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是由全省134个县级联社组建而成,2004年6月6日成立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由全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入股组成。省联社成立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方面的指导支持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确立了“一二三四六”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业务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单位概况
山东省联社成立后,引导全省信用社坚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建设“地方性、社区性的股份合作制零售银行”的发展方向,不断向金融机构迈进。
全省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联保贷款,强制推行贷款证和贷款上柜台,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支农服务功能,真正成为支农的主力军和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到2006年末,全省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1780亿元,占全省农业贷款的95%,农业贷款余额、增加额等5项指标连续3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更多「单位概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深化改革
到2006年底,已组建县统一法人社114家、合作银行15家。票据兑付取得重大进展。在山东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山东省联社组织开展了“票据兑付年”活动,确定了“早兑付、早受益”的工作思路,在加强与人民银行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的同时,加强检查督导,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奖惩,形成了工作合力。全年共有54家联社获准兑付,金额40·1亿元,兑付家数和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位。
…更多「深化改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业务增长
全省农信社大力组织存款,加强信贷管理,开展业务创新,各项业务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433亿元,较年初增加499亿元,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2699亿元,较年初增加377亿元,考虑到清收不良贷款等因素,实际增加426·5亿元,增长18%;存、贷款余额和增加额均居全省各金融机构首位。
银行卡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累计发行信通卡403万张,卡存款余额14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51%。
…更多「业务增长」介绍请查阅全文…
贡献度
全省农信社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完善服务功能,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2006年末,农业贷款余额达1778亿元,比年初增加285亿元,增长19·1%,新增农业贷款占比达75·6%,占全省各金融机构的95%以上。
创新贷款担保方式,简化办贷手续,对农户、涉农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予以优惠,全年实际执行利率下降0·19个百分点。
…更多「贡献度」介绍请查阅全文…
资产效益
建立健全不良资产指标考评体系,积极实施以县为单位集中管理试点,对抵债资产采取集中拍卖方式,灵活采用债权转让、风险代理、招标清收、依法收贷等方法,加快盘活清收步伐。
截至2008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4900亿元,较年初增加934亿元,增长23·6%;各项贷款余额达3689亿元,较年初增加515亿元,增长16·2%。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457亿元,较年初增加368亿元,增长17·6%。农业贷款余额、当年增加额、累计发放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当年增加额等五项指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更多「资产效益」介绍请查阅全文…
风险管理
强化信贷管理。对大额贷款、商业汇票业务以及限控行业和学校贷款进行了检查;清查顶冒名贷款34·4亿元,1·4万名信贷人员签立了防范和清理顶冒名贷款保证书,签约率达99·9%。
认真处置风险点。对肥城、阳谷、定陶联社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省联社派出工作组,通过以优质资产置换、落实抵押担保、调剂清算备付金等措施,有效化解了已暴露的风险,维护了金融和社会稳定。
…更多「风险管理」介绍请查阅全文…
网络建设
省联社注重发挥综合业务网络的优势,不断完善支付结算、管理和中间业务三大平台,为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小额支付系统全面上线运行,进一步畅通了结算渠道;开通了与重庆联社的柜面通业务,拓展了服务空间;升级了银行卡业务交易系统,完善了卡功能;规范了电话银行的管理,开发了“短信通”服务平台;完善了经营决策系统,推广了办公自动化、信贷和财务管理、个人和企业征信、反洗钱等应用系统,促进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更多「网络建设」介绍请查阅全文…
员工队伍
加强党建工作,制定了党建工作示范点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了“四好”领导班子、“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建活动。健全机关群团组织,发挥好职能作用,推动工作开展。
积极引进人才,全年招聘大学毕业生2272人,组织实施了交流任职。加强高管人员队伍建设,调整交流市联社、办事处班子成员11人,县级联社高管人员105人,选派135人到商业银行挂职学习。
…更多「员工队伍」介绍请查阅全文…
精神理念
积极倡导“改革创新、团结实干、廉洁高效、争创一流”的农信精神:“改革创新”,就是把改革和创新作为推动信用社发展的强大动力,紧紧依靠并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团结实干”,就是树立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的理念,增强团队意识,加强团结,互谅互让、取长补短,形成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实干兴业”,就是一切从工作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廉洁高效”,就是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严以律己、清正廉洁;造就一支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确保工作的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争创一流”,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打造全省一流的金融机构,创造具有特色的管理、服务、效益、队伍。工作中,注意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以团结为基础,以实干为主体,以廉洁为保障,以高效为标准。
道德理念
积极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员工把个人的成长和价值的实现,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无私是淡泊名利,始终把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放在首位,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干一行,爱一行,把主要精力用到工作上;奉献是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干好本职工作,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为发展贡献个人的聪明才智。
作风理念
倡导树立“勤、快、严、实”的工作作风:“勤”就是勤学习、勤思考、勤积累、勤锻炼。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快”就是要快节奏、高效率,尽快掌握情况,进入角色,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严”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务求作风严谨、严密、严肃,力戒飘浮,力戒空谈,力戒弄虚作假。“实”就是在生活中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实实在在,光明磊落;在工作中办实事、说实话、报实情,踏实努力,务实肯干,认真扎实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所获荣誉
省联社先后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山东省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企业、山东省金融创新奖、山东60年60品牌、省级文明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先模人物,全系统有500多名同志当选为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求是》杂志、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次报道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和支农工作经验,产生了较大反响。在全国率先开办“齐鲁惠农一本通”、生源地助学贷款、农民自助服务终端、专业合作社贷款等农村金融产品,并在全国同行业推广。省委、省政府、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对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和服务“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