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74年以前,五大连池景区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当时的风景区为德都县双泉公社所辖,是双泉公社清泉大队所在地。为了保护和利用好五大连池地区的自然资源,德都县将双泉公社青泉大队从公社分离出来,建立了“五大连池管理区”。
随着五大连池旅游、疗养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主副食和交通等诸多问题,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于1976年3月10日建立了五大连池镇。建镇后仅3年时间,各地来此建立的疗养院就发展到29家。
1979年2月,黑龙江省革委会批准成立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资源保护利用和疗养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省革委会五大连池处(处级)。
1980年3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将五大连池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6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资源保护利用和疗养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改为管理委员会;将“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五大连池管理处”改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五大连池管理局”,管理局的人员编制由原来的7人增至15人。管理局成立后,建立了火山管理站和矿泉管理站等相应的机构。对饮泉、洗泉进行了防污染改造工程。由饮水用勺子舀,改为半自动化机井供水,进而又发展到自动化电器化供水。
为解决管理局和五大连池镇统一领导问题,1981年省政府决定局镇合属办公。合并后的省政府五大连池管理局共有49个编制,人、财、物三权隶属省政府办公厅。管理局成立了党委(县团级),隶属黑河地委领导。镇内有关企事业单位隶属管理局领导,主要岗位有火山管理站、矿泉管理站、风景保护站、公安分局和林业管理站。
1996年4月21日,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管理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原五大连池市设立“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处级)由新五大连池市代管。
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会议纪要,黑政办综字《2000》89号文件,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撤销,并从五大连池市代管划出,成立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隶属黑河市,编制105人,下设9个部办局和1个五大连池镇。
2007年1月1日,为加强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颁布实施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保护条例》。
2014年2月,五大连池国家公园与美国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缔结友好公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德都县境内,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南临平原,北靠群山,占地总面积为720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5°57'00"~126°31'00",北纬48°33'00”~48°52′20",东至固西河,西临团结水库,南界永丰农场四大队,北到格拉球山农场十队。南距哈尔滨市380千米,北距国家一类口岸黑河市230千米。地质
