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处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院部;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开设高职专业49个,本科专业1个。
专业设置
院系专业
能源化工学院煤矿智能开采技术、煤田地质勘查、煤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通风技术与安全管理、钻探工程技术
智能机电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新型能源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储能材料技术、氢能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
信息商务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
建筑测绘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
医学康养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医学、针灸推拿、药学、药品生产技术
医学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美容技术
医学护理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助产、医学营养、护理专业
人文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教学部-
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
参考资料:备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1477人,其中专任教师776人。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教育部行指委委员3人,工信部产教融合教授1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教学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0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督学1人,入选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库1人,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陕西省技术能手9人,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2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7人,陕西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5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4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3人,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教学名师2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教师14人。
师资队伍
项目名单
全国模范教师魏頔
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周少丽等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陈辉、贾雪梅、郭媛
陕西省技术能手贾永军、李智、王茜、包乌云毕力格、王萌、黄俊梅、冯帅、杜晓坤等
陕西省师德标兵魏頔
陕西省教学名师吴革新、惠翠兰、赵新法、罗继军、牛西武、李珍珠、杨相海、高惠霞、仵卫民、李志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5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专业及专业群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4个。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以上在线精品课程14门,在线开放课程120余门(其中包括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在线开放课程2门),创新创业课程8门。有陕西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5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2个,陕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室)覆盖全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3个,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中心3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3个,陕西省高校重点实训室1个、校级实训基地15个、校企联合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数17个,校外和陕西彬长矿业集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380个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质量工程
项目名单
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群
国家骨干专业煤化工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护理
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护理
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煤矿智能开采技术教学团队等
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康复治疗技术团队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丁海英技能大师工作室、马长玲技能大师工作室、王亚娟技能大师工作室
陕西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康复治疗技术、护理、煤矿智能开采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团队
陕西省级教学团队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教学团队、应用化工教研室教学团队等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煤化工清洁生产及设备防护创新团队
陕西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杨相海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省级一流专业煤化工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护理等
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
省级重点专业煤矿智能开采技术(原煤矿开采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护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
咸阳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魏頔技能大师工作室、丁海英技能大师工作室
精品课程
项目名单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数字地形测量、药物检测技术、介入放射技术
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数子地形测量、药物检测技术、健康评估、煤质分析、护理基本技术、新时代英语、高等数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队伍建设
时间名称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近三年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26项;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近三年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45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共3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4项,优胜奖2项,省级一等奖80项。

教学成果奖
序号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获奖等级
1煤炭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向促进、同步提升”的研究与实践赵新法、吴革新、魏焕成、李志、闫光准、贾雨顺、李克孝、李永怀国家二等奖
2依托行业协会推动煤炭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魏焕成、牛西武、李克孝、吴革新、蔚永宁省级一等奖
3煤炭类高职教育“434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牛西武、仟卫民、李浩、黄昆龙、史君、吴革新、李永怀、蔚永宁、任蔚省级一等奖
4基于专业化发展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认知与实践牛西武、刘予东、乐永孝、赵新法、陈亚军、李鲜玲、魏焕成省级一等奖
5高职高专矿山地质专业“十一五”课程规划教材建设(教材)魏焕成、蔚永宁、王定绪、王强、李北平省级二等奖
6高职教育“四对接、五共同、六统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魏焕成、牛西武、赵新法、吴革新、蔚永宁省级二等奖
7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的改革创新与实践陶燕、赵新法、周少丽、魏焕成、王博涛、凌洁、李秉昌、宋军旺省级二等奖
8煤矿机电专业坚持“一个中心六个强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与实践吴革新、成洋、贾永军、李智、张继军省级二等奖
9政策引领、专业化发展、产教研融合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研究与实践魏焕成、牛西武、李克孝、史君、李鲜玲、仟卫民、乐永孝煤协特等奖
10高职煤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赵新法、陶燕、周少丽、王博涛、凌洁、李秉昌煤协特等奖
11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立足行业,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吴革新、成洋、李智、张继军、李炜怪、刘金娃、贾永军煤协一等奖
12煤化工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仿真工厂建设及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于秋玲、周少丽、陶燕、赵新法、王博涛、凌洁、宋军旺、孙烨煤协一等奖
1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融通、学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吴革新、成洋、张新才、李智、奢杉、张继军、董青青、杨长兴、李侠社煤协二等奖
14高职助产专业“两结合+四模块”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高正春、高飞、何军、巩明发、申婧、李延莉煤协二等奖
15以病案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革的研究与实践惠翠兰、霍亚龙、刘寒森、吴安琪、王方、李延莉、王松、李应群、张路路煤协二等奖
16坚持特色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提升能源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李耀辉、姚少芳、吴革新、赵晨萱、黄昆龙、乐永孝、王洁煤协二等奖
17融创新能力培养钻探技术专业《冲孔与护壁堵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丁海英、陈强、王四一、刘晓玲煤协二等奖
18高职测绘类专业社会服务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互促进良性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贾周云、唐凝、赵琛、高永涛、赵峻天、满松、李孝文煤协二等奖
19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高惠霞、苏楠杨新、秦嫚嫚煤协二等奖
20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公路损毁监测评估系统设计(论文)赵琛、唐凝、曹鸿煤协二等奖

参考资料:

学生成绩

2023年7月21日,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冠军争夺赛,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温控使者团队的智能化矿用移动式救生舱温度调节装置获得职教赛道冠军。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与韩国等20多所国外高校签署专升本合作协议,加入“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等7个国际化平台,参与中非职教联盟“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和“埃塞俄比亚药学技术员/工程师ⅲ级国家职业标准”、中文联盟“中文+职业教育”泰国教师培训、中泰职教联盟国际化在线课程建设等国际合作项目、哈萨克斯坦欧亚资源集团高校联盟师生培训。学校开设中德国际班、中韩合作班、短期赴韩交流、美国暑期带薪实习、暑期游学等项目,定期组织学生赴美、德、韩等国家高校开展实习、研学、访学。定期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赴海外进修培训,组织学生参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韩国彩妆国际时尚美妆大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等国际培训和赛事,获得各类国际奖项27项。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