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外国语大学历史沿革

上海外国语大学

历史沿革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急需大批俄语人才的情况下,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倡导,经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决定,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由此于1949年12月宣告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上海市委任命时代出版社社长姜椿芳同志为第一任校长,最初校舍位于宝山路(原暨南大学二院)。上海俄文学校是一所以学习俄语和俄罗斯苏联文学为主的外语类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俄语口笔译人员和俄语教学师资。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时期

根据陈毅同志的指示,为配合中国外交外贸工作需要,学校于1950年增设英语班,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校址迁至东体育会路(原暨南大学一院)。1951年4月,学校又建立东南亚语文系,增设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专业。1952年3月,南京华东军区政治部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学员150余人并入该校。至1952年8月,学校共设俄语、英语、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度尼西亚语5个语种。

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时期

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实行统一招生并开始院系调整。根据教育部指示,该校东南亚语文系师生全部并入北京大学,只设俄语专业。同年9月,学校遂改名为“上海俄文专修学校”,又于11月再度更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学制固定为3年。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工作从培训式教学走向正规化教学,梳理了正规教学的观念,建立和完善了教学组织,取消了综合性的俄语教研室,成立了实践课、翻译、文学史、语言学等10个教研组,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建立了学籍管理制度。至1956年6月,在校教师人数达241名(苏侨教师90人,中国教师151人),先后招收七期学生共3998人,其中毕业2087人,为中国各条战线输送了一批俄语人才。

上海外国语学院时期

1956年,该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英语、法语、德语专业,学制改为四年。1958年,学校接受上海市委财贸部和上海市外贸局的委托,开设外贸外语系,设英语、德语、法语等6个语种。1963年9月12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64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第148次全体会议通过,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王季愚同志被调任为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这是该校第一位由国务院任命的校长。这一时期,学校还新增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并与上海市教育局共建了附属外国语学校、附属外国语小学等教学部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外从1966年6月起就开始了所谓的“停课闹革命”,全校党政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无法进行,教学科研限于停顿。1970年,学校开办试点班。1972年,学校正式恢复招生。1973年,学校又增设了阿尔巴尼亚语专业。由此开始了教学秩序的重建和教学工作的恢复。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十年动乱结束,上外的教学工作才开始得到重新发展。1979年,学校学制恢复为四年,开始招收学位研究生,恢复出国培训部,并成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及各类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中心和外语考试中心等。同年又与徐汇区区政府共同创办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后为原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

1982年,学校由单科的外国语学院向多科性应用学科外国语大学方向发展。1983年起,学校陆续增设了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等新专业。198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英语、俄语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5月,经教育部同意,该校英文译名由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sfli)改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1993年,该校实行了新生入学收费和奖学金、贷学金相结合的制度。在进行招生改革的同时,学校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新的语种和新的应用学科专业,相继开设了国际会计、涉外秘书、广告学等专业和课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时期

199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时被列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首批学校之一。1996年,学校成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学校建立了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新校区。2007年1月,上外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正式确立。2014年5月,学校提出“新时期应有的外语人才观”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的办学使命。2015年11月,学校提出“多语种+”战略,并构建外语院系特色思政工作体系,加强思政课程与外语专业教学的结合。

2016年7月,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学校提出“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2017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2019年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协议。5月,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11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与西班牙皇家学院院长达里奥·比利亚努埃瓦在西班牙首相府签署“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中西语言文化联合研究中心建设”的合作协议,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为该学院语言资源库唯一获得授权的海外单位;上外入选教育部首批融媒体建设试点高校。12月,上外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签署德语/经济学双本科项目合作协议。同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入选上海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获2019年市教育系统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案例;上外多语种网获“全国高校优秀网站”精品奖;上外获“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上海外国语大学官网获得上海市第八届“优秀网站”称号。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0年度“语言文字生活系列报告”。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国家语委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等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2022年12月26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23年4月8日,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高端论坛暨“星火计划”启动仪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安全教育研究中心成立;7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上海外国语大学共有5项成果获二等奖。

2024年3月1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互动实验室启动仪式在上外-松江国际传播实训基地举行;12月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成立。12月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成立。

2025年5月12日,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作为会议成果之一,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关于合作建立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文明互鉴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