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vr工程技术实验室1个和其他科研机构30个。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第一主持单位)立项7项;教师个人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共计6篇。其中,2020年获得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立项7项。年度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
2020年 | 中国地方戏曲五音戏的现状与传承发展策略研究 | 万海英 |
2020年 |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音乐剧的融合性探究 | 王甦 |
2020年 | 美育视角下的齐、鲁音乐文化类比研究 | 马晓倩 |
2020年 | 馆藏传统京剧服装“铠”“靠”与京剧战时装备考的研究 | 于慧妮 |
2020年 | 山东地方戏创作传承及现状研究 | 吕琦 |
2020年 | 齐鲁文化传承与生态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研究 | 孙华 |
2020年 | 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影像表征与革新路径研究 | 白雪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6·34万册。另外,学校建有一座美术馆,是山东省书画学会举办文化活动、进行学术交流、推介会员作品的专用场馆,也是学校师生展示艺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学习的场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