五大连池黑龙山和火烧山的岩石成份非常特殊,它是一种富钾的碱性基—中基性火山熔岩。由于其色率(40~55%)高于粗面岩和响岩类(35~20%),又不含有玄武岩应有的基性斜长石,所以它既不属于粗面岩和响岩类,也不属碱性玄武岩。因而日本地质学家小仓勉根据黑龙山、火烧山熔岩的形貌特征——状似“龙形”,将其命名为“石龙岩”。另外,形成钾质火山岩的岩浆一般都来自地幔,这种岩浆的上涌和喷发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环境相关联,五大连池火山区位于东亚大陆裂谷系的轴部,它的形成很可能是在裂谷作用下的地幔柱上隆产生的。五大连池地区内的14座火山均分布在北东向和北西向连线的交汇处,构成了棋盘格子式的布局。经地质学家研究,14座火山锥有规律排列地现象,是由地壳深处的断裂所控制。五大连池地区北东和北西方向断裂非常发育,并以北东向为主,地球内部的岩浆沿着北东和北西方向两组断裂带的交汇处喷溢而出,形成排列整齐的火山锥。气候特征
五大连池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根据1980~2014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0·88℃,最高气温为38·3℃(2010年6月24日),最低气温为-45℃(2011年1月13日);多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118·4毫米(2012年7月8日),最大日降雪量为31厘米(1992年2月18日)。雨季一般在6~8月,平均蒸发量为121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69%。全年多西北风,结冰期为10月至翌年4月,无霜期120天左右。最大冻结厚度2·47米,平均厚度为2·15米左右。水文特征
五大连池景区的矿泉水低温、天然含气。饮泉温度常年在3~4℃、洗泉温度常年在6~10℃;含有大量的天然二氧化碳气体,1000~2400mg/l,饮之辛凉可口,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世界名泉之一法国维希矿泉的两倍,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氡气(16~18bg/l)。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有铁硅质、镁钙型重碳酸低温冷矿泉水;有偏硅酸、氡等类型矿泉水。2013年,五大连池矿泉水主要有药泉山,焦得布、尾山、火烧山等9处矿泉群,有南泉、北泉、翻花泉、二龙泉等300多天然露头泉。据地质部门70年代勘探,初步探明五大连池矿泉水带有7条。南、北泉日开采量在85立方米以内。硅质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8处,日开采量在5681立方米以内,年开采量限制在2073565立方米以内。新发现的东焦得布——向阳矿水区,年可开采10万吨重碳酸盐矿泉水,最大开采量每年可达50万吨。植物资源
五大连池保护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植物有143科、428属、1044种,其中真菌植物13科、18属、23种,藻类植物2科、3属、3种,地衣植物5科、7属、16种,苔鲜植物14科、16属、18种,蕨类植物12科、15属、29种,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95科、363属、948种。这里生物多样性明显,植被类型丰富。植物区系具有温带与寒带植物的交汇性,植被区系复杂,混生性明显,过度性很强,木本植物有兴安桧、兴安落叶松、红松、鱼鳞云杉、锻、白桦、山杨、山槐、山葡萄、北五味子、花揪、黄波罗等;草本有剪秋罗、龙胆、野大豆、桔梗、百合、萱草、黄芪、东北天南星、野火球、升麻等;水生植物有睡莲、芦苇、香蒲、千屈草、杏菜、浮萍等;同时,稀有的火山熔岩石生植物种类较多,如熔岩石生植物和火山灰荒漠植物网衣、梅衣、石蕊、石地钱、瓦松、景天、刚毛萎陵菜、东北百里香、悬钩子等。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植物47种,如石竹、钝叶瓦松、红松、红皮云杉、柞栎、水曲柳、黄波罗、野大豆等。动物资源
