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设计整体色彩以绿色烘托,代表了蒸蒸日上的强大生命力;中心主体图案是一支有力的大手,寓意“支持、援助、服务、关爱”,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更是医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同时,他也隐含了一只和平鸽,既象征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喻示医学校莘莘学子发奋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案的“大手”上方托起的是银杏叶。
“大手”与银杏叶整体又蕴含了一个“y”,是医、药、语言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其读音仍为“yi”。
在本图案内圆的右下方,有一个黄颜色的飘带,整体构成一个大写“q”,是陕西简称“秦”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徽体现了陕西中医药大学人团结、友爱和发奋向上,积极奉献的精神风貌。
精神文化
校训
精诚仁朴
精诚:原取于唐代医家孙思邈名句“大医精诚”。“精”,指以精微之心,精勤不倦的学习和研究以学这门“至精至微”的学问;“诚”,愿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通过修养所达到的道德境界。指品德高尚,真实可信,不虚伪,不妄欺。孙思邈论述“大医”要修养 “精”与“诚” 两个方面。就是说,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也是高等院校在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工作中应该遵从的风尚。
仁朴 :仁:“仁”为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核心内容。“仁者,爱人”,是要求个体“品德完美”的思想境界。“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给医学下的定义。这种认识始于汉代,人们称医术为“仁术”,称医家为“仁义之士”。强调“仁”与“术”的统一。认识到,“仁”是医学的核心和特质,医学不但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术,更强调医者要有一颗同情病人、真诚地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关爱病人,做到有“仁心仁术”兼备。可见, 医乃仁术”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医学职业精神的写照。
“朴”,是指本然样态的原木。《庄子》云:“无刀斧之断者为之朴”。又指纯真而无华饰。这里是指返朴归真、朴实无华。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训,包揽了师生员工在品德、行为、学识与才能方面的要求。主旨明确,内涵丰富,辞精义达。四字校训古今融通,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既有内敛之力,又有外显之效。读之琅琅上口,思之回味无穷。且文理通用,雅俗共赏。专家学者不以为浅,市井百姓不以为深。
校歌
《大医赋》秦山苍,渭水长,岐黄圣地,药王故乡。古风新韵续远志,国医学府,教研谱华章!学如舟,教有方,医药工文,相得益彰。杏林苑里展宏图,继往开来,桃李竞芬芳。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