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公众号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天津河西区
公众号ID:hexiwenhuaguan
公众号分类:艺术
关于公众号: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属于艺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负责组织各种群众文化艺术门类的创作,辅导文化站和各种基层业余文化组织,培训各种文学艺术人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宣传教育,繁荣群众业余文化艺术活动,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艺遗产,管理,统筹,联络社会文化…

开发/运营主体: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百科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建国前天津区第二民众教育馆,后于1953年正式注册为天津市第六区人民文化馆、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河西区文化馆馆舍总面积为8494·4平方米,其中主馆建筑面积6894·4平方米。

简介

文化馆自搬入河西区文化中心以来,在功能上有了质的飞跃,文化馆较之以前有了更加现代化、科技化、人文化的转变,现在的文化馆集演出、展览、讲座、创编、辅导培训为一体,秉承着“开门办馆送文化,创作精品种文化”的办馆宗旨,真正做到以高雅艺术惠及天津市百姓。

社会责任

履行社会责任

近年来,河西区文化馆以建设多元文化城区、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贯彻落实天津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为契机,以文化惠民、利民、为民、亲民为宗旨,以“文化365,快乐在河西”为主题,深入开展区、街、居三个层面、六大板块的文化活动,文化服务每年惠及群众40余万人次,极大丰富了河西百姓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了西岸文化品牌影响力全区文化软实力得到新提升,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体制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河西区文化馆岗位管理、业务管理、目标管理、人员管理、财务财产管理以及安全保卫和应急管理7类规章制度齐全,并均于2011—2014年度重新修订,并制作成《文件汇编》一册。我馆制度落实情况良好,每月定期举行部室主任参与的馆务会,通报工作进度,通报财务情况,安排下阶段工作,有制度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体现制度执行情况的相关会议记录。我馆在2014年成立理事会,建立理事会管理机制,制定了理事会制度、章程、成员职责分工等,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作品创作

繁荣精品创作

在第十七届群星奖天津赛区的比赛中,我馆干部职工创作、报送的舞蹈《我们曾经年轻过》、《钓趣》、小品《过年》,相声《防不胜防》捧得天津市群星奖,其中舞蹈《我们曾经年轻过》进入全国复赛。摄影作品《冬暖》、《骄阳》入选庆祝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型国际美术、摄影、书画邀请展,《河畔景致入眼帘》2015第十七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曲艺作品《龙飞凤舞中国梦》荣获首届“董湘昆杯”全国京东大鼓邀请赛二等奖,曲艺作品《志愿者》荣获“中华颂”第六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金奖,小品《书香门第》荣获银奖。

文化活动

开展文化活动

近年来,河西区文化馆着力打造“西岸”品牌的文化活动、演出和展览。“西岸杯”西洋器乐大赛、西岸大讲坛、西岸文化社区擂台赛等活动蓬勃开展,全国“西岸杯”剪纸艺术展、西岸文化广场演出季、西岸文化敬老行等演出、展览大放异彩,文化舞台多姿多彩,随之带来的是文化标志品牌“西岸”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西岸广场演出季在炎炎夏日为百姓送清凉2016年6月30日,西岸文化惠民广场演出季启动专场演出开启了西岸文化惠民广场演出季的序幕。自2009年起,演出季已连续举办7年,是河西区文化公益活动的重要内容。2014年,河西区继续推出西岸广场演出季,演出地点包括河西区文化中心广场、河西区部分街道以及社区广场。在为期两个月的演出季期间,文化馆组织驻区各艺术院团一起开展系列专场惠民演出,让百姓在家门口免费欣赏到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在炎炎夏日为百姓送去清凉的文化大餐。

(2)送文化、送欢乐,文化敬老暖人心自2014年河西区西岸文化志愿者评剧敬老行活动启动以来,河西区文化馆的群文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送演出、送温暖到社区、养老院、孤寡老人身边,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这支西岸文化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3年,几年来开展了慰问演出、艺术指导、公益讲座等大量志愿服务活动,热情服务社会。

(3)西岸大赛汇聚人气,吸引群众广泛参与2014年10月,本市首届国家级剪纸艺术活动:我们的价值观—中国·天津2014“西岸”剪纸艺术展在天津博物馆举办。这是河西区近年来举办的重量级国家级文化活动,活动覆盖31个省份,有1624名剪纸爱好者参与其中。随后,河西区举办的又一国家级文化活动—“聚焦美丽中国”首届全国群众摄影交流展也在天津博物馆开幕。200多幅摄影作品紧贴“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结合,广大摄影爱好者通过镜头讲述“中国梦”。除了举办、承办国家级重点文化活动外,河西区文化馆还承办了多项市区级大赛。天津市西洋器乐大赛是市级大型文化赛事,大赛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两届,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营造了高雅的艺术氛围。2014年,河西区积极把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在6月举办了天津市首届外来务工人员才艺大赛,历时两个多月的比赛,吸引了本市600多名来自包括河北、河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踊跃报名。西岸社区文化擂台赛是河西区一项群众性文化品牌赛事。从2005年以来,这一赛事已成功举办九届。2014年,河西区将推出第十届擂台赛,包括舞蹈比赛、歌手比赛、合唱比赛、曲艺比赛四个项目。主办方还将邀请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专家担任评委,让广大参赛选手在参与比赛的同时,通过专家现场点评和指导,提高专业水平。

(4)传播文化走基层河西区文化馆自2012年以来开展“西岸文化大讲坛”活动,以公益讲座的形式,向基层群众传播先进文化理念、普及科学文化、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市民素质,使之成为普及化、通俗化、现代化的公益文化讲座平台。为此,河西区文化馆选择群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具人气的专业、最吸引人的选题,邀请国家、市、区各专业院团、艺术院校的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涉及公共文化理论和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等诸多文艺常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题,力求学术创新和文化创新,雅俗共赏,为基层群众提供文化艺术培训。

(5)暖光剧场服务特殊群体文化馆在面向普通市民观影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残障人员等前来观看,定期在“暖光影厅”举办专场演出,专门为视力障碍人员提供“说电影”服务。

(6)群众文化培训普及化河西区文化馆组建基层文化活动基地15个,其中农村和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基地6个,占文化活动基地总数的40%,未成年人文化志愿服务基地3个,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志愿服务基地2个。

(7)老有所乐在河西区政府、区文化局的支持下,我馆创办河西区老年大学,2014年度举办老年文化培训班30期。

(8)群众社团百花齐放由本馆创办、辅导,并根据需要经常参加本馆组织活动的群众文化团队16个。

发展建设

数字文化馆建设

河西区文化馆自有网站,网站具备信息发布、艺术欣赏(含视频点播)、网上培训、活动开展、咨询指导、意见反馈等6项功能,包括网上教学、展览、指导以及利用数字资源开展服务、提供远程辅导等活动。文化馆还建设有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实时资讯。同时文化馆配备高清播放设备、专业透声幕布及dts、杜比环绕声音频系统。引入龙影院线、库客数字音乐厅,放映数字电影、音乐会、歌剧、舞剧视频,直播全国部分剧院演出实况。真正做到数字影音现代化。

相关分校

由该馆进行日常管理的河西区老年大学在梅江地区设有分校,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包括39个文化活动厅室,3个剧场,1个影音厅和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馆内外设有led宣传屏和105米长的宣传橱窗,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地理位置

2015年投入使用的河西区文化馆新馆坐落于河西区湘阳大街2号增一号至增六号(与小围堤道交口)渤海明珠底商,位置适中,交通便捷。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18日,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2021年11月18日,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入选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一级文化馆公示名单。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