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特色
专业发展充分
学校现设信息工程、现代服务、机电工程、服装艺术4个专业大类、20多个专业选修方向,建成了市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职教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1个。其中,电子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与应用、饭店服务与管理四大专业最具实力。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开设于1993年,现有在校生近400人、专业专任教师25人,为省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省级示范专业;包含家用电器组装与维修、维修电工、电气自动化、电子产品营销、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等多个专门化方向,建有13个专业实验实习室,实验实习设备总值356·37万元。该专业产学研结合工作成绩显著,"hy太阳能贮能发生器"、"汽车用遮光、防眩装置"两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与上海耀峰检测器材有限公司、无锡好达电子公司、常州东南液晶有限公司、上海佑准电子公司、浙江余姚电器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关系,承接来料加工业务。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该专业开设于1993年,2006年被确认为省级示范专业,现有在校生200多人、专任专业教师12人;包含平面设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动画设计等专业发展方向;建有7个专业实验实习室,实验设备总值926万元;与苏州三星电子集团、苏州明基电脑公司、阿尔发胜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③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该专业开设于2004年,2007年建成为省级实训基地,2008年建成为省级示范专业,2009年被确认为省职教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现有在校生近400人、专业专任教师21人;包含数控车、数控铣、模具、加工中心等四个专门化发展方向;建有12个专业实验实习室,实验实习设备总值达473万元;现与南京阿斯特液压件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速派奇车业有限公司、张家港金固金属有限公司、绍兴乙龙数控加工中心、明德重工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江苏江动盐城齿轮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在技术交流、实习就业等方面广泛合作。④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该专业开设于1995年,2002年建成为市级示范专业,现有在校生362人、专业专任教师12人,已申报省级示范专业;主要包含酒店管理和导游服务两个专业化发展方向;建有9个专业实习室,实习设备总值近200万元;现有省政府会议中心、扬州顺水楼大酒店、沙钢宾馆(准四星)、解放军总参接待中心、江苏新世纪大酒店、国防部餐厅、大吉集团度假村、射阳迎宾馆、射阳大酒店、射阳金羊宾馆等多家大中型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教改特色鲜明
一是营造仿真式实训环境。实训基地的建设,从硬件到软件,完全比照现代企业生产实际场景:设备配置与企业实际生产水平保持一致,进场实训的学生着统一的工作服,实训活动的管理按照企业生产的规范要求,周围环境的布置体现出鲜明的企业文化特点。高仿真的实训环境,使学生在心理上提前完成了由学生向工人的角色转换,大大缩短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周期。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成功率均在90%以上。二是培植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一直以建设"学历达标,'双师见长'"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按照"盘活师资存量,激发教师能量,扩大优师数量,集聚名师总量"的建设思路,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8人,双师型比例达73%,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全面。三是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学校初步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三以一化"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学理实一体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生专业课程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毕业生技能考核中级工合格率一直在90%以上。四是建设企业化专业文化。学校始终将专业文化建设列为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以企业文化创建专业文化。一方面努力以知识窗、标语牌、文化画廊、兴趣小组、专业知识讲座、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逼真的企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以"8s"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培训,通过系列活动和有效的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等现代从职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毕业生职业综合素质显著增强,用人单位满意率100%。五是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校企之间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核心,在资金投入、设备支持、专业设置、教学改革、产品加工和开发、技术交流、经营管理等领域广泛地开展合作,企业或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或赠送设备,或设立奖学金,形成了校企双方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合作态势。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年均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各类合格技术人才1000多人,向各对口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200多人。办学效益突出
学校年均为沪、宁、扬、苏、锡、常等经济发达地区培养各类合格技术人员1000人,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率100%;向各对口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200多人,对口高考本、专科升学率一直居全市前列。学校还常年举办多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年均培训量在4500人次以上,年均转移城镇富余劳动力1500人以上。办学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技术人才,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省教育电视台、盐城电视台、《扬子晚报》、《江南时报》、《盐阜大众报》、《人民教育》、《职教通讯》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经验作了重点的报道。省、市、县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校先后荣获"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奖"、"教学质量综合奖",多次被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全文明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