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革
松江图书馆建馆近九十年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
民国时期。1914年1月,当时的县教育局以“融斋书院”、“陈希小集”的私家藏书为基础,建立“松江县教育图书博物馆”。同年,改名为“松江县图书馆”。1918年,新馆落成,分设藏书室,普通和儿童阅览室。据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创始者沈祖荣先生于1918年3月作《中国各省图书馆调查表》记载:
…更多「历史演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区域分布
新馆有五个建筑区组成,分别为:
一、文献信息综合服务区,计2833平方米,其中有文献信息服务一区和二区。开架图书28万册,中文报刊1000多种,宽带网络阅读计算机50台。
二、少儿借阅区,计383平方米,承担少儿借阅、导读活动;
三、特色文献与社会教育培训区,计1927平方米,有地方文献研究室、计算机培训室及展厅。地方文献研究室征集和收藏松江地方文献资料,设立松江人著作文库、松江艺术文库、松江史志文库,红楼梦专题文库。
…更多「区域分布」介绍请查阅全文…
机构设施
松江区图书馆现设四部一室,即:文献信息服务一部和二部、少儿采编部、宣传辅导专题部技术部、办公室。当今编35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2名,初级职称19名;大学本科8人,大专11人,在读本科、大专7人,大专以上占馆职工数的70·2%。现本馆藏书39万册,年订报纸110份,杂志915种,人大资料62种。本馆阅览座席506个(少儿阅览座席87个),计算机120台,其中电子阅览室50台,供读者上网浏览以及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和培训。开放时间,04年7月1日起,每周为71·5小时,365天开放,开放时间超过行业规定。2003年,建成“松江市民公共信息‘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