“五大连池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有近50平方千米的湿地和20余平方千米的火山堰塞湖,这里水资源丰富,是大量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地,也是众多候鸟的迁徙停留地。这里有野生动物55科、121种,其中野生鱼类12科、43种,两栖类3科、6种,爬行类2科、2种,飞禽类22科、42种,哺乳类16科、27种,珍稀动物丹顶鹤、中华秋沙鸭、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灰鹤、松鸡、白顶鹤、小耳枭、水獭、黑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仅查明蝶类有7科、80余种,其中阿波罗蝶是世界珍贵的蝶类。
主要景点
温泊
温泊座落在石龙台地上,由珊瑚池、金沙池、翠玉池组成,水清如镜。温泊是火山石龙上的一颗明珠,有三处盆景式的火山奇观,大大小小26个自涌泉,全长1800多米,特点有二奇:一奇是“水泊高磁”,据测定,这里是五大连池磁场核心区,没有爆发的火山熔岩流就在温泊的下面,这里是环境磁疗最理想的区域;二奇是“高寒温泉”,温泊水来自地下自涌温泉,这里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4℃左右,即使地面温度-30℃温泊仍然热气腾腾。
南北药泉
南北药泉与法国的维希矿泉和俄罗斯的纳尔赞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 。 五大连池有三条矿泉水带、五个矿泉水区,储量丰富。南北药泉是五个矿泉水区之一,主要的观赏景点有:南药泉、北药泉、南洗泉、药泉湖、药泉河、药泉湿地等。 南药泉由南饮泉、南洗泉、神泉旧址、石龙台地、药泉湿地等景观组成,是世界名泉养生区的主园区之一。南药泉矿泉水属重碳酸盐矿泉水,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和宏量元素。 北药泉由熔岩台地、药泉湖、玄武牌坊、饮水厅、休息长廊、石龙栈道、北苑赏苇、泉湖瀑布、湿地风光等景观组成,建筑以中国北方古典园林风格为主。北药泉与南药泉并称为“南北泉”,名列“世界三大冷泉”之首。
卧虎山
卧虎山民间称为“长寿山”,喷发年代105·3~141·6万年,年龄仅次于格拉球山,在十四座层状火山中,锥体底座面积最大,火口最多,属于多次喷发的“复式火山”,它海拔496·11米,四个火口呈圈椅状,底部平坦,西北侧有岩浆溢出口,火口直径分别是300~350米,深20~30米,熔岩共有29层。古火山的东南坡是“卧虎山生态园”,园区面积二十余公顷,前临古火山石塘,上接次生原始林带。这个生态型的园区有三道岗坡、四条溪流水道、十二处可视景观,椴树洼、桃红坡、红叶谷、达子香坡、山花幽谷、古火山断层、卧虎潭游人垂钓区、野生山葡萄观赏区等。
堰塞湖—五池水上游览区
综述
五大连池,是景区的核心景点。由莲花湖(一池)、燕山湖(二池)、白龙湖(三池)、鹤鸣湖(四池)、如意湖(五池)组成串珠状的湖群。
莲花湖(一池)
莲花湖是五大连池的第一个湖泊,也叫头池,是五大连池唯一有睡莲的天然湖泊,在五湖中面积最小,平均水深2至4米。它的景致别具特色:一是夏季的湖中睡莲;二是冬季波涛汹涌的溢出口。
燕山湖(二池)
燕山池是远近文明的天然养殖场,由于紧紧环抱着燕山期古岛,所以被称为“燕山湖”。它是五池中看朝霞最理想的水面,夏秋两季早晨水温平均可达30摄氏度,大胖头鱼最集中的水域。
白龙湖(三池)
白龙湖丰水期面积在21·5平方千米,最深处可达36米以上。池底是熔岩和砂底各占一半。开阔的水面倒映着14座火山。白龙湖的传说多,景观也最多,夏季“群山倒影”,冬天“三池冰断”。湖泊两岸,是新期火山熔岩台地和古火山绿色田园风光。 白龙湖是重要的“地质界湖”,湖区西岸是新期火山熔岩地貌,东岸是远古泥沙岩地貌。
鹤鸣湖(四池)
鹤鸣湖坐落在苇塘中间,背靠世界奇观喷气锥碟,面对古老石塘的湖泊,水深3~5米。水面以苇塘观鹤和环境幽静闻名,有两条宽50米的水生植物带,香蒲、芦苇、菱角等挺水植物十分茂密。水底是火山砂,池中鱼类丰富,盛产鲫鱼。四池湖岸水草丛生,野生水鸟白鹤、丹顶鹤常常双栖双飞筑巢产卵。
如意湖(五池)
熔岩冰洞猎奇区
水晶宫
水晶宫全长150米,深23米,正面的洞内大厅400平方米,另有两个分支侧洞,洞内最高6米,洞顶为穹窿状,四季平均温度-5℃,洞壁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熔岩流痕,洞顶是低垂下来滴淌状的熔岩钟乳。五大连池的四奇四怪“三伏赏冰雪”,指的就是这里。
