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百科
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成立于1959年,是上海电机学院下属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两校区馆舍总建筑面积28013·15平方米,阅览座位3292席,馆藏文献总量逾290万册,涵盖纸质图书125万余册、电子图书66·76万册及中外文期刊1330余种,重点聚焦机械车辆、电气自动化等学科领域。
1992年闵行校区新馆启用,2011年9月1日临港校区图书馆正式投用后,逐步构建起rfid自助借还系统、电子资源跨库检索等服务体系,并配备大数据分析平台及研讨室等设施。
图书馆实行借阅一体服务,周开放时长98·25小时,开设“情报检索”必修课,常态化举办“阅电机?悦共读”阅读推广活动,并获上海市高校图书馆先进部门称号。
学术资源
馆藏文献总量136万余册,期中纸质图书93万余册,电子图书42万余册,纸质中外文期刊711种。在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理念基础上,在“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指导下,馆藏紧紧围绕学科要求与科研需要,藏书以机械、车辆、电气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经贸管理类图书为主兼顾其他学科,同时围绕满足学生学习和提高素质的各类需要,并逐步形成具有我校学科建设特点的馆藏体系。
资源
2004年升本后新购置了镜像电子图书数据库:如超星电子图书、springlink数据库、ebsco数据库-英语学习平台、书生电子书、wisebook电子书、金图国际高校英语等;镜像期刊、各类论文、视频资源等数据库:如清华同方期刊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与报纸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百科视频、国研网、正保考研视频数据库、知识视界、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等;各类网络数据库:如专利文献、维普期刊、calas西文期刊目次、emerald数据库、asme全文期刊数据库、pqdt硕博论文数据库、机电情报网等。共有各类数据库24个,其中镜像数据库14个。可获得各类电子资源总容量约40多个tb。建有电子阅览室与随书光盘下载系统,可供读者根据需要查阅各类电子文献。
规模
图书馆实行馆长负责制,下设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咨询服务部、技术部、闵行校区管理部。主要书库与阅览室有科技书库、人文社科书库、核心书库、外文书库、工具书书库、密集书库、学生阅览室、报刊与期刊阅览室、电子文献室、电子阅览室、闵行校区阅览室、西区阅览室、情报检索实习室、讨论研究室、图书馆报告厅。实行借阅一体总服务台提供各类服务的管理模式,馆内具备较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开放时间达98·25小时/周,书刊开架借阅率达到100%,借阅量达约13万册次/年,馆内设有自助远程打印、复印系统、自助学习平台、安防监控系统、图书防盗系统、读者人员流量控制系统、读者信息发布系统等多种现代化设备,为读者提供各种借阅、咨询、查询、装订等各类服务。
公众号主体介绍上海电机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是由上海电机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上海电机学院(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首批cdio试点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上海市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源于1953年创办、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在调入上海中学部分工科班、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部分青年产业工人班和干部班、上海工业学校部分青年产业工人班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并先后历经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演进。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和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并入;同年9月,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2011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2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教学单位,拥有48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生1·36万人,有教职工1089人;截至2024年10月,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
发展历史
上海电机学院的前身是上海电器制造学校,1953年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创办,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筹建,在调入原上海市上海中学部分工科班、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部分青年产业工人班和干部班、上海工业学校部分青年产业工人班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为部属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校址设在闵行区江川路690号。初时校名为“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工业学校”,1954年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制造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15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44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
上海电机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学科门类 | 专业名称 |
---|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电机电器智能化 |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 |
车辆工程 |
智能制造工程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 | 工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电子封装技术 |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人工智能 |
理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上海电机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 工学 | 工业设计 |
艺术学 | 产品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工业工程 |
市场营销 |
物流管理 |
质量管理工程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能源经济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 |
经济与金融 |
经济统计学 |
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 | 文学 | 英语 |
德语 |
上海电机学院凯劳智能制造学院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 |
机械电子工程(中德合作)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中德合作) |
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部)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国际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方向,高本贯通专业) |
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上海电机学院文理学院 | --- | --- |
上海电机学院体育教学部 | --- | --- |
上海电机学院工业技术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 --- | --- |
上海电机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 --- | --- |
上海电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港开放市民大学、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 | --- | ---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
类别 | 名称 |
---|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市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多向模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大件热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 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中心 |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 上海市高压电机数字化智能运维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
校级研究机构序号 | 负责人 | 学院 | 研究机构名称 |
---|
1 | 李荣斌 | 材料学院 | 高端清洁能源装备材料研究所 |
2 | 张海燕 | 电气学院 | 电机与驱动系统研究所 |
3 | 任运来 | 机械学院 | 大锻件制造技术研究所 |
4 | 周志勇 | 设计与艺术学院 | 电动工具及医疗器械工业设计研究所 |
5 | 王宇露 | 商学院 | 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所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近年来,学校获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立项支持,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30余项。
上海电机学院省部级及以上以及行业奖项获奖清单序号 | 项目名称 | 类别 | 名次 | 姓名 | 年度 |
---|
1 | 大型机电设备远程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徐余法 | 2009 |
2 | 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清洁能源产业的研究与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杨若凡 | 2010 |
