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公众号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四川成都市
公众号ID:globesci
公众号分类:科技
关于公众号: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属于科技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官方公众号,为报道国际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态势、政策、管理、评价的科技期刊,刊登科技评述与展望、科技战略与规划、科技态势与趋势、科技预测与预见、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评…

开发/运营主体: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关于主体: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设在西南地区的研究型图书馆。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百科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双月刊。

据2018年6月《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编辑部官网显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18人。

据2022年2月中国知网显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共出版文献8513篇、总被下载1133713次、总被引37478次;(2021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642、(2021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175。据2022年2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基金论文量1825篇、被引量为32682次、下载量为220897次;2021年影响因子为1·49。

办刊历史

1979年10月,《科技拾零》创刊。

1979年至1986年,未收录至中国知网。

1987年,更名为《世界研究与开发报导》

1991年,更名为《世界研究与发展》。

199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报道国际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态势、政策、管理、评价等;主要刊登科技发展评述与展望、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科技发展态势与趋势、科学技术预测与预见、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评价与评估、科技决策与咨询等方面的战略与政策研究文章、综述评述性文章、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文章等,以服务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决策、科技战略规划和科技管理。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设研究论文、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管理学、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科技政策、科研管理评论与报道、电子电工、矿业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科技态势与趋势、土木建筑、科技简讯、建筑科学等栏目。

人员编制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8年6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共出版文献8182篇。

据2018年6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载文量为3671篇。

影响因子

据2022年2月中国知网显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共出版文献8513篇、总被下载1133713次、总被引37478次;(2021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642、(2021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175。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标识是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同心圆图案,由期刊中文名、英文名以及抽象几何线条组成。

办刊宗旨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国际性、政策性、指导性的中国国家权威科技智库型期刊为发展目标。

现任领导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编辑委员会领导
职务姓名
主编陈云伟
副主编田倩飞
注:表中为2022年2月《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编辑部官网显示信息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是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设在西南地区的研究型图书馆,是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958年,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图书馆成立。1989年,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立,保留中国科学院成都图书馆原名称。2006年,中心整合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成都分馆。2014年,中心恢复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截至2023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拥有170多个科技数据库、5·5亿篇科技论文、1·7亿件专利等海量电子科技文献资源,以及馆藏印本文献资源,覆盖95%以上的中国国内外科技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工具书等;并拥有1·9万种外文电子期刊,1·8万种中文电子期刊,18·4万卷/册外文电子图书,35万种中文电子图书等。

发展历史

1958年,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图书馆成立。

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图书馆。

1971年,与四川省科技情报所合并。

197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图书馆。

1989年,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立,保留中国科学院成都图书馆原名称。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拥有馆藏印本文献总量为220万册(件),拥有电子资源数据库108个,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8万余种,中文电子期刊1·4万种,外文工具书0·6万卷,中外文学位论文250万篇,并通过网络共享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源。

组织体系

机构部门

据2024年1月中心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下设下设7个业务部门、4个职能处室。
业务部门
战略情报部学科情报部创新研究部
发展咨询部知识系统部信息服务部
期刊出版部――――
职能处室
党委办公室综合处科技处
财务资产处――――

队伍建设

研究开发

研究成果

截至2017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拥有19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学院和省部委奖24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部委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其他奖3项。

据2024年1月中心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承担了国家级、部省级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拥有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先后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50余项。
部分研究成果
项目名称类别
社会网络分析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专著
西部极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著
网络的社团专著
国际碳中和政策行动及其关注的科技问题专著
科技评价方法与应用专著
学科信息学与学科知识发现专著
基于语义triz的专利技术挖掘专著
生物工业化路线图:加速化学品的先进制造专著
洁净能源领域专利布局研究报告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态势分析研究报告
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与科技创新发展综述研究报告
国际知名医学院运营管理及协同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2019四川基础研究发展白皮书研究报告
广安市“341”现代工业产业行动计划研究报告
成渝高新区产业布局比较研究研究报告
全球激光器技术与产业情报分析报告研究报告
光电测量跟踪领域信息监测快报监测快报
科技情报监测快报
科技前沿动态监测季报监测快报
产业创新发展动态监测快报
信息科技动态监测快报监测快报
知识产权动态监测快报

学术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的标识为统一使用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标识,下方为成都的英文简称chengdu。

文化活动

2022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在成都市少年宫参与成都分院组织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曲建升
主任、党委副书记邓勇
副主任房俊民
纪委书记江晓波

历任领导

读者服务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1、读者凭借阅证或身份证刷卡入馆,借阅证在出纳台办理。

2、进入阅览区前请办理存包手续,书包、食物等其它与借阅无关的物品应存放到存包柜。

3、请注意着装仪表和言谈举止文明,遵守公共道德,保持馆内清洁与安静。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