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农场百科
商丘市农场是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直辖的国有农场,行政管辖归属民权县绿洲街道辖区。农场设有九个分场单位,包括农场一分场至九分场,构成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根据2022年部门决算信息显示,其上级管理机构商丘市农场管理站为商丘市农业农村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国有资产监管和农业资源开发指导等工作。
行政归属
作为民权县直属的国有农场,商丘市农场在行政区划上隶属绿洲街道辖区,承担县域内农业生产管理与土地开发利用职能。根据2025年发布的行政区划名录,该农场与商丘市林场均属民权县特色农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机构
商丘市农场管理站作为直接管理机构,系商丘市农业农村局下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该机构2022年部门决算数据显示:
支出构成中农林水支出占比82·48%(77·09万元)
经济发展
在国有资产监管方面,管理站通过制定农垦经济发展战略,指导农场实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2022年度数据显示,商丘市农场管理站农林水支出中71·87万元用于事业运行。社会保障方面,全年支出包含:
公众号主体介绍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商丘市农场是由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是1954年建于河南省民权县的国有农场,地处豫东平原黄河故道,为河南省首家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主营小麦、花生等良种繁育,采用“种肥药”一体化管理模式。
该场2016年启动职工养老保险改革,2018年成立商垦公司推进土地托管服务,2019年培育出高油酸花生新品系并实施垦地共建改革,建成梦蝶庄园等农旅综合体。2020年后联合科研院所展示20余个小麦新品种,开展智慧农业管理及校企合作,共建豫东现代综合试验站,推动种业研发与农业技术示范。2025年种子田面积达4500亩,培育的“华成865”小麦原种推广至多省粮食主产区。
建制沿革
100多年前,黄河在此陡然决口改道,留下了千里黄河故道。1954年,隆隆的拖拉机犁开这块荒凉的土地,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在这里诞生。
经济
民权农场作为河南省首家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良种繁育是民权农场的支柱产业。农场地势平整,土质分为淤地、沙地两个类型,淤地繁育小麦,沙地繁育花生。农场生产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采取“种肥药”一体化模式管理。
2018年,民权农场在种业发展方面定位走“育、繁、推”一体化经营之路,不在种子繁育的基础上加大科研育种力度,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育种工作。民权农场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2020年就展示了藁优5218、金麦3号、中麦66、中麦895、囤麦257、郑麦0493等优质小麦品种20多个,为筛选适合豫东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种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社会事业
农场利用农垦棚户区政策,新建的住宅小区自来水、天然气直接入户,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2016年,又开展了关于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专项试点改革和社会职能改革,民权农场职工全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性负担一次性移交当地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