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弘法寺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深圳弘法寺是由深圳弘法寺(弘法寺)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弘法寺,属南禅临济宗临济法派,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仙湖植物园内,始建于1983年,寺院建筑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殿、堂、寮、房、楼、阁共40余处。
弘法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弘法寺沿中轴线自下而上建有:山门殿、天王殿、佛教文化展览楼、大雄宝殿、藏经楼。两边及侧面分别建有客堂、祖师殿、伽蓝殿、钟鼓楼、观音殿、地藏殿、功德堂、方丈楼、退居楼、卧佛殿、斋堂、禅院、僧寮、客寮、云水堂等。弘法寺由于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因此,赵朴初及中国佛协其他领导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把弘法寺办成中国一流的佛教文化寺院,使之成为同海外佛教界联谊的纽带。
1990年8月31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弘法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公众开放。
历史沿革
1985年7月1日,弘法寺破土动工。弘法寺不同于国内任何寺院(因文革损毁而维修或重建)、完完全全是一座新建寺院,同时也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当时,在深圳市有关部门的礼请下,高僧本焕大和尚亲率众弟子,为奠基仪式洒净祈福。在完成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工程后,因故停建。在赵朴初的关心和推动下,弘法寺顺利完工。
建筑格局
深圳弘法寺坐东南,朝西北,依山拾级而建,建筑面积三万余平方米。弘法寺沿中轴线自下而上建有:山门殿、天王殿、佛教文化展览楼、大雄宝殿、藏经楼。两边及侧面分别建有客堂、祖师殿、伽蓝殿、钟鼓楼、观音殿、地藏殿、功德堂、方丈楼、退居楼、卧佛殿、斋堂、禅院、僧寮、客寮、云水堂等。
主要建筑
山门殿位于山门底下,屋顶为重檐歇山式,门口有两只大狮子守护,象征三解脱的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内塑有两个金刚力士,为佛教著名的护法天神,称二王尊。左尊开口、执杵,名为密执金刚。右尊合口、提棒,名为那延罗天。
天王殿供奉弥勒塑像和四大天王塑像,以及背面的韦驮护法塑像。
历史文化
弘法寺改编自传记《大和尚虚云传奇》制作了古装剧《百年虚云》,该剧于2009年首播,以寿终120岁禅门宗师虚云长老心坚行苦,慈悲济世的一生为蓝本而编剧的故事。本剧通过富于禅机禅趣、曲折生动、真诚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示虚云长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为法忘躯的一生,再现百年难遇的一代高僧的传奇经历。
活动建设
…更多「历史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弘法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莲塘仙湖路160号仙湖植物园内。弘法寺
交通
公交:停靠公交站名为“仙湖植物园”,步行45分钟至弘法寺。有多趟公交车途经:382路(仙湖植物园-官龙村总站)、202(福田交通枢纽-仙湖植物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