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百科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宿迁经开区,江苏省宿迁市辖区,属功能区,是宿迁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宿迁市第一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区域位于宿迁中心城区南部、宿城区中北部,区域面积118·2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经开区代管宿城区的3个街道1个乡、人口约20万,经开区管委会驻黄河街道。
经开区始建于1998年。后经多次行政变化,2002年,双庄镇的梨园、朱圩和前庵整建置划入经开区;2004年,经开区下设黄河、古楚两个社区分别代管三棵树乡、双庄镇、耿车镇的部分村居;2007年,三棵树乡整建置划入;2013年,南蔡乡整建置划入。经开区境内交通便利250省道、325省道、235国道、以及高速宿迁支线途经境内,人民大道、发展大道、振兴大道、黄河路等市区主次干道纵横境内。
经开区主要发展智能家电、食品饮料和光电“2+1”特色产业。截至2017年末,智能家电产业已经集聚42家知名企业。其中,整机企业18家,配套企业24家,获批为“省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国家电产业基地”;食品饮料产业集聚39家企业,是江苏省集聚最多知名品牌的食品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级食品产业园”。
2017年,经开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23·8亿元,规模上工业总产值195亿元。
历史沿革
1998年,宿迁经济开发区开始筹建;同年4月,宿迁市人民政府一届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筹建开发区的决议,同意财政拨款30万元为开办费,财政借款1000万元用于启动区建设。以原宿城区双庄乡古城村村部作为筹备机构的临时办公点;同年6月,中共宿迁市委同意成立中共宿迁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成立宿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同时撤销宿迁市经济开发区筹备领导小组;7月,成立宿迁市经济开发总公司。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0年,托管宿城区古城街道的城中、道路、枣园3个居民社区。
2002年,宿迁市人民政府将宿城区双庄镇的梨园、朱圩和前庵三个居委会整建制划入开发区。
2004年,开发区下设黄河社区和古楚社区。黄河社区下辖城中、枣园、梨园、道口、赵庄(梨园、道口原属双庄镇,赵庄原属耿车镇),古楚社区下辖朱圩、前庵、王梨、罗土塘、徐圩居委会(朱圩、前庵原属双庄镇,罗土塘原属三棵树乡,梨园、徐圩原属耿车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经开区位于宿迁主城区南部,东西南北4个方向被宿城区包围,东南部与洋河新区接壤,总面积118·27平方千米。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形地貌
经开区境内系平原地区,地面高程为20米左右。
气候
经开区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寒夏暑、四季分明。
水文
…更多「地理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口
截至2017年末,经开区人口19·4万,汉族居多。
经济
综述
2017年,经开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23·8亿元、同比增长5%,规上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40·2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140·8亿元、同比增长3·6%,进出口总额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7·9%。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3%、11·2%,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升1·4和0·9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7%。
第一产业
2017年,经开区新增高效休闲农业2624亩。土地确权颁证通过省级验收。三棵树生态经济示范镇开展,汇源·桃花溪田项目启动建设。
第二产业
…更多「经济」介绍请查阅全文…
交通运输
公路
经开区境内交通便利,与外联系主干道有250省道、325省道、235国道以及高速宿迁支线;境内道路密集主要有人民大道、迎宾大道、发展大道、振兴大道、黄河路等。
铁路
途经经开区铁路线路有徐盐高速铁路,并在境内设有站点—宿迁站。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6—2017学年度,经开区教育工作在全市三县九区中排名前三。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及省中小学品德提升工程实现历史性突破,总数占比全市前例。
经开区境内有宿迁市实验小学黄河分校、青海湖路小学、宿迁中学三棵树分校、青华中学、淮海技师学院等基础教育学校。
科学技术
2017年,经开区新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民营科技型企业8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个,市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19个,累计获得项目资金1075万元。完成专利申请743件、授权34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3件,通过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
医疗卫生
2017年,经开区高标准实施34个村居卫生室提质达标工程,率先推行乡村医生执业规范承诺制,百姓就医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保障
…更多「社会事业」介绍请查阅全文…
现任领导
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唐文、周涛、木扎拜尔·赛力木、孟凯
历史文化
前大庵庙会,已有相当一段历史。据了解,从清代开始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为前大庵庙会逢会日,庙会已经成为周边群众的一大盛事。2005年5月17日,在宿迁市政府二届二十八次常务会议上,前大庵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庙,被确定为宿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广大居民的要求,传承民俗文化,前大庵庙会从2018年起由一天改为3天,逢会日由往年的正月初八这一天,改为正月初六、初七、初八共3天。
公众号主体介绍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宿迁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承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管理职能。该机构组建于2009年,设有党政办公室、投资促进局等11个职能部门,统筹经济发展规划、行政审批、应急管理等核心事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通过政务新媒体发布政策解读信息1275条,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5件,形成"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多维政务公开体系。
职能架构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主要行使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制定、投资项目审批等行政管理职权。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跨部门工作,建立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的业务推进机制。2025年印发《重点工作规划》明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年度目标。
内设机构设置
党政办公室(改革创新办公室):承担综合协调、政策研究工作
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司法局):履行基层社会治理与司法行政职能,2025年5月完成职责调整
政务公开体系
线上平台:2023年发布政府信息2300条,开设专项专栏4个
线下渠道:设置政务公示栏33处,年均接待群众查询550人次
依申请公开:2024年规范处理申请21件,建立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机制
重点工作领域
经济结构优化:召开服务业发展专题会议,制定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方案
城市更新行动:参与编制中心城市五年更新计划,完成三棵树街道改造前期调研
就业创业扶持:实施"乐业经开区"专项行动,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
人才引进机制
2025年6月举办国家级人才团队对接会,签约高层次人才项目8个
监督保障措施
社会监督: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满意率达93%,行政复议维持率100%
考核监督:将政务公开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实施月度自评与季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