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科技大学沁园小区物业中心公众号

陕西科技大学沁园小区物业中心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陕西
公众号ID:gh_84e6bcb41b6c
公众号分类:科技
关于公众号:

“陕西科技大学沁园小区物业中心”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陕西科技大学,属于科技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小区内物业费、水电费收取;水电维修;绿化保洁;安保服务等。

开发/运营主体:陕西科技大学

关于主体:陕西科技大学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陕西科技大学沁园小区物业中心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陕西科技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陕西科技大学沁园小区物业中心是由陕西科技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陕科大(sust),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是陕西省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建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和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陕西科技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西迁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81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3年9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学校主体迁至西安;2012年,陕西省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签订协议共建陕西科技大学。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总面积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设有16个学院(部),本科专业7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11个,其中一级学科9个、专业学位类别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9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38个,其中一级学科22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在中央手工业干部学校旧址上进行改扩建的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64年8月,河北轻工业学院造纸专业并入学校。1970年,北京轻工业学院迁往陕西咸阳,与筹建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并入西北轻工业学院。

“文革”期间,学校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学校的办学逐渐步入正轨。1978年,西北轻工业学院成为国务院认定的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同年,纺织系从学校分出至西北纺织学院。1979年,轻工业部与陕西省委商定,学校不再迁回北京。1981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1998年,学校从轻工业部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更名发展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院系数量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设有16个学院(部),7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

