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生桥景区公众号

天生桥景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苏
公众号ID:nj-tsq
公众号分类:旅游
关于公众号:

“天生桥景区”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南京天生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属于旅游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天生桥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省文保单位、南京市级旅游度假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南京市自驾游基地。这里重岗叠岚、草木茂盛、风景优美,是南京周边地区旅游胜地。欢迎您的关注,我们…

开发/运营主体:南京天生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天生桥景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天生桥景区百科

天生桥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沟通南京地区与两浙地区的漕运而建的桥梁。也是中国仅存的古代人工运河上,横跨两岸巨石而成的天生桥,这种在人工运河上留下巨石而成的天生桥,国内仅此一座,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生桥开凿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北至秦淮河口,南达洪蓝埠入石臼湖,全长7·5公里,组织数十万民工,耗时十年多,焚石凿河十五华里,使得山冈岩石夹杂着紫红,犹如胭脂,胭脂河之名便由此而来。天生桥因河两岸险峻、陡峭、秀丽、幽深,素有“江南小三峡”之称,1990年代初国家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胡家明教授称之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

形成原因

胭脂河开凿于明洪武年间,北至秦淮河口,南达洪蓝埠入石臼湖,全长7·5公里。此河的开凿,沟通了南京与两浙地区的漕运。河道最深处35米,底宽10余米,上部宽20多米,其工程的艰巨,耗资的巨大,都是当时水利建设中罕见的。

在胭脂河开凿时,工匠们选择石质坚硬、地势较高的地方作为县城向西的通道。“以巨石面留为桥,中凿石孔十余丈,以通舟楫,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河成之后,将一巨石下方凿开,石下可通舟楫,这就是著名的天生桥。在人工运河上留石为桥,实是当年工匠们的创举,可惜南桥早在1528年崩塌,仅余现在的北桥。

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面离水35米。此处已成为一大胜景,乘船进入胭脂河,只见两岸怪石高悬,绝壁危岩,一条巨石横跨两岸,十分壮观。石桥横跨两岸,构成“长虹卧波”天然美景,从此天生桥闻名遐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胡家明教授称之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胭脂河——天生桥现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金陵新四十八景之——凝脂沉霞,因河两岸险峻、陡峭、秀丽、幽深,素有“江南小三峡”之称。

历史记载

据史载,朱元璋定都南京,派李新开凿胭脂河,有一天然巨石横于河中,挡住去路,遂利用热胀冷缩原理, 焚石凿河十五华里,中凿石孔十余丈,以通舟楫,上接石臼湖,下连秦淮河,10年劳役死者万人,终于创造出天生桥——胭脂河这样的人间奇迹。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后人建神工亭以示纪念, 指天生桥为天下一绝,有鬼斧神工之妙。天生桥边立有一石碑,很好地说明了天生桥的神奇,碑上道:“天雨汇集胭脂河,鬼斧神工天生桥!”

主要景点

南京天生桥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溧水城西3公里处,距南京市区50公里。景区总体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核心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人文景观与一体的旅游景区,是以秦淮文化、明文化、河运文化为重点,以“文化休闲”为核心的南京郊区旅游胜地。也是金陵新四十八景之凝脂沉霞,国家水利风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旅游度假(实验)区、南京市自驾游基地、“咪豆音乐节”的永久举办地。

景区分为天生桥博物馆、爱情海观赏区、凤凰井游览区、天生桥音乐谷主题休闲区、天生桥胭脂河景观游赏区、河西休闲体验区和游客中心服务区。胭脂河是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而开凿的一条著名的人工运河,1393年,朱元璋派崇山侯李新溧水“督视有司开凿胭脂河”。李新组织两省数万民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焚石凿河十五华里,上接石臼湖,下连秦淮河

优待信息

2020年2月,为致敬医者仁心、褒扬人间大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旅游集团、南京文投集团向全市旅游景区、博物馆等文旅单位发出倡议,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游览政策、提供系列免费贴心服务。

一、优待对象

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所有医务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护士证或与医务工作相关的其他资格证件),至南京市景区、博物馆售票处办理免门票入园手续。医务工作者团体参观游览可与景区、博物馆提前预约。

二、优待内容

1、政府投资的国家等级景区及博物馆(详见名录);

2、在南京期间,凭有效证件免费乘坐旅游观光巴士

3、旅游旺季为医务工作者开设优待窗口和绿色通道

三、优待时间

自景区、博物馆恢复运营之日(届时统一发布)起一年内。

地图信息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