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19世纪60年代,美国北长老会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沿海各地建立布道站,但通商口岸以外的中国土地同样吸引着传教士们。
1883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医师聂会东夫妇到达登州,开展与文会馆相关的新医药工作及医学教育,齐鲁大学医科办学由此开端。
1890年在洪氏提凡夫妇及安德逊女士的协助下,扩建了东关教会诊所,因是华方捐款,美国人建造,故名“华美医院”(院址在现青龙桥北,后坡街117号)。
…更多「发展历程」介绍请查阅全文…
医疗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24年1月,医院实际开放床位4360张,2023年度总诊疗人次超350万,出院人次超21万,手术台次超17万。cmi、四级手术人次、微创手术占比等关键医疗技术指标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列。组建多学科诊疗(mdt)团队118个,以疾病为中心开展多学科协同诊疗,全方位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急危重症、神经疾病、恶性肿瘤、妇产生殖、血液病、老年病和康复医学等领域的诊治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充分体现疑难急危重症救治“国家队”实力。医院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运行良好,构建了由162家分级诊疗合作单位和50个专科联盟组成的医疗联合体,区域输出成效显著。医护团队
截至2024年1月,医院有职工6892人,临床医技科室6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包括建设项目)28个,2023年新增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4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2人,泰山学者112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3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人数突破200人。人才培养
…更多「医疗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截至2024年1月,医院“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39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3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近5年累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6项。2023年新增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达到38个。2023年获国家重大重点类科研项目17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项,在全国医疗机构中位居前列。零磁医学功能成像装备、中子精准肿瘤治疗装置(中子刀)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进入设备验证阶段。
服务社会
医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高举公益性旗帜。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中冲锋在前,展示了国家队医院的风范。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齐鲁医院圆满完成援鄂抗疫工作,充分彰显了“东齐鲁”的家国情怀与担当奉献。作为国家重要的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口支援、管理与技术输出、远程医疗等形式,努力提升区域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积极助力脱贫攻坚,牵头形成了由省内外90余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分级诊疗技术协作体系。