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沙石中心小学创办于1932年,原名赣县沙石埠民办学校,后曾几易校名;
1989年改为现名,现在的沙石中心小学是全区最大的中心小学;
1994年学校合并了南田小学与埠上小学;
2003年合并楼梯小学;
2009年建成新教学楼与宿舍、食堂,将双桥、霞峰、香炉山、五爪龙的高年级并入中心小学就读,建成寄宿制学校;
2011年9月成为首批乡村少年宫项目学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沙石中心小学占地面积21758平方米,建筑面积7628平方米。共有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4人,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学历达标100%,达到高一层次学历比例89%。辖区学校分布点多面广,现有完小3所(其中寄宿制村完小1所)教学点9所。全镇小学生3710人,教职工18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100%。沙石中心小学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南面的沙石镇(见附图),办于1932年,原名为沙赣县沙石埠民办学校,后曾几易其名,1989年改为现名·现在的沙石中心小学是全区最大的中心小学,学校占地33亩,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近40人,共开设15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870人之多,这也列全区镇压中心小学之首·沙石中心小学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学宗旨,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的教育宗旨,办学质量逐年上升·多年来都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广大社会及家长的认可·
办学特色
“花儿在开放,体验成功美”的德育主题活动;
学校依托乡村少年宫,开展了“3+2”的体教融合活动。“3”是指游泳、射击和篮球三项特色活动,“2”是传统体育和基础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活动包括花样跳房子、滚铁环、跳皮筋等;基础体育活动括快乐跳绳、动感啦啦操、高跷、飞扬羽毛球等。学生在特色活动中“动起来、乐起来、强起来”,提高了运动技能,形成了浓厚的体育氛围,形成了自我个性特长。
办学成果
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区“青蓝杯”教学竞赛团体二等奖、2011年两区小学数学教学竞赛团体一等奖、中小学文艺汇演三等奖、在赣州市第四届青少年美术书法大赛获优秀组织奖、市第二届“红孩子”艺术节少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区文明单位。个人荣誉:2012年共计获得市级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27人次,三等奖10人次,区级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1人次学区范围
沙石居委会;沙石村;南田村;埠上村;石角村;峰山村;楼梯村(耙头丘小组除外);新路村崇埠组53号(原水轮机厂厂区)、峰景小区(子女直系亲属与沙石镇政府签订合资建房协议的);东风村(截至2022年)服务承诺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特作如下公开承诺:
一、严格依法治校。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规范办学行为。对课程设置、学生在校活动时间、课外作业量、学生用书、考试管理、收费与服务、教学组织及学籍管理等八个方面实行规范管理,做到依法治校、依规办学;严格执行“一费制”政策,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以自愿为原则收费,杜绝违规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基建工程和政府采购项目的有关规定;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各类伤亡事故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依法治校、廉洁从教;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化党务、校务公开,丰富公开内容,拓宽公开形式,做到公开及时、全面、规范。
四、强化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章贡区中小学教师“十要十不准”的规定》,严禁教师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违规补课、有偿家教和以教谋私;制定完善师德教育和教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五、认真接受监督。设立并公开意见箱和投诉电话,热情接待信访,认真受理群众关于学校违规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及时解决热点问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学校领导
党支部书记:钟开洪
校长:张蔚红
文化传统
一训三风
校训:立德立行 良习致远
校风:日新日进 共生共长
教风:善教善导 敬业爱生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良习教育,让每个生命挺拔如峰”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勤学勤思,勇攀高峰”的良习少年与攀峰学子。
所获荣誉
2011年10月,沙石中心小学成为了江西省第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
2023年11月,赣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地理位置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光明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