专业数量

陕西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本科专业(类)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柔性电子学院)轻化工程、轻工类(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柔性电子学、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酿酒工程)、生物工程、药学、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学院)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电气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气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能源互联网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亚欧贸易与数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类(应用化学、化学)、材料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
陕西科技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
陕西科技大学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与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英语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
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学校官网专业数据不对应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11个,其中一级学科9个、专业学位类别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9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38个,其中一级学科22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5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位列1·66‰,化学位列2·15‰,工程学位列2·70‰,农业科学位列3·8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10个。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应用统计、教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农业、生物与医药、工商管理、设计、戏剧与影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
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
陕西省优势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陕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包装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浆造纸、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esi全球排名前3‰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
esi全球排名前5‰学科农业科学位
截至2025年3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杰青”“优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百余人;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国家级、省部级人才
类别姓名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马建中、许并社、张美云
国家级教学名师张美云
国家级重大人才称号获得者陆赵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许并社、李国梁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国梁
国家级青年人才王海花、鲍艳、高党鸽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刘昭铁、王学川、黄剑锋、鲍艳、陆赵情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沈一丁、黄剑锋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沈一丁、刘昭铁、马建中、王学川 、张美云、许并社、黄剑锋、李剑、蒲永平、鲍艳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马建中、黄剑锋、杜高辉、蒲永平、李剑、鲍艳、薛朝华
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 入选者沈一丁、张美云、强西怀
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郭守武
陕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马广奇、马建中、王芬、沈一丁、陈满儒、姚书志、曹巨江、蒲永平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团队负责人马建中、张美云
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黄剑锋、陆赵情、蒲永平、朱建锋、强涛涛、吕斌
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王学川
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入选者鲍艳、王海花、王卓、高党鸽、马立军、孔硌
陕西省教学名师郑恩让、李小瑞、陈满儒、马建中、张美云、弓太生、王学川、党新安、吕嘉枥、党宏社、贺小贤、黄剑锋、侯再恩、蒲永平、张功学、宋宏新、蔺小林、陈海峰、徐永建、杨海波、刘建科
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王学川、徐永建、张光华、黄剑锋、郑恩让、陈满儒、白云霄、蒲永平、张功学、杨秀芳、张曼、马建中、张美云、马令坤、马养民、张淳
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鲍艳、黄剑锋、汤伟、蒲永平、张素风、高党鸽、朱建锋、薛朝华、陆赵情、殷立雄、杨海波、袁越锦、吕斌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杨海波、高党鸽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鲍艳、高党鸽、杨海波、王海花、任龙芳、贾玮、费贵强、陆赵情、欧阳海波、吕斌、王卓、赖小娟、徐秦峰、李国梁、王栋、徐群娜、宋顺喜、李嘉胤、刘俊莉、冯永强、陈庆彩、向颖、张晓斐
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宋顺喜、杨海波、原晓艳、曹云刚、曹丽慧、何珍红、孔硌、陈威、张召、丁利苹、刘汉斌、孔新刚、李嘉胤、贾玮、宁舒雅、南江、王伟伟
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3月
教学团队
类别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皮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建中)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皮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建中)、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教师团队(张美云)
院士创新团队吴清平院士创新团队、倪永浩院士创新团队、周廉院士创新团队、赵进才院士创新团队、蒋庄德院士创新团队、韩布兴院士创新团队、管晓宏院士创新团队、黄维院士创新团队、王双飞院士创新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党新安)、纤维与生物质资源教学团队(徐永建)、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党宏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吴宝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黄剑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郑甲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吕嘉枥)、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文怀兴)、基础力学教学团队(张功学)、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李小瑞)等
截至2025年3月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
国家级科研平台
名称类别主管部门批准时间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西部特色果品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专业分中心工程中心农业部2008·10·16
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合基地科技部2009·8·10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羊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工程中心农业农村部2018·9·12
干果类水果(核桃)全程机械化科研试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研试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7·5
省部级科研平台
名称类别主管部门批准时间
皮革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国家轻工业局1998·12·25
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轻工业局1998·12·25
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国家轻工业局1998·12·25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国家轻工业局1998·12·25
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科技厅1999·12·7
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2001·7·26
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科技厅2004·11·4
省部共建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教育部2008·10·20
陕西轻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教育厅2009·12·21
陕西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2010·6·10
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中心陕西省教育厅2013·11·17
陕西省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合基地陕西省科技厅2015·3·5
中国轻工业高性能陶瓷玻璃材料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6·7·27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6·7·27
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智能化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6·7·27
中国轻工业纸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6·7·27
中国轻工业皮革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6·7·27
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合基地陕西省科技厅2017·12·26
丝路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教育厅2018·9·11
省部共建纤维化学与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科技厅2018·12·4
陕西省无机材料绿色制备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科技厅2018·12·7
陕西省天然产物稳定同位素组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合基地陕西省科技厅2018·12·18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资源循环利用与材料工程发展研究中心智库陕西省教育厅2019·2·18
中国轻工业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9·3·7
陕西省陶瓷材料绿色制备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发改委2019·9·10
中国轻工业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9·11·28
中国轻工业功能印刷与运输包装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19·11·28
功能材料湿化学合成及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合基地陕西省科技厅2019·12·12
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科技厅2019·12·29
陕西省腐殖酸农业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2020·4·14
轻化工材料与技术开放共享平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陕西省科技厅2020·6·8
‘三创两迁’精神铸魂育人——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育人研究基地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委宣传部2020·12·18
中国轻工业专用设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21·1·6
陕西省地下文物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中心陕西省教育厅2021·1·19
陕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教育厅2021·3·10
丝路电影与丝路文化理论研究基地陕西省电影评论与理论研究基地陕西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2021·11·15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制浆造纸装备环保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2021·12·14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山羊乳深加工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2022·11·24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茯茶深加工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2022·11·24
陕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委宣传部2023·1·30
教育部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2023·3·14
陕西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23·10·20
陕西省农产资源干燥加工及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2023·12·20
陕西科技大学丝路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示范基地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委宣传部2023·12·26
陕西省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中心智库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11·22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139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6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7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出版著作147部,sci二区以上收录论文3901篇。现持有有效国内发明专利5123件,国际专利120件。
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部分列举)
项目名称获奖情况
黄牛面革酶脱毛全国科学大会奖
制革用酶制剂新菌种-166蛋白酶的选育与应用全国科学大会奖
皮革品种加工工艺及制品开发国家“六五”攻关重大成果奖
提高汉口路山羊皮革质量的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用毛竹和废纸试制特号牛皮箱纸板国家技术开发优秀成果
光面绵羊毛皮生产技术的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
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的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的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
华北路山羊皮制革技术开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华北路山羊皮制革技术开发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
中国古陶瓷化学成分数据库及其工艺基础多元统计分析中科院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单针双梭芯双线缝纫机第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
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理论与实践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组成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的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环保增强增韧型皮革鞣制整饰化学品的关键制备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单位)
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制备共性关键技术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表/界面工程在无机纳米材料功能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3月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以蓝色为基调,象征科技;图形以五条青色向上的波浪条形和蓝色的半圆相互交叉组合,象征“运动”和“发展”;文字采用郭沫若的手写体和英文的大写印刷黑体。校徽中五条波浪代表数字“5”,蓝色半圆和白色半圆的组合代表数字“8”,暗含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左、右两侧半圆分别代表东西文化,寓意陕西科技大学融东西文化于一体;五条向上的波浪代表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五条青色的波浪和蓝色半圆交叉意为陕西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将遍及五大洲。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总面积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