地下冰河
地下冰河也是一处熔岩冰洞,全长515米,洞底呈阶梯式斜坡状冰体覆盖光滑如镜,洞的尽头有两个传说是锁白龙的巨大熔岩石柱,因此民间传为“白龙洞”。它是中国目前发现最长的火山地下熔岩隧道,成因与水晶宫相同。白龙洞鳞状的洞壁上形成多种荆棘状熔岩钟乳,上面结满了冰花霜挂,洞底凝冻了万载冰河,常年气温在-5℃左右。
古火山植物园
古火山植物园是次生林植物群观赏带,占地面积约二百公顷,分为野生花卉和乔灌木观赏区,这里的火山植被处于大小兴安岭植物区系的交汇区,是寒温带与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的过渡带。由于这里火山多期喷发的特异作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野生花卉百合、报春、婆婆纳、剪秋萝、柳兰等三百多种;乔灌木落叶松、白桦、云杉、水曲柳、黄菠萝、佛头花等百余种;中草药三棵针、桔梗、龙胆、黄芪等四百多种。
前卧龙泉
药泉山—宗教活动朝圣区
综述
药泉山宗教朝圣活动区,位于药泉古镇的西部,主要包括药泉山、钟灵寺、二龙眼泉、火山文化广场等。药泉山喷发于105~142万年间,海拔355·8米,相对高度65·8米,火山口直径320米,由于年代久远,火口浅而平坦。上世纪初,云游天下的高僧行脚于此,见山体古意盎然、山下流水淙淙,并有二龙眼泉治疗眼疾,能明双目、生慧眼,因此惊叹为神山圣水,发大誓愿在山顶建造钟灵禅寺。庙宇落成后,百余年来暮鼓晨钟、香火不断,每有重大佛事活动即吸引八方信众来此朝圣,使之成为北疆地区的佛教活动中心之一。
二龙眼泉
二龙眼泉又名洗眼泉,是呈弱碱性的矿泉水(苏打水),除对眼科疾病有疗效外,尤其能平衡呈弱酸性人体的内环境。二龙眼泉流量达到每天3000立方米,其珍稀价值不亚于南北药泉,含锶,微甜,水温低于5℃,其成份中还有:钠、氡、重碳酸根等,是做食品、白酒、啤酒、饮料最好的基础水。著名的矿泉豆腐,是用此水加工的。二龙眼泉是传说中的药泉圣水之一,也是风景区的主要供水源。
钟灵禅寺
钟灵寺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当时普陀山云游僧人,著名的经一大师寻找经书中的“北海眼”,来到五大连池(因为佛家曾有:“56万年世间龙华三会”在北海眼的流传),见这里山仙水圣,古木参天,民风古朴,是自己梦想的极乐世界,恰与经典所言相合,“塞北十四山,五池相连,遇水泉涌,遇洞则仙,北海钟灵,极乐早观”,随即称药泉山为“极乐山”,并拟定寺名为“钟灵禅寺”(钟为:钟响通天入地,感应十方神圣;灵为:法性灵妙无比,梳理世间万象)。于是带领僧众化缘建寺,历经了11年之久,终于建成了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有五层大殿和二百多尊佛像的钟灵禅寺,成为方圆千百里的佛教圣地。后经战火和文革浩劫,这一佛教圣地就此衰落。“花落自有花开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五台山修行的觉悟大师继承经一的遗愿,历经三年,募化二千余万资金重修钟灵。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普初亲笔为钟灵寺中大雄宝殿题词。
龙王庙
龙王庙坐落在古火山溢出口,面向西南平原的庙宇是“龙王庙”,小黑龙就是当地人世代流传的龙王。拜过龙王后由左侧的这个环形梯道下山,这条登寺之路,一共108个台阶,所以又叫登天梯和“仙人踪”,途经“弥陀院”,是俗家弟子修行学法的地方。
火山地貌景观
龙门石寨
龙门石寨位于五大连池景区内。喷发于28~34万年前的龙门山首期喷发的盾火山滚滚岩浆浩浩荡荡顺坡而下,上部凝固后,下部的岩流破裂成块,后经多次龙门山喷发运动和大地震筛抖推移,喷涌起许多石块、石柱。大小石寨相距千米,总面积可达近50平方千米。
格拉球山天池
格拉球山天池位于西列火山群的南格拉球火山口内。格球山爆发于203万年前,南北山体相距只有150米。南格拉球山海拔高度为596·9米,是十四座火山中的截锥体盾状山形,这里火山体完整,无缺口,顶端火山口呈圆盆状,曾经盛满过200多万年积累成的湖水。
火烧山
火烧山与黑龙山同期喷发,整个火山锥体都由黑色、褐色、紫色浮石和玄武岩堆积而成。海拔392·6米,相对高度73米。底座直径800米,火山口内径450米,深63米。火山锥体南坡较陡,北坡徐缓。火山口垣高低不平,西北部有一缺口,为熔岩溢出的通道。火山锥四周较为平坦,大面积火山熔岩裸露地表。
