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1949年8月,山东已获得全部解放。各地区由于解放时间不等,城乡环境有所差别,学生运动也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时,华东学联由济南迁移到上海,山东学生运动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经上级学联指示和团省工委同意于1949年12月17日宣布成立省学联筹备委员会。1950年2月1日,山东省学联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召开。同年2月23日,筹备委员会发出《关于召开山东省学生第一届代表大会的通知》。1950年4月12日,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召开。会议通过了《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章程》及《选举办法》,选举了由30人组成的省学联执委会,标志着省学联的正式成立。
省学联成立以后,济南、青岛、徐州三市市学联先后建立。全省11专区,除惠民、胶州、沂水三地外,都已建立专区办事处。1951年6月15日,省学联发布《山东省建立各级学联的通告》,拟在烟台、潍坊两市建立市学联;惠民、胶州两地建立省学联专区办事处,同时确定了干部编制。
1955年8月1日至7日,全国学联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修改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新的《章程》规定今后全国学联直接吸收各高等院校的学生会为团体会员,中等学校学生会则直接在党、政的领导下进进行工作,不再作为全国学联的会员。据此,团中央提出,除部分大城市仍保留学联组织外,其他省、自治区均可撤销学联机构,山东省学生联合会随机撤销。
1965年1月召开了全国学联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会前经中央批准恢复中学参加学联组织,并恢复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学生联合会。根据中央精神,为简便起见,山东省学联没有召开第三次全省学生代表大会,而是直接于1965年7月27日至8月5日召开了山东省学联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山东学联正式恢复。但此次会议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省学联被迫停止了活动。
1978年,中共中央在“五四通知”中宣布恢复学联组织。山东省学联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关怀和团省委的指导下,于1979年3月恢复了组织及活动,并在当年12月召开了省学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会后,学联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1988年召开的省学联第六次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了《lli东省学生联合会章程》,1993年12月省学联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
1993年12月,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学联《章程》规定,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做党和政府联系大、中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体利益;组织引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采的课余和校外活动,努力为同学服务;加强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加强与台湾和港澳地区学生的联系,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发展同国外、省外学生和学生组织的友谊与合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