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公司董事长
苏显泽,男,出生于196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苏泊尔创始人,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4年8月,已积攒下6000多万元资金的苏氏父子成立苏泊尔,并注册英文名“su-por”——由于英文“super(超级)”不能作为工商注册,浙江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小苏改了一个字母,希望其未来成为卓越品牌。1995年初,苏泊尔推出了自己的新标准压力锅。在商界摸爬滚打了十年,苏显泽已经成长为一个睿智的商人,他驾驭着中国炊具行业的龙头,决心做一个中华饮食文化的倡导者。
减持事件
2010年,在市场深度调整后整体估值不高、许多产业资本频繁增持上市公司的大背景下,苏泊尔(002032)却逆向而行,包括董事长在内的所有持股高管都加入到减持队伍。特别是公司董事长苏显泽的减持行为引人注目,在半年时间内,苏显泽频繁减持11次,其交易频率甚至超过刚入市的小股民,堪称年度套现最忙的董事长。
值得关注的是,自2008年8月原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郭京毅“双规”以来,苏增福、苏显泽父子即开始不断减持,迄今已经套现近2亿元。在2010年法院对郭京毅的正式宣判中,苏泊尔董事长苏显泽三年曾亲自行贿郭京毅30万元、并给中间人100万元的行为得以曝光。正是在当年那起沸沸扬扬的并购案中,苏氏家族以23亿元价格向法国seb转让苏泊尔控股权,苏氏家族自此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
令投资者忧虑的是,苏泊尔即将有总计4·32亿股限售股解禁,这笔巨量股份是苏泊尔1·36亿流通股的3倍,如同悬在苏泊尔所有投资者头顶上的“堰塞湖”。第一笔解禁的是2008年8月9日,苏氏家族控制下的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37亿股,其数量是现有流通股总股本的1倍。
股权激励
因分红方案的实施,苏泊尔6月14日将股权激励的行权价格调整为14·15元/股。此外,苏泊尔还将股权激励方案的细节进行了调整,将激励条件精确到“人”。
市场对于调整后的股权激励方案颇为看好,昨日苏泊尔大涨3·24%,收于13·4元,大步靠拢行权价。
记者发现,苏泊尔董事长,创始人苏显泽是此次最大的激励对象。苏显泽仍持有苏泊尔股份257万股,但其一直在减持。对此,投资者不禁质疑,如今给他戴上这副“金手铐”,能“铐”得住吗?
苏泊尔对此解释称,激励计划与高管减持没有必然联系。
修改方案获市场认同
昨日,苏泊尔公布《关于〈公司股票期权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改稿)〉及其摘要的议案》(以下简称股权激励方案),除调整行权价以外,该方案还对每年的业绩要求进行了细化,增设了“弥补业绩缺口可行权部分股票期权”,在当年业绩要求未满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后续年度业绩进行弥补,同时设置了作废条件。
修改稿的另一改变是将每个行权期缩短至12个月。申银万国认为,新修改的股权激励方案更加科学和合理,弥补业绩缺口和作废条件相结合,基本排除了前三年未达标、最后一年达到累计目标的极端情况,促使业绩每年稳定增长。
尽管昨日大盘下跌,但苏泊尔股价上涨了3·24%,表明修改方案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不过,该激励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苏泊尔针对激励对象设置了个人业绩考核期,以自然年为考核期间,并根据激励对象的岗位职责分别设置考核指标。由此,若激励对象个人业绩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则只能行使此前个人业绩合格的各考核期可行权股票期权。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称,这意味着,即使苏泊尔的年度业绩达到考核条件,也很可能出现无法行权的人员,避免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吃大锅饭”的局面。
此次股权激励考核期为2012~2015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3%,同时,根据每个考核年度的内销收入及内销营业利润完成率,来确定激励对象当期的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和可解锁限制股票数量。
海通证券认为,本次考核指标仅限于“内销收入及营业利润”,行权条件较高。不过,申银万国根据苏泊尔设置的行权条件推算,未来4年公司内销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较公司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速有所下降。有投资者认为,“低门槛”是外资股东为了稳定管理团队而设,主要目的不在增长。
对此,苏泊尔董秘叶继德昨日接受采访时称,公司在设置业绩指标时综合考虑了未来几年的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速度等因素,且随着销售规模基数的增长,增长速度放缓也是正常的。
“金手铐”铐得住卖股创始人?
记者发现,苏泊尔董事长、公司创始人苏显泽是本次重点激励对象,其获得36·96万股的股票期权以及24·288万股的限制性股票,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0·06%、0·04%,是获得激励股份最多的高管。
有意思的是,苏增福,苏显泽父子一手创办了苏泊尔,经过不断的股权转让,如今苏泊尔的实际控制人为法国seb集团,苏增福仍然是苏泊尔第二大股东苏泊尔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此外,苏显泽仍持有苏泊尔股份257万股。
深交所披露数据还显示,苏显泽最近几年一直在减持苏泊尔股票。2012年,苏显泽已经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了4次卖出交易,合计卖出90·89万股,且这4笔减持交易都发生在本次股权激励方案公布之后。
想用“金手铐”铐住正在大量减持公司股票的高管,行得通么?
“激励计划与高管减持股票没有必然联系。”叶继德对此解释称,公司高管持有的股份在每一年都有25%法定减持的额度,无论董事长还是其他高管,在合规的时间段内减持其法定的额度是很正常的,公司对包含董事长在内的管理团队进行股权激励的目的,是希望管理团队通过努力实现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目标,从而为股东创造价值。
并购案
苏泊尔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28日发布公告称,法国seb集团以部分要约方式收购苏泊尔股份的过户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这标志着苏泊尔并购案最终尘埃落定。由于这场并购案涉及行业垄断、民族品牌和企业的保护等敏感问题,因此从一开始便备受关注。以下就是这场并购案中重大事件的回放。
2006年8月14日,法国seb集团与苏泊尔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以股权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和部分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苏泊尔不超过61%的股权并展开战略合作。同年8月30日,苏泊尔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在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情况下,持股450502股的股东以高达96·4的赞成票通过与seb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
2007年4月12日,seb集团与苏泊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商务部原则性批复。
2007年8月27日,苏泊尔向seb集团定向增发获得中国证监会通过。
2007年11月21日,seb集团正式开始部分要约收购苏泊尔股票,以每股47元的价格收购不高于49122948股股票。
2007年12月20日,seb集团提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苏泊尔股票的计划得到投资者良好反响,预售股票数量超过计划。
2007年12月21日,seb集团与苏泊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部分要约收购计划顺利结束,双方将全面展开战略合作。
成立于1994年的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炊具研发和制造商,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法国seb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炊具和小家电生产商之一,拥有十余个国际著名的炊具和小家电品牌,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