黑龙山
火山地质博物馆
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博物馆坐落于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新镇的中心地带,总用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8500平方米。内部展示空间主要分为世界火山与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火山、五大连池矿泉、五大连池生态、五大连池文化五个展陈大厅。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间,五大连池因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了白河河道后,形成了五个汐水相连的如串珠般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神话传说
火烧山的传说
在五大连池的三池子不太远的西北角,有一座火山叫火烧山,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1720年)阴历七月里爆发的。当时爆发的场面相当壮观:山崩地裂,惊雷乍起;烈火浓烟,滚滚不熄;满天飞石,如降骤雨;热浪逼人,鸟兽绝迹。这之后,有一段流传下来的神奇传说。据说,火烧山当时爆发的那一刹那,就象一颗冲天炮,冲向九霄云外。从最底层燃烧的火海到滚滚浓烟连接处,腾飞出一个火球似的怪物,如同闪电一般,不见了踪影。许多年过去了,火烧山爆发时流出的熔岩,冷却后变成了大片大片的石龙和石海,空隙地面上,长出了野草和树林。许多年过去了,在长出野草和树林的地面上,逐渐的有了人烟。
神鹿示水传说
千百年来,在五大连池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多年以前的一个端午节,有一位达斡尔青年猎人,到药泉山下打猎,用箭射伤了一只梅花鹿,小鹿带着箭伤向这处神泉跑来,猎人紧追其后,见它跳入水中,用泉水清洗伤口,很快就止住了血,然后健步如飞的在林中消失。惊得目瞪口呆的猎人连忙捧一口水喝,只觉辛辣清凉,疲劳顿消。一向崇奉神灵的达斡尔族猎人,立刻明白是神鹿指引自己发现了这神泉圣水。于是跪地叩拜,然后堆起石块作为标记,回家后率族人来此饮水洗浴。有伤口的冲洗后很快痊愈,对治疗胃疼、腰腿疼也都见奇效,此事渐渐传到附近的满族、蒙族、鄂温克、鄂伦春族人那里,人们都称之为“药泉”。大家坚信这是“圣水女神”的指点,让猎人发现了这药泉,从此把这个日子定为一个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刻人们都欢聚药泉,举行纪念和庆祝活动。汉族人把这个节日称为“药泉会”,少数民族民众把它叫做“圣水节”。节日期间,各族儿女白天放牧打猎、饮水洗泉,夜晚篝火狂欢、歌舞饮酒,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一个月后才渐渐散去。离开时,系红绸于树枝上,表示病魔驱除,一年安康,流传至今。 神泉旧址石碑下的那眼泉水就是当年神鹿示水的地方,也叫“神泉旧址”。
五大连池的传说
民间传说
200多万年前,五大连池这里是一片汪洋,叫北海。海里动植物品种繁多,生长茂盛;主宰海里的天下鱼类,鲤鱼占海为王。头领是个鲤鱼精,很有些道行,叫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它善于团结各类动植物,派了个心腹鲢鱼专门做这方面的工作,仿照春秋战国时的孔子,来了个周游整个北海,宣讲结盟共建家园的好处(道理),但鲢鱼却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差一点丧掉性命。
所获荣誉