未央校区

陕西科技大学未央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校区建有逸夫楼、人文楼、实验楼、理科楼、文体馆、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娱乐场所。校区内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教学机构。

太华路校区

陕西科技大学太华路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北路43号。

咸阳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樊建武
校长黄剑锋
党委副书记黄剑锋、王道安、郭强、罗莹、李学军
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罗莹
副校长费贵强、黄海峙、陆赵情、马力
党委委员樊建武、黄剑锋、王道安、郭强、罗莹、李学军、费贵强、黄海峙、陆赵情、马力、王松峰、李萌
数据来源:截至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北京轻工业学院时期
职务姓名任职时间
院长朱康1958-1970·3
党委书记朱康1958-1970·3
截至2025年6月,资料来源:
西北轻工业学院时期
职务姓名任职时间
院长朱康1970·3-1972·3
梁成恭1972·3-1974·9
栾慧斌1974·9-1977·12
赵超(主持工作)1977·12-1979·5
魏俊杰(副院长主持工作)1979·5-1984·3
魏俊杰1984·3-1985·2
彭国勋(副院长主持工作)1985·2-1989·3
彭国勋1989·3-1996·3
俞在青1996·7-2002·3
党委书记朱康1970·3-1972·3
梁成恭1972·3-1974·9
栾慧斌(副书记主持工作)1974·9-1977·12
庄泽华(副书记主持工作)1977·12-1979·5
魏俊杰(副书记主持工作)1979·5-1984·3
杨治中(副书记主持工作)1984·3-1985·2
谭国民1985·2-1989·3
杨治中1989·3-1996·3
张瑞涛1996·3-2002·3
资料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时期
职务姓名任职时间
校长罗宏杰2002·3-2005·2
沈一丁2005·2-2015·5
姚书志2015·4-2017·7
马建中2017·8-2020·6
李志健2020·6-2024·12
党委书记张瑞涛2002·3-2003·6
潘中伟2003·6-2017·7
姚书志2017·7-2023·8
资料来源:

校园环境

陕西科技大学通过建设“园林式”校园环境,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内具有地标性建筑福慧图书馆、中国轻工业博物馆、科大湖等人文、自然景观。

科大湖

科大湖水域面积4000余方米,四周园路、汀步1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湖中养有数只黑天鹅。湖水环绕学校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水体、绿化和景观融为一体,水体四周具有假山瀑布、叠水喷泉、荷花、水草等水生植物,以及栈桥、亲水平台等,园路、汀步和座椅等设施,为师生营造一个闻天然花香、观荷塘鱼群,蓝天、碧水、溪流、绿地相得益彰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福慧图书馆

福慧图书馆是陕西科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具有别具一格的外形,呈现环形桶状、仿古罗马斗兽场的造型。硕大的穹顶与天宇遥相呼应,门前还有波光粼粼的科大湖环绕,有气势超然、诗意旷达之感。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轻工业为主题的博物馆,坐落于陕西科技大学未央校区,馆内展厅面积4435平方米,室外展区500平方米。2017年12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权,决定在陕科大建设中国轻工业博物馆;2018年,博物馆正式投入使用。馆内开设轻工业发展历程主题展和科教筑梦主题展2个基本陈列,以及陕西科技大学校史专题陈列和2个临时展览。博物馆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荣誉。

校园食堂

学校拥有沁园餐厅、清真餐厅、王者餐厅、馨园餐厅为同学们带来多种选择。不仅拥有民族特色的的食品、令同学们享受到充足的菜品。还有以王者峡谷为主题的餐厅仿佛置身其中。

文体馆

校友情况

知名校友
姓名职务或荣誉
胡琦寅芬兰f&p北欧林纸集团副总裁和高级咨询专家
王双飞中国工程院院士、制浆造纸工程专家
陆风上海万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富豪百强榜
贺延龄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惠儒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邱建荣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激光与光子材料及器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硅酸盐学报副主编
王莉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
房桂干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罗宏杰上海大学教授。材料科学、古陶瓷科技研究及文保科技专家
陈嘉川原齐鲁工业大学校长
陈鄂生中国轻工集团公司董事长、临时党委书记
孙蕴宝美国盛泰科技咨询公司总经理,中国南京盛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超斌北京泛博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艾力更·依明巴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张建民中信国华标识有限公司创作总监,深圳市设计联合会副主席
金树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所获荣誉

时间荣誉
2015年10月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
2016年3月2015年陕西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
2016年10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2017年4月陕西省先进集体
2017年12月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事业统计先进单位
2018年5月陕西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2018年6月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9年1月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2020年9月陕西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2022年3月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2023年6月2022年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