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建设始终坚持围绕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重点收藏食品科学、制盐、造纸等学科专业文献。截至2021年6月,馆藏纸质图书204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万余册,电子期刊105万余册。拥有各类网络数据库41个,其中中文数据库29个、外文数据库12个,每年订购纸质报刊近190种,外文纸质期刊36种,建立了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管理中心、京津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协同创新联盟,以及其他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多维度资源共建共享环境,拓宽了文献获取渠道,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文献为主体,以食品科学、制盐、造纸为特色,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馆藏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相互补充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文献体系。
目前全馆拥有13台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端口总数768个,服务器磁盘阵列总容量100t。依托学校网络主干网传输速率为10000m,各检索终端的数据交换速率达到1000m(部分为100m),各校区图书馆无线网全部覆盖。图书馆开通了carsi校外访问电子资源途径,方便全校师生随时随地利用馆藏数字资源。电子阅览室进入全校“一卡通”管理系统,可实现读者自助认证、计时准确;系统统计功能齐全,管理方便。2003年起开始使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sirsi公司symphony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通过天津市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进行馆藏资源的网络查询,与天津市各高校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下设资源建设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研究支持中心、技术部、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71人,其中54名在编馆员中,硕士学位以上25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3人。
馆致力于阅读推广活动,发起成立了图书馆弘文学生协作会,并指导社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读者活动。社团连续三年荣获学校“四星”社团称号,协助图书馆完成了全国大学生“悦读之星”读书演讲风采展示活动、天津市“书香天津·大学生校园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天津市书香校园·微书评大赛等全国以及天津市级别的各类活动,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0年7月,我校成功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挂靠图书馆。中心依托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专利检索与专利查新、机构/学者专业技术专利分析等服务,为增强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知识,提升专利信息挖掘利用技能,助力师生的科研创新以及学校的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中心积极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平台及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管理决策以及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