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海十中公众号

乌海十中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内蒙古乌海市
公众号ID:wh10zwx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乌海十中”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乌海市第十中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乌海市第十中学招生及文化宣传。

开发/运营主体:乌海市第十中学

关于主体:乌海市第十中学是乌海十中。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乌海十中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乌海十中百科

乌海市第十中学,坐落在黄河明珠、书法之城乌海市乌达区,是一所以普通高中为主,附设职业高中的政府办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76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0个,学生3500多人,教职工286人。

学校现为乌达区爱心学校、乌海市文明单位、乌海市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示范高中、自治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星火计划单位、国家管理优胜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师德建设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乌海市第十中学的前身为乌达区高级中学,是1996年9月由原乌达区中学高中部从乌达区中学分离出来而成立的高级中学。2006年经过乌海市统一规定将乌达区高级中学正式更名为乌海市第十中学。所以乌海市第十中学是由乌海市第十中学与乌海市第十一中学合并而成的。乌海市第十一中学的前身是乌达矿区高级中学。最初的乌达矿区高中分为乌达矿务局第一高级中学和乌达矿务局第二高级中学两所,1999年两所高中合二为一,更名为乌达矿务局高级中学,2006年由乌海市统一规定将原乌达矿务局高级中学更名为乌海市第十一中学。2008年秋季,经过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将乌海市第十中学与有着30多年办学历史的乌海市第十一中学合二为一,成立了乌海市第十中学,同时上划市教育局直属管理。

学校领导

张树

张树,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内蒙古商都县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语文中教高级教师。乌兰察布市优秀教师,乌海市优秀班主任,乌海市十大名师,乌海市名校长,全国文明礼仪教育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语会读写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现为乌海市第十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陈凤华

办学硬件

学校现有教学楼三栋,每个年级拥有一栋教学楼,为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创造了条件;有集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标本室、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美术室、备课室、天文台等多功能教室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楼一栋,仪器先进,设施齐全,为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奠定了基础;有可容纳1500人的宿舍楼两栋,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餐厅一个,生活区相关配套设施完善,服务高效周到,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同时容纳1200人的报告厅一个,为师生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场地;有66个安装了目前最先进的背投带白板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 200多名一线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学手段基本实现现代化。2006年以来来,按照乌海市校安工程的统一部署, 为学校新建了占地面积8284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一座,正在建设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座和标准化塑胶运动场一个,并对校园进行整体的美化、绿化和亮化。

校园文化

2008年新的乌海市第十中学诞生后,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塑造文明”的办学思路,把“让关爱和互助充满校园,让智慧和竞争充满课堂,让文明和微笑留在身边”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切回归人性的本真。“让冰冷的楼房会说话”“让微笑遍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留在每一个人心里”“教给学生一种善良一种宽容一种感恩”等等标语在校园随处可见,以“关爱”“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常常举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老师关爱学生,学生感恩老师;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师生同舟共济、奋力向前的校风。与此同时,学校还提出了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管理理念,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从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出发,制定出更加人性化、更加和谐的管理制度。也是从那开始,学校大胆尝试,打破以往的单纯靠成绩来评价学生优劣的方法,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中纳入了“成长记录评价机制”,让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都成为评价的加分项,让学生在“回顾自我成长历程”的反思中获得发展。几年下来,“人文”“关爱”“微笑”“互助”深入人心,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特色。鉴于此,2011年1月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正式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2人,一级教师85人,自治区骨干教师2人,自治区教学能手2人,乌海市骨干教师32人,乌海市教学能手39人,乌海市优秀教师87人,乌海市优秀班主任33人,在读教育硕士研究生48人。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从“严把入口”、“以老带新”和“不断促进”三个方面下工夫。所谓“严把入口”指的是学校在外聘教师的过程中精益求精,面向全国招贤纳士,通过笔试、面试、试讲等环节靠学生的满意度来判定是否录用。所谓“以来带新”是指学校实施的“蓝青工程”教师培养方案,每新招聘一名教师都要隆重的举行“拜师结对”仪式,由学校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他融入到学校的文化中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所谓“不断促进”是指学校实施的 “推门听课”、“踊跃参赛”、“积极科研”、“天天反思” 和“走出去引进来”等教师培养模式。在教师培养上,学校一直信奉“学无止境”,故而由校领导带队成立了教研组、备课组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推门听课”;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鼓励教师参加区内外各种类型的优质课、论文比赛;鼓励老师们天天反思自己的工作并将心得体会装订成册,每年拿出近30万元派出教师到除西藏、新疆外的全国各省市学习观摩。几年来,学校共完成国家级课题三项,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现承担自治区级课题三项。

