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中学百科
文成中学是福建省平和县小溪镇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创办于1929年,校园面积约15亩,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900人、教职工85人。学校毗邻花山溪西岸,前身为1929年由林友梧等人捐建的私立东溪初级中学,1937年更名为私立双十初级中学。
1938年厦门双十中学因抗战迁至平和并成立琯溪分校,1946年迁回厦门后更名为文成初级中学以纪念王阳明(谥号“文成”)。1949年合并为大诚中学并改称平和县新民中学,1983年原址附近新建城镇中学,1996年恢复现名。2004年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完善教学管理,曾获福建省学校音乐周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
历史沿革
文成中学历史悠久,创办于1929年,前身是“私立东溪初级中学”(1929—1937)、“私立双十初级中学”(1937—1946)、“私立文成初级中学”(1946—1949)。 1927年春,平和县地方贤达林友梧等捐资倡办“私立东溪初级中学”,校址选在中山公园左侧,同年破土动工兴建校舍。1929年10月,东溪中学校舍落成,10月4日举行揭牌典礼,10月10日正式开学,招收学生近百名。
办学规模
文成中学现有校园面积约15亩,建筑面积7000m2,拥有一幢四层32间教室的教学楼,一幢三层办公楼,还有一幢四层集实验室、电脑室、常规检查室、音乐室、健身房、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楼。学校有三个年段18个教学班,学生数900人,教职工85人,校园内绿树成荫,幽静雅致。
办学成就
20多年来,文成中学历尽艰辛,不负众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诸如龚克昌、吴苍生等知名大学教授、中科院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国家队运动员……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92年文成中学荣获福建省第一届~第十届学校音乐周活动总评先进单位。1999年—2001年度平和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漳州市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学校,2002年漳州市“先进职工之家”,文体活动在省市县比赛中也多次获奖,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省市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
公众号主体介绍浙江省文成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文成中学是由浙江省文成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文成中学,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体育场路666号,创办于1941年,系文成县最高学府,窗口学校,唯一的省重点中学, 校园环境清丽幽雅,教学楼宽敞明亮,实验室、多功能电化教室、电脑房、语音室等设施优良,闭路电视、校园网系统功能完善,藏书5万余册,现有班级24个学生1256人,现任校长、党支部书记郑伟斌,名誉校长复旦大学金晓峰教授,文成中学占地140亩,总投资8000万元,首期建筑3万平米,综合楼、学生公寓、餐厅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包括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楼,标准化运动场于2006年10月动工兴建。
学校简介
文成中学占地140亩,总投资8000万元,首期建筑3万平米,综合楼、学生公寓、餐厅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包括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楼,标准化运动场于2006年10月动工兴建。全部建成后,规模为90个教学班,学生1800人,教职工400余人。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大区域,教学区集多媒体网络教室、语音室、信息管理中心于一体的教学大楼;运动区有标准化田径运动场和篮、排、足、乒球类场馆;生活区有宽敞明亮的师生公寓及自助餐厅,为师生提供一个和谐幽雅、赏心悦目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师资力量
123位教职工中,高级教师32人,省、市名师培养对象7人,市级各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或理事9人,县名师、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专业优秀人才20余人,县教坛新秀33人,“全国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省园丁奖”6人次。近三年来,论文获各级奖193篇,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9篇,课题研究获奖10余项。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素质教育成果累累,近三年,学生各类各级竞赛获奖268人次,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5人次。高考更是飞速提升,先后育出省、市高考状元,被北大、复旦大学、浙大等各校录取的学生逐年增多,上线率已达96%以上。
所获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市文明单位”、“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文明学校”等近20种称号。浙江省文成中学创办于1941年,系文成县的省重点中学。
为进一步培育扩大优势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文成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办好“三满意”学校,2007年8月,文成中学整体搬入新校,新校坐落“文安里”,地处56省道旁,依山环水,风景秀丽,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是文成莘莘学子求学成长的最佳居处。
教学设施
校园占地200亩,建筑面积50263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1·2亿元,按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建设,设计教学规模为72个教室,住校区可容纳2500名住校生。新校舍整体规划由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组成,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图书楼、报告厅、网络中心、天文台,宽敞明亮的宿舍楼、食堂餐厅、后勤服务中心等。这是一所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省级重点中学,实行全封闭全寄宿管理。新文中,新起点,新高度,严管理,高要求,大跨越。为提高教育质量,新文中在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充分满足学生课余大量获取知识信息的需要,新文中建有1200平方米的图书楼一座,藏书9·2万册,500座的学生阅览室一个, 216平方米的电子阅览室一个。
办学校风
办学六十余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实施“文明、文化、规范、模范”德育管理模式和教科研名师工程,形成了“严谨、求实”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和“文明好学,立志成才”的学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市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单位”“省学生军训先进单位”“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评估先进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推广先进集体”等二十余种省市荣誉称号。悠久的办学历史,优秀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
办学成果
六十六年的风雨沧桑,从这里走出来的,有参加研制和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科学家郑亲波,参加首次远赴南极科考的专家赵金山,北大复旦数十所高校教授赵景忠等;从这里走出来的,还有共和国的高级将领,勤恳从政的人民公仆,驰骋商场的精英,爱国爱乡的侨领;从这里走出来的,还有蒋庆堂等数十位博士后以及数不胜数的博士、硕士研究生,高考省市状元盛冰和盛茳、张丽斯,北大复旦浙大名校精英胡京诞、郑淑琴、王邦永、郑家嘉……
学校特色
文成中学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育学生“超越平淡平庸、张扬良好个性”的精神,尤其重视培养优秀拔尖学生、特长学生,格外关注少数民族、侨属学生和贫困学生……
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了一个发展特长、展示才华的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现有破天信息技术社团、记者团、广播站、文学社、舞蹈社、话剧社、摄影协会等十余个规范化社团,有篮球赛、书画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以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卓有成效,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