3 | 重大发电工程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刘军 | 2011 |
4 | 超超临界发电装备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于忠海 | 2011 |
5 | 基于神经科学与供需新特征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马慧民 | 2012 |
6 |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核岛主设备超大型锻件研制及工程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于忠海 | 2014 |
7 | 面向污水处理的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商雨青 | 2014 |
8 | 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用大型铸锻件关键部件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李荣斌 | 2015 |
9 |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赵朝会 | 2015 |
10 | 深海油气开采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李荣斌 | 2016 |
11 | yqj-90-4-h-gw型舰艇用高温低噪声水冷电机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赵朝会 | 2016 |
12 | 深海油气钻采核心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李荣斌 | 2016 |
13 | 超高速空间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文传博 | 2016 |
14 | 大型风电机组并网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王致杰 | 2016 |
15 | 基于三电平矢量控制高压变频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张海燕 | 2017 |
16 | 高效硅基太阳电池的光电管理关键技术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王相虎 | 2018 |
17 | 节能超高速智能化柔性精密卷绕技术及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姚晓东 | 2018 |
18 | ysx8014-e3 型及其它超高效不锈钢系列电机的研制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赵朝会 | 2019 |
19 | 16 通道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周志勇 | 2019 |
20 | 多工序近净锻造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欣 | 2019 |
21 | 不确定环境下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干扰管理研究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马慧民 | 2019 |
22 | 重型燃气轮机核心部件激光净成形再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李雷 | 2020 |
23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垃圾物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马慧民 | 2020 |
24 | 城市随机交通网络可靠性分析与拓展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马洪伟 | 2020 |
25 | 超大型拼接式船用曲轴关键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辛绍杰 | 2020 |
26 | 集成化质量与可靠性教学实验环境的设计与研发 |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 | 优秀奖 | 李成 | 2020 |
27 | 流域水环境长效治理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系统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周志勇 | 2021 |
28 | 非能动核电装备大型容器组件的热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李荣斌 | 2021 |
29 | 超大型拼接式船用曲轴关键制造技术及工程应用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辛绍杰 | 2021 |
30 | 基于环境感知与多机调度策略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 二等奖 | 辛绍杰 | 2021 |
31 | 神经系统功能检测电声生理产品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 二等奖 | 周志勇 | 2021 |
32 | 实时交通信息影响下多用户多模式多准则交通网络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马洪伟 | 2021 |
33 | 流域水环境智慧联动排水监管综系统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夏敏燕 | 2021 |
34 | yfd系列扶梯用三相异步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赵朝会 | 2021 |
35 | 制造业智能化管控设计与优化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连志刚 | 2021 |
36 | 高性能超精密模具制造技术应用 | 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 | 一等奖 | 王欣 | 2021 |
37 | 严寒地区城镇自适应智能化燃气热水锅炉供热系统节能技术产品集成开发与应用 | 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 | 二等奖 | 代元军 | 2021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徽志为“白底红字的同心圆形”,内圆外侧上方是学校中文校名,内圆外侧下方是学校英文校名;内圆内侧嵌有字母“dj”为“电机”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其中“d”呈工业化齿轮状,“j”呈书写之笔状。学校徽章为题有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校徽的标识色彩是电机红。
校区建设
2014年,学校共投入2044万元用于校园绿化,新增绿地面积58000平方米。截至2015年年末,学校占地面积88064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36579·6平方米,绿化面积占用地面积26·9%。
闵行校区保存有大量的高大乔木和名贵花灌木,在校园主干道及绿地中起着骨干树的作用,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
校区情况
临港校区
临港校区座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水华路300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鲁雄刚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龚思怡 |
党委副书记 | 李晓军、朱洪春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刘彬 |
副院长 | 李晓军、王志恒、杨俊杰、王宏志 |
党委常委 | 鲁雄刚、龚思怡、李晓军、刘彬、朱洪春、王志恒、杨俊杰、张川、尚海龙、朱成实 |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建馆于1959年,1992年闵行图书馆新馆启用。两校区馆舍建筑面积共24924·25平方米,有阅览座位3556座,纸质藏书150万册,中外文期刊703种,电子图书178万册,电子期刊49万多册。馆内有各类借藏阅一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读者研讨室、会议室及大型多功能报告厅等,周开放时间98·25小时。
图书馆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采编部、读者服务部、咨询服务部、信息技术部、闵行校区管理部、期刊编辑部。业务部门有编目室、科技书库、人文社科书库、报刊与期刊阅览室、电子文献室、电子阅览室、闵行校区阅览室、期刊编辑室等。图书馆现有馆员2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23人(占100%),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拥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3人,中高级职称者占全馆人数的82·61%。
知名校友
姓名 | 备注 |
---|
刘云耕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63届校友 |
宋仪侨 | 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办公厅主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兼市委办公厅主任、东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政协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 |
何志明 | 上海新航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特聘成员、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82届校友 |
卢铁城 | 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四川大学原校长,55届校友 |
顾国平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裁,97届校友 |
卫平 | 上海中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乔任梁 | 影视歌三栖偶像明星 |
所获荣誉
时间 | 所获荣誉 |
2024年5月 | 上海电机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荣获“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 |
2024年5月 | 学校教师在第六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人文科学组、社会科学组、自然科学应用学科获得三等奖 |
2024年4月 | 该校学生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华东理工大学承办的2023-2024学年“上海市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双打冠军。 |
2024年3月 | 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