五大连池荣获世界级桂冠三项:世界地质公园、国际绿色名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荣获国家级荣誉20余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森林公园、中国著名火山之乡、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中国矿泉城、中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旅游文化名镇、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区名胜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下发国发【1982】136号文件批准五大连池为全国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1991年12月,经国家旅游局组织评选,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2001年,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
2004年2月3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2007年,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被评为国家5a极旅游景区。
2017年,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11月8日,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名单。
2022年12月,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2023年7月,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
旅游信息
交通路线
火车
由哈尔滨、黑河、齐齐哈尔乘坐火车直达五大连池站(原沾河站),车站距五大连池景区30千米,可乘出租车、汽车到达。
飞机
可乘直达哈尔滨班机转乘火车、汽车到达;可乘直达黑河班机转乘火车、汽车到达;可乘直达齐齐哈尔班机转乘火车、汽车到达。五大连池德都机场,已开通五大连池至松原、五大连池哈尔滨、五大连池至北京大兴三条航线。
汽车
景区信息
五大连池景区老黑山、火烧山80元,龙门石寨40元,药泉山景区15元。
70周岁以上老年人、军残、130cm以下儿童、持有国家新闻总署颁发的记者证继续享受免票政策。
旺季开放时间:(06月01日~10月31日),06:00~18:30。
经典线路游
一日游
a线:游客中心—地质公园博物馆—老黑山景区—药泉景区(南北饮泉)—温泊—火山堰塞湖(白龙湖)
b线:地质公园博物馆—老黑山景区—药泉景区(南北饮泉)—温泊—龙门石寨
c线:【冬季】:卧虎山(跑马场—狩猎场—滑雪)
二日游
a线:d1:游客中心—地质公园博物馆—老黑山景区—药泉景区(药泉山)
d2:龙门石寨—水晶宫—白龙洞—温泊—火山堰塞湖(白龙湖)
b线:d1:地质公园博物馆—药泉景区(南北饮泉)—老黑山景区—格拉球山天池
d2:龙门石寨—水晶宫—白龙洞—温泊—火山堰塞湖(白龙湖)
三日游
d1:游客中心—地质公园博物馆—老黑山景区—药泉景区(南北饮泉)
d2:龙门石寨—水晶宫—白龙洞—火山堰塞湖(白龙湖)—温泊
d3:药泉山(钟灵寺、二龙眼)—格拉球山天池
五日游
d1:游客中心—博物馆—老黑山景区
d2:药泉景区(南北饮泉)—温泊
d3:龙门石寨—水晶宫—白龙洞—矿泉城
d4:药泉山—火山堰塞湖(白龙湖)
d5:格拉球山天池—卧虎山(滑雪、滑草)—青龙湖度假区
五日游
d1:游客中心—博物馆—老黑山景区
d2:药泉景区(南北饮泉)—温泊
d3:龙门石寨—水晶宫—白龙洞—矿泉城
d4:药泉山—火山堰塞湖(白龙湖)
d5:格拉球山天池—卧虎山(滑雪、滑草)—青龙湖度假区
火山宗教朝圣游
体验线路:药泉山—钟灵禅寺—二龙眼泉
火山湖泊湿地游
体验线路:火山堰塞湖(白龙湖)—耳朵眼湖—八卦湖—温泊—石龙河漂流—灰鹤湿地—格拉球山天池
火山科普地质游
体验线路:火山博物馆—老黑山—龙门石寨—水晶宫—白龙洞—温泊—南北饮泉
火山生态观光游
体验线路:老黑山—南北饮泉—温泊—龙门石寨—格拉球山天池—灰鹤湿地。
康体养生体验游
体验线路:南北饮泉—翻花泉、二龙眼—老黑山—火山堰塞湖(白龙湖)—卧虎山。
“小松鼠”低空飞行
线路1:圣水广场—石龙河—一池—二池—三池(可看到四、五池)—火烧山—黑龙山—药泉山—药泉湖—圣水广场,飞行时间约10分钟;
线路2:圣水广场—石龙河—一池—二池—三池(可看到四、五池)—火烧山—黑龙山—天池—卧虎山—旅游名镇—药泉山—药泉湖—圣水广场,飞行时间约为20分钟;
线路3:14座火山,飞行时间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