努力。特色活动有金秋读书节、大型学术讲座、教授博士论坛等,校园品牌活动有学子论坛以及学术论文报告会等。

公关部

公关部是一个对内培训对外联络的部门。负责联系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与外校学生会建立良好的联系和沟通。其工作主要有礼仪培训,演讲与口才培训,公文写作培训以及部分对外的接待工作。为其部门成员打造一个展现自我,结识他人的平台。

外联部

外联部是连接各个院校和社会的桥梁与纽带,以“立足校内,走向校外”为宗旨,“锻炼自我,服务同学”为目标。主要负责与各学院及各大高校的交流,开展联谊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建立广阔的社交网,为学生会活动积极寻找赞助商;同时配合其他部门出色完成各项活动,促使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

宣传部

宣传部是学生会对外宣传的窗口,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活动,负责宣传海报的制作,各项活动的拍摄以及成果的收集;同时开展剪纸大赛等艺术类活动,推动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网络部

网络部主要负责学生会的网站建设,及时报道学生会的动态,引领学生的网络生活,同时通过网络为同学提供更多的服务,并结合学生会的发展需要,开辟网络阵地。网络部还负责为各部门制作电子海报、宣传视频,为各部门的宣传活动提供便利。

编辑部

品牌活动

1、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评选活动是温州大学十大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之一,该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一直以来,多少老师本着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他们树立了典范,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推进了师德师风的建设。“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评选活动正是为了表彰和宣传这些老师的高尚师风、严谨作风,表现其深受学生的爱戴。

公众号主体介绍温州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温州大学学生会是由温州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温州大学(wenzhou university),简称“温大(wzu)”,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是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温州大学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1933年,黄溯初先生捐郑楼小学校舍给省教育厅创办省立温州师范学校;1958年,温州市委决定将“温州师专”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同年,温州师范学校归温州师范学院党委领导,次年分出;1984年,原温州大学创办;1992年,温州教育学院与温州师范学院联合办学,事实上与温州师范学院合并;2001年1月,瑞安师范学校、平阳师范学校、温州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温州师范学院;2004年5月,国家教育部同意两校合并筹建温州大学;2006年2月,教育部同意正式成立新温州大学。2011年,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成为“省市共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茶山和学院路2个校区,产权占地面积1973·43亩、校舍面积10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0·7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97·72万册、电子图书190·72万册;设有20个专业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5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有教职工2420人,其中专任教师1518人;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

历史沿革

温州大学由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走过“两校合并,七校融合”之路。

学校前身

温州师范学院

1933年,溯初先生将私立郑楼小学全部校产(估值约三万一千九百银元)捐归省有,浙江省教育厅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温州师范学校;7月25日 浙江省府第599次会议决定,省立温州师范学校校长由王学素充任;9月5日 温州师范学校首届普师生40名、简师生50名入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20个专业学院和荣誉学院—苏步青学院,有在招本科专业55个,其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门类。

温州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本科专业
温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温州大学法学院法学、行政管理、国际经贸规则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应用心理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休闲体育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创意中文实验班)、历史学(师范)、广告学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翻译、日语
温州大学数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应用统计学、物理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生态学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人工智能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舞蹈教育(师范)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师范)、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服装展示设计,鞋靴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10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0个,拥有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
基地名称依托学院
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人文学院
浙江省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商学院
参考资料:
其他省部级、厅级科研平台(4个)
基地名称依托学院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意大利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温州大学)基地华侨学院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人文学院
参考资料:
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
平台名称依托学院
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城镇水污染生态治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激光加工机器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参考资料: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
平台名称依托学院
浙江省海涂围垦及其生态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省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省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资料:
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
平台名称依托学院
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参考资料: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平台名称依托学院
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浙江省低压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浙江省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省激光加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省安全应急智能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参考资料:
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15个)
平台名称依托学院
机械制造系统与自动化工程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机电工程学院
亚热带水环境生态保护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微纳结构碳材料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光电功能器件与数字化检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视觉信息智能计算与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浙江-印度机械故障诊断联合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
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工业激光精细加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业用户侧光伏微网工程中心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学院
滨海软土地基防灾减灾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1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级科研重点项目61项,其他国家项目988项。出版各类著作475部。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89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我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理工类)
项目名称负责人奖励类别等级
超软土地基排水体防淤堵高效处理技术蔡袁强国家科学技术奖发明奖二等奖
海岛/岸基高过载大功率电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应用戴瑜兴国家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二等奖
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蔡袁强国家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二等奖
海岸工程兆瓦级特种变流电源关键技术及应用戴瑜兴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进步奖一等奖
小波有限元与损伤检测方法向家伟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自然奖二等奖
微纳结构能源材料的可控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黄少铭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自然奖二等奖
非线性生态种群动力学问题研究赵敏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自然奖二等奖
海岛/岸基微电网系统与模块化成套设备曾国强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进步奖二等奖
光声电一体化多网融合智能系统及其工程应用戴瑜兴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进步奖二等奖
参考资料:(注:仅展示部分成果)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内圆主体部分以“温州大学”的英文首字母“w”和“u”作为图形创意原型,下方有“1933”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部分上方为苏步青题写的校名,下方为校名的英文大写(wenzhou university)。

校旗

校区情况

茶山校区

地址: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主要的教学场所都在茶山校区,茶山校区又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的学院较多,有商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学院,而数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苏步青学院、华侨学院等学院则分布在南校区。

茶山校区

学院路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5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钱强
校长、党委副书记赵敏
党委副书记赵降英、庄兴忠
副校长、党委委员王舜、刘玉侠、王尧骏、王军
副校长王展光(挂职)
副校长、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建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温大监察专员李都金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夏春雨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吴静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截至2025年5月)
校名书记任职时间校长任职时间
温州大学(筹)钱成良2004·06-2006·04钱成良2004·06-2006·04
温州大学陈艾华2006·04-2008·03陈福生2006·05-2008·03
陈福生2008·03-2016·06蔡袁强2008·03-2015·07
林娟娟2016·06-2019·01李校堃2015·07-2018·03
谢树华2019·01-2023·02--
张健2023·02-2024·01-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校史博物馆

温州大学校史博物馆坐落于温州大学南校区,系一座两层楼的圆形建筑,正面临湖,后与学校行政大楼连接,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馆内分历史溯源、今日温大、临时展览三大区域,贯穿“公共认知、高山仰止、一个不少”的理念,采取综合手段布展,以器物、著作、照片、手稿、模型、雕塑、声像等来反映学校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活力。

发绣研究院

校友情况

知名校友
姓名备注
苏步青数学家、中科院院士
谷超豪数学家、中科院院士
缪天瑞中国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翻译家
曾联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
薛元温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温州市记协)主席、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王季思戏曲大师,《大百科全书》(戏曲卷)分编委副主任等
郑小侠浙江省青联委员、温州市青联委员
薛元浙江新闻最高奖“飘萍奖”获得者;现为温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温州市记协)主席、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王拓宇获“温州市优秀经理(厂长)突出贡献奖”“温州市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被评为浙江省第八届经营管理大师;并与杨利伟、钟南山等人齐名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林立雪现任宁波经纬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市政协委员;荣获2021年宁波创新工作突出个人(百名创新人才)、宁波市“最美科技追梦人”、宁波市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创业企业家、宁波高新区优秀创新创业女性等荣誉
注:仅展示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所获荣誉

时间奖项
2007年1月学校获浙江省“平安校园”称号
2007年3月学校获2006年度浙江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6月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2015年5月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机构荣誉称号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1年1月获浙江省4a级“平安校园”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