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云南大理国武林世家镇南王之子段誉,为逃避习武,来至无量山中,因种种机遇,学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并先后结识少女钟灵、木婉清,互相悦慕,岂料此二人是父亲段正淳四处留情的私生女。段誉回到大理,适逢吐蕃国大轮明王鸠摩智为抢大理国天龙寺武功绝学六脉神剑图谱与天龙寺众高僧比武之会。为救伯父保定帝,段誉以深厚的内力为基础,一人使出六脉神剑,大败鸠摩智,后被鸠摩智用计擒住,带至姑苏武林世家、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享誉中原武林的慕容氏家中,在阿朱、阿碧帮助下逃脱。在苏州,他遇见苦恋表哥慕容复的王语嫣,对她一见钟情,苦苦追随;后又在无锡松鹤楼与丐帮帮主乔峰结为异姓兄弟。
…更多「内容介绍」介绍请查阅全文…
作品目录
《天龙八部》小说共五十章以及作者后记,另有陈世骧先生书函作为附录。 | |||
第一章 | 青衫磊落险峰行 | 第二十六章 | 赤手屠熊搏虎 |
第二章 | 玉壁月华明 | 第二十七章 | 金戈荡寇鏖兵 |
第三章 | 马疾香幽 | 第二十八章 | 草木残生颅铸铁 |
第四章 | 崖高人远 | 第二十九章 | 虫豸凝寒掌作冰 |
第五章 | 微步縠纹生 | 第三十章 | 挥洒缚豪英 |
第六章 | 谁家子弟谁家院 | 第三十一章 | 输赢成败 又争由人算 |
第七章 | 无计悔多情 | 第三十二章 | 且自逍遥没谁管 |
第八章 | 虎啸龙吟 | 第三十三章 | 奈天昏地暗 斗转星移 |
第九章 | 换巢鸾凤 | 第三十四章 | 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 |
第十章 | 剑气碧烟横 | 第三十五章 | 红颜弹指老 刹那芳华 |
第十一章 | 向来痴 | 第三十六章 | 梦里真真语真幻 |
第十二章 | 从此醉 | 第三十七章 | 同一笑 到头万事俱空 |
第十三章 | 水榭听香 指点群豪戏 | 第三十八章 | 糊涂醉 情长计短 |
第十四章 | 剧饮千杯男儿事 | 第三十九章 | 解不了 名缰系嗔贪 |
第十五章 | 杏子林中 商略平生义 | 第四十章 | 却试问 几时把痴心断 |
第十六章 | 昔时因 | 第四十一章 | 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 |
第十七章 | 今日意 | 第四十二章 | 老魔小丑 岂堪一击 胜之不武 |
第十八章 | 胡汉恩仇 须倾英雄泪 | 第四十三章 | 王霸雄图 血海深恨 尽归尘土 |
第十九章 | 虽万千人吾往矣 | 第四十四章 | 念枉求美眷 良缘安在 |
第二十章 | 悄立雁门 绝壁无余字 | 第四十五章 | 枯井底 污泥处 |
第二十一章 | 千里茫茫若梦 | 第四十六章 | 酒罢问君三语 |
第二十二章 | 双眸粲粲如星 | 第四十七章 | 为谁开 茶花满路 |
第二十三章 | 塞上牛羊空许约 | 第四十八章 | 王孙落魄 怎生消得 杨枝玉露 |
第二十四章 | 烛畔鬓云有旧盟 | 第四十九章 | 敝屣荣华 浮云生死 此身何惧 |
第二十五章 | 莽苍踏雪行 | 第五十章 | 教单于折箭 六军辟易 奋英雄怒 |
附录陈世骧先生书函 | 后记 | ||
《天龙八部》五十章题目由《少年游》《苏幕遮》《破阵子》《洞仙歌》《水龙吟》五首词组成 |
创作背景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四年,至1966年完成。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在创作中,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更多「创作背景」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段誉
段誉本是大理国王爷段正淳之独子,儒雅倜傥,长相俊秀,风流多情,后偶然间闯进无崖子之妻的洞穴,学得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而后又邂逅了木婉清,因为木婉清发誓第一个掀起其盖头的男人要娶她,于是两人相爱,期间木婉清的好姐妹钟灵亦爱上段誉,但奈何木婉清之母和钟灵之母皆为段正淳之情妇,众人误以为段誉与木婉清为亲兄妹,故两人分开。而后段誉误打误撞上了曼陀山庄,遇见了阿朱阿碧并爱上了庄上的大小姐王语嫣,但奈何王语嫣独钟情于其表哥,后在段誉痴心之下亦动容,四大恶人之首欲报复段正淳将段誉等捉住,在生死之间,段誉之母坦言段誉身世,躲过此劫。后继位为大理国皇帝。
…更多「人物形象」介绍请查阅全文…
作品鉴赏
思想内容
《天龙八部》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所谓“天龙八部”是佛经用语,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作者以此为书名,旨在象征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天龙八部》无疑是“金庸式”悲剧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怀着悲天悯人的创作心态,夸张地描绘了各色人物在命运操纵和欲望支配下的种种心态和情状,刻画了尘世众生的痛苦和悲哀。书中以段誉、乔峰、虚竹三大主角为代表的主要人物,似乎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命运”的悲剧色彩,他们的一次次奋进和抗争都不可避免的滑向不幸的旋涡。然而金庸不仅仅局限于“命运”给人造成的巨大的灾难与不幸,而是以尖锐的笔触直指人性中的卑劣和肮脏,深刻地揭示了“命运悲剧”的内在成因。同时,他又借助民族纷争的特殊历史时代,积极探询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悲剧冲突。《天龙八部》堪称为北宋时期的《罪与罚》。
…更多「作品鉴赏」介绍请查阅全文…
作品评价
陈世骧:“读《天龙八部》必须不流读,牢记住楔子一章,就可见‘冤孽与超度’都发挥尽致。书中的人物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写到尽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写成离奇不可;书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处藏着魍魉和鬼蜮,随时予以惊奇的揭发与讽刺,要供出这样一个可怜芸芸众生的世界,如何能不教结构松散?这样的人物情节和世界,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时而透露出来。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所谓与怜悯,再说句更陈腐的话,所谓‘离奇与松散’,大概可叫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罢。”
…更多「作品评价」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