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管理思路,教研组、备课组集中一切力量向45分钟要效益,全面落实“堂堂清”“日日清”的高效理念。同时,学校实行分层教学模式,针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对一些在学习方面有天赋的同学,加大培养力度,必要的时候“分灶吃饭”。学校十分注重奥赛的辅导,组成专门的辅导团队,对在某科目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科技等,并鼓励参加全国性竞赛,以求增加保送生和自主考生的名额。在活动课期间,学校开设高考专题辅导讲座,让有高考辅导经验的老师分科讲学,学生有针对性的听课,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全面提高的目的。

人才培养

乌海十中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了诸如郝鑫、马利国、黄华、娜仁华、罗小夫等优秀学子,为其他高等院校输送了几万合格毕业生。2008年本科升学率为56·5%;2009年本科升学率为66%,有15名毕业生考上“985”院校;2010年本科升学率达到71%,有18名毕业生考上“985”院校。在2011年的高考中,宋娜同学以585分的成绩荣获乌海市文科状元,宋凯同学以613分的成绩荣获乌海市理科第二名,有29名毕业生考上“985”院校。并且,宋娜以129分获得文科数学全市第一名,锁霖以145分获得理科数学全市第一名。

学校荣誉

内蒙古自治区示范高中、乌海市创建零犯罪示范校园先进集体、2009年度依法治校示范校、乌海市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2010年乌海市第一届跆拳道锦标赛 跆拳精英奖、爱心学校、2011年乌海市第二届跆拳道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迎十二运2010年乌海市体育彩票杯暨全区十二运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迎庆十二运乌海市中小学生排球赛高中女子组第三名、迎庆十二运乌海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第二名、2011年东风日产天籁杯乌海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二名等!

展望未来

沐浴在内蒙古改革发展的春风里,乘着乌海市腾飞的翅膀,在市委市政府的悉心关怀下,乌海市第十中学全校师生站在自治区示范高中的起点上,以创建全国精品学校为目标,信心满怀地继续前行!

公众号主体介绍乌海市第十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乌海十中是由乌海市第十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乌海市第十中学,坐落在黄河明珠、书法之城乌海市乌达区,是一所以普通高中为主,附设职业高中的政府办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76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0个,学生3500多人,教职工286人。

学校现为乌达区爱心学校、乌海市文明单位、乌海市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示范高中、自治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星火计划单位、国家管理优胜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师德建设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乌海市第十中学的前身为乌达区高级中学,是1996年9月由原乌达区中学高中部从乌达区中学分离出来而成立的高级中学。2006年经过乌海市统一规定将乌达区高级中学正式更名为乌海市第十中学。所以乌海市第十中学是由乌海市第十中学与乌海市第十一中学合并而成的。乌海市第十一中学的前身是乌达矿区高级中学。最初的乌达矿区高中分为乌达矿务局第一高级中学和乌达矿务局第二高级中学两所,1999年两所高中合二为一,更名为乌达矿务局高级中学,2006年由乌海市统一规定将原乌达矿务局高级中学更名为乌海市第十一中学。2008年秋季,经过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将乌海市第十中学与有着30多年办学历史的乌海市第十一中学合二为一,成立了乌海市第十中学,同时上划市教育局直属管理。

学校领导

张树

张树,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内蒙古商都县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语文中教高级教师。乌兰察布市优秀教师,乌海市优秀班主任,乌海市十大名师,乌海市名校长,全国文明礼仪教育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语会读写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现为乌海市第十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陈凤华

办学硬件

学校现有教学楼三栋,每个年级拥有一栋教学楼,为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创造了条件;有集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标本室、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美术室、备课室、天文台等多功能教室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楼一栋,仪器先进,设施齐全,为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奠定了基础;有可容纳1500人的宿舍楼两栋,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餐厅一个,生活区相关配套设施完善,服务高效周到,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同时容纳1200人的报告厅一个,为师生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场地;有66个安装了目前最先进的背投带白板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 200多名一线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学手段基本实现现代化。2006年以来来,按照乌海市校安工程的统一部署, 为学校新建了占地面积8284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一座,正在建设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座和标准化塑胶运动场一个,并对校园进行整体的美化、绿化和亮化。

