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十一五”以来,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并通过国家、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水稻、花生、蝴蝶兰等新品种 26 个,其中国家级 4 个,省级 22 个;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 18 项;育成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约 2000 万亩,带动农民增收逾 16 亿元。
1986 年开始杂交稻选育种研究,已育成 13 个新组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或国家品种审定, 2 个品种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天丰优 316 是我市第一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杂交稻新品种;博优 691 和天丰优 316 近三年来连续被省农业厅列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特优 721 自育成以来一直作为我市高产型杂交稻主推品种,为汕头市粮食创高产作出较大贡献。
花生新品种选育研究已走过 50 多个春秋,在国内花生育种界具有较大影响,共育成 9 个花生新品种通过广东省审定, 5 个花生新品种通过全国审(鉴)定。“汕油”系列花生良种每年在广东省推广种植超过 160 万亩,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近 40% ,累计在全国推广种植超过 1 亿亩。
1995 年开始蝴蝶兰引种试验,是国内大陆地区最早从事蝴蝶兰杂交选育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已构建了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蝴蝶兰杂交育种体系和国内首个蝴蝶兰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取得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 11 项,育成 9 个新品种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11 个新品种获国际兰花新品种登录。建成了国家级蝴蝶兰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带动 16 户花卉专业户从事蝴蝶兰标准化生产。近年来拓展研究领域,陆续引进了春石斛、杂交兰、百合、火龙珠等花卉品种进行生产栽培技术试验,为汕头市市花卉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探索。
汕头农业科学园始建于 1997 年,与农科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已建成科技英才雕塑廊、科普画廊、奇花异果园、荫生植物园等十八个生态功能园区,配备多媒体电教室、学生植物组培实验室、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致力于独特性农业旅游产品研发。自 2000 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近 220 万人次,其中学生团体近 60 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现任领导
姚衍云:副所长
在研项目
编号 | 项目名称 | 在研时间 | 立项部门 |
1 | 广东省汕头市优质杂交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 | 2010-2013 | 农业部 |
2 | 利用污染地和冬季农田生产鲜切花的技术研究与示范 | 2012-2015 | 省科技厅 |
3 | co2 加富技术在蝴蝶兰生产中的应用 | 2011-2013 | 省科技厅(与华师大合作) |
4 | 一种防治稻瘟病的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的研发 | 2011-2013 | 省科技厅(与汕大合作) |
5 | 高产多抗优质油用型花生新品种选育研究 | 2011-2013 | 省科技厅 |
6 |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创新团队汕头综合示范与培训站 | 2009-2013 | 省农业厅 |
7 |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汕头综合示范与培训站 | 2009-2013 | 省农业厅 |
8 | 高产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 2012-2015 | 市科技局 |
9 | 花卉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 2012-2014 | 市科技局 |
10 | 功能性稻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改良 | 2011-2014 | 市科技局 |
11 | 花卉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2010-2013 | 市科技局 |
科研成果
编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及等级 | 获奖时间 |
1 | 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的示范推广 | 省农技推广奖一等奖(我所为第二完成单位) | 2011 |
2 | 优质中熟杂交稻新组合天优697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11 |
3 | 花生良种汕油188的扩繁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11 |
4 | 蝴蝶兰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制与示范推广 | 省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10 |
5 | 花生新品种“汕油199”的示范与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一等奖 | 2010 |
6 | 蝴蝶兰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 | 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0 |
7 | 花生良种汕油162的扩繁与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09 |
8 | 晚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博优691高产示范与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一等奖 | 2009 |
9 | 高产抗病杂交稻“特优721”的选育与应用 | 省科技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09 |
10 | 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 省科技学技术奖一等奖(我所为第二完成单位) | 2009 |
11 | 蝴蝶兰优良品种“满天红”的引种、扩繁、示范与推广 | 省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09 |
12 | 高产抗病杂交稻"特优721"的示范与推广 | 省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08 |
13 | 蝴蝶兰杂交育种体系构建与新品种选育 | 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08 |
14 | 花生良种“汕油21”扩繁与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08 |
15 | 蝴蝶兰良种及栽培技术引进、改良与示范推广 | 省农技推广奖三等奖 | 2007 |
16 | 蝴蝶兰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制与应用 |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7 |
17 | 蝴蝶兰标准化技术研制与示范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一等奖 | 2006 |
18 | 高产抗病杂交稻"特优721"的选育与应用 |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6 |
19 | 抗病高产耐旱花生品种的选育推广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 2005 |
20 | 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特优721”高产示范与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一等奖 | 2005 |
21 | 蝴蝶兰“满天红”的组培快繁与规模化生产技术 | 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4 |
22 | 蝴蝶兰“满天红”的引种、扩繁、示范与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一等奖 | 2003 |
23 | 香蕉良种“巴西”的推广应用 | 市农技推广奖三等奖 | 2003 |
24 | 花生良种“汕油523”的扩繁推广 | 省农技推广奖一等奖 | 2002 |
25 |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特优524”的示范推广 | 省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02 |
26 | 花生良种“汕油523”的扩繁推广 | 市农技推广奖一等奖 | 2000 |
27 | 蝴蝶兰良种及栽培技术的引进与示范 | 市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2000 |
28 |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梅优524”、“特优524”的选育与应用 | 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00 |
29 |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24”的选育 | 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9 |
30 | 花生矮杆抗倒抗锈高产新品种“汕油71”的育成及应用 | 省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1999 |
31 | 花生良种“汕油27”的提纯与推广 | 省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 1998 |
农业标准
编号 | 标准名称 | 标准号 | 级别 | 实施时间 |
1 | 蝴蝶兰“满天红”盆花质量 | dnb440500/t56-2012 | 市级 | 2012 |
2 | 蝴蝶兰“满天红”盆花栽培技术规程 | dnb440500/t56-2012 | 市级 | 2012 |
3 | 花生“汕油65”种子 | db440500/t203-2011 | 市级 | 2011 |
4 | 花生“汕油65”栽培技术规程 | db440500/t204-2011 | 市级 | 2011 |
5 | 杂交水稻五丰优316晚造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db440500/t205-2011 | 市级 | 2011 |
6 | 杂交稻“特优721”栽培技术规程 | db440500/t110-2011 | 市级 | 2011 |
7 | 花生汕油188种子 | db440500/t183-2010 | 市级 | 2010 |
8 | 花生汕油188栽培技术规程 | db440500/t184-2010 | 市级 | 2010 |
9 | 杂交水稻天丰优316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db440500/t185-2010 | 市级 | 2010 |
10 | 晚籼型杂交水稻“博优691”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db440500/t173-2009 | 市级 | 2009 |
11 | 花生“汕油199”栽培技术规程 | db440500/t175-2009 | 市级 | 2009 |
12 | 花生“汕油199”种子 | db440500/t174-2009 | 市级 | 2009 |
13 | 蝴蝶兰种苗质量 | db440500/t146-2008 | 市级 | 2008 |
db44/t637-2009 | 省级 | 2009 | ||
14 | 蝴蝶兰盆花质量 | db44/t347-2006 | 省级 | 2006 |
15 | 蝴蝶兰试管苗生产技术规程 | db44/t128-2002 | 省级 |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