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境域属文登县第一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属文西县文山区。
1952年3月,属昆嵛县文城镇、第六区。
1956年,属文登县文山区、文城镇。
1958年8月,属红旗公社。
1959年3月,更名为文城公社。
1984年3月,更名为文城镇。
2001年5月,撤文城镇,分设龙山路、天福路、环山路3街道,皆以办事处驻地为名。
2007年6月,更名为天福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天福街道下辖40个社区:北山社区、香水庵社区、城北社区、北宫社区、文山社区、河北社区、峰西社区、学府社区、城南社区、峰南社区、凉水湾社区、小五里头社区、大五里头社区、七里河社区、城东埠后社区、东藕湾社区、松坡社区、十里头社区、海泰社区、九里水头社区、毕家疃社区、林家岭社区、于家产社区、赵家产社区、杨家产社区、林家泊社区、崖东头社区、崖子头社区、峰北社区、杜家泊社区、营西社区、梁家沟社区、双龙社区、东凤凰台社区、漩夼社区、止马岭社区、柏果树社区、单鲍产社区、柳家庄社区、金山社区(其中北部21个居民委员会由经济开发区管理),9个行政村:北磨山、南磨山、孙家卧龙、北潘家夼、架子山、西渠格、中渠格、东渠格、五里庄。
截至2020年6月,天福街道下辖14个社区:北山社区、北宫社区、文山社区、河北社区、峰西社区、学府社区、小五里头社区、大五里头社区、城东埠后社区、新城社区、天福社区、棋山社区、五里社区、文昌社区,7个行政村:北磨山村、南磨山村、北潘家夼村、西渠格村、中渠格村、东渠格村、五里庄村。街道办事处驻天福路3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天福街道地处文登区中东部,东以虎山路为界与大水泊镇、文登营镇相接,南以抱龙河、棋山路为界与环山街道、张家产镇相邻,西以昆嵛路为界与龙山街道相接。行政区域面积34·3平方千米。天福街道地形地貌
天福街道境内多为低缓丘陵,地势平坦略有起伏。境内最高峰位于峰山,海拔148·8米。气候
天福街道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0℃,无霜期193天,年降水量800—850毫米。水文
天福街道境内有抱龙河和渠格河。抱龙河自七里河社区入境,向西经过凉水湾、峰西、河北3个社区居委会,后流入龙山街道办事处境内。渠格河自东渠格村入境,向西经过中渠格、西渠格、松坡、东藕湾等村(居)后汇入抱龙河。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末,天福街道总人口62408人。
2011年末,天福街道辖区总人口6·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9万人,城镇化率90·2%。另有流动人口8500人。总人口中,男性2·97万人,占47·6%;女性3·27万人,占52·4%。18岁以下9213人,占1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21万人,占99·46%;有朝鲜、满等少数民族,共340余人,占0·54%。2011年,人口出生率6·66‰,人口死亡率3·04‰,人口自然增长率3·6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19·2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天福街道的国税、地税地方级收入达到1·1亿元。2011年,农业总产值3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8元。农业
2011年,天福街道有耕地面积4380亩,有效灌溉面积3495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25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
天福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为5115亩,粮食总产量为2247吨。
工业
天福街道的工业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电子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22亿元。工业企业23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先后引进过亿元的项目5个,五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商业
2011年,天福街道有8个商业网点。出口产品销往美国、韩国、日本、朝鲜及欧洲等地。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天福街道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565人;小学3所,在校生3179人,专任教师2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中2所,在校生6875人,专任教师574人。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天福街道有综合文化中心1个,村级文化大院、活动中心25个;各村居均成立巾帼文艺队;各类图书室25个,藏书3·5万册;京剧、音乐、舞蹈等业余队伍达4000多人。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天福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门诊部(所)22个,其中村级卫生室12个,3家专业医疗机构驻在辖区内;病床2060张,执业医师99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社会保障
2011年,天福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3户人数203人,支出7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9户,人数216人,支出21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50人次,共支出7·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7·6万元。敬老院1家,集中收养五保人员45人。
交通运输
天福街道境内有g206国道、s204、s804、s202公路穿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天福街道因街道办事处驻天福路而得名。
名胜古迹
天福山景区
天福山景区位于文登区市区东20千米处。群山拱卫,峰谷相间,林深草郁,山泉甘冽,环境清幽,古有“天赐福地”之称,故名天福山。1999年10月,山东省林业厅批准建天福山森林公园,包括天福山和草场庵两处林场,面积33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植被茂盛,林相整齐,郁郁葱葱。动物资源有137种。景点有老崮顶、飞来石、于氏祖坟、鸽子堂和双顶山下的狼窝、椎石、老庙沟遗址、马圈山、小姑子庵遗址、麻线沟、来鹤观(草场庵)遗址等20多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胶东特委的活动中心,建有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和纪念馆。
文山景区
文山景区位于文登区市区东侧,古称文登山。据《太平寰宇记》载,秦始皇东巡时,召集文人登此论功颂德,文山因此得名。历任知县认为文山与文登的民命文运相关,规定不得在此山取土伐木,以培植“文脉”。文山当年古木参天,庙宇殿堂鳞次栉比,峰巅有召文台,台之侧有古银杏3株,台东南隅有文星石:1980年在此建文山公园,占地8677平方米。园内水榭假山,花木扶疏。1991年,进行扩建,修复召文台、秦皇庙等名胜古迹,占地31·6公顷。召文台分2层,高12·8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由赵朴初书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