校园文化

2008年新的乌海市第十中学诞生后,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塑造文明”的办学思路,把“让关爱和互助充满校园,让智慧和竞争充满课堂,让文明和微笑留在身边”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切回归人性的本真。“让冰冷的楼房会说话”“让微笑遍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留在每一个人心里”“教给学生一种善良一种宽容一种感恩”等等标语在校园随处可见,以“关爱”“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常常举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老师关爱学生,学生感恩老师;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师生同舟共济、奋力向前的校风。与此同时,学校还提出了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管理理念,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从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出发,制定出更加人性化、更加和谐的管理制度。也是从那开始,学校大胆尝试,打破以往的单纯靠成绩来评价学生优劣的方法,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中纳入了“成长记录评价机制”,让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都成为评价的加分项,让学生在“回顾自我成长历程”的反思中获得发展。几年下来,“人文”“关爱”“微笑”“互助”深入人心,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特色。鉴于此,2011年1月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正式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2人,一级教师85人,自治区骨干教师2人,自治区教学能手2人,乌海市骨干教师32人,乌海市教学能手39人,乌海市优秀教师87人,乌海市优秀班主任33人,在读教育硕士研究生48人。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从“严把入口”、“以老带新”和“不断促进”三个方面下工夫。所谓“严把入口”指的是学校在外聘教师的过程中精益求精,面向全国招贤纳士,通过笔试、面试、试讲等环节靠学生的满意度来判定是否录用。所谓“以来带新”是指学校实施的“蓝青工程”教师培养方案,每新招聘一名教师都要隆重的举行“拜师结对”仪式,由学校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他融入到学校的文化中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所谓“不断促进”是指学校实施的 “推门听课”、“踊跃参赛”、“积极科研”、“天天反思” 和“走出去引进来”等教师培养模式。在教师培养上,学校一直信奉“学无止境”,故而由校领导带队成立了教研组、备课组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推门听课”;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鼓励教师参加区内外各种类型的优质课、论文比赛;鼓励老师们天天反思自己的工作并将心得体会装订成册,每年拿出近30万元派出教师到除西藏、新疆外的全国各省市学习观摩。几年来,学校共完成国家级课题三项,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现承担自治区级课题三项。

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管理思路,教研组、备课组集中一切力量向45分钟要效益,全面落实“堂堂清”“日日清”的高效理念。同时,学校实行分层教学模式,针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对一些在学习方面有天赋的同学,加大培养力度,必要的时候“分灶吃饭”。学校十分注重奥赛的辅导,组成专门的辅导团队,对在某科目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科技等,并鼓励参加全国性竞赛,以求增加保送生和自主考生的名额。在活动课期间,学校开设高考专题辅导讲座,让有高考辅导经验的老师分科讲学,学生有针对性的听课,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全面提高的目的。

人才培养

乌海十中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了诸如郝鑫、马利国、黄华、娜仁华、罗小夫等优秀学子,为其他高等院校输送了几万合格毕业生。2008年本科升学率为56·5%;2009年本科升学率为66%,有15名毕业生考上“985”院校;2010年本科升学率达到71%,有18名毕业生考上“985”院校。在2011年的高考中,宋娜同学以585分的成绩荣获乌海市文科状元,宋凯同学以613分的成绩荣获乌海市理科第二名,有29名毕业生考上“985”院校。并且,宋娜以129分获得文科数学全市第一名,锁霖以145分获得理科数学全市第一名。

学校荣誉

内蒙古自治区示范高中、乌海市创建零犯罪示范校园先进集体、2009年度依法治校示范校、乌海市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2010年乌海市第一届跆拳道锦标赛 跆拳精英奖、爱心学校、2011年乌海市第二届跆拳道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迎十二运2010年乌海市体育彩票杯暨全区十二运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迎庆十二运乌海市中小学生排球赛高中女子组第三名、迎庆十二运乌海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第二名、2011年东风日产天籁杯乌海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二名等!

展望未来

沐浴在内蒙古改革发展的春风里,乘着乌海市腾飞的翅膀,在市委市政府的悉心关怀下,乌海市第十中学全校师生站在自治区示范高中的起点上,以创建全国精品学校为目标,信心满怀地继续前行!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