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清代属太平乡二支,道光年间形成南河沿岸商贸集镇,晚清时成为川西棉花交易中心。1959年划归新平公社管辖,1982年改称太平乡。1997年新平镇设立后纳入其行政范围,2005年村级建制调整后正式设立社区。2019年12月新津撤县设区,新平镇更名为宝墩镇,社区仍属其管辖。
2023年实施的'拆院并院'土地整理项目,集中安置农户1164户,建成太平新型小区。社区现存黄州会馆等清代建筑遗存,老街建筑群融合川西民居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
社区治理
采用'四位一体'治理模式,设立4个网格党支部和共治委员会,2022年成立共治产业发展联盟。通过'四自'管理模式实现年收益39·5万元,配备6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可在线办理16项政务服务。
2023年发起乡村合伙人计划,引进商户入驻老街。2024年实施地铁广场沟渠整治工程,建成'农场物语'等全龄友好空间,获评成都市'最美社区花园'。
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占地200亩,入驻企业包括紧固件制造等工业企业,已建成标准化车间12栋,部分厂房对外租赁。2021年启动宝墩tod文博之家项目招商,聚焦商务办公与文创体验业态。
老街转型引入'别管'书屋、'又见茶舍'等新业态,2024年冬季茶饮单店月营业额突破万元。传统赶场活动延续'一四七'轮换制,日均交易农产品20余吨,特色油炸粽子日销300个。
文化复兴
2023年举办非遗主题展,复原清代'太平灯笼'制作技艺。每月开展手写信公益活动。2024年元宵灯会吸引游客2万人次,组建社区龙灯表演队。
社区藏书量达1·2万册,设'觅糖拾光'读书角6处。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非遗研学基地,开发蜀绣体验课程,年培训学员600人次。
交通情况
轨道交通:地铁10号线新平站e口距社区步行50米,日均客流量未提及。公路交通:兴园八路贯穿工业园区,东接大新路,西连成新蒲快速路。社区公交g5b线直达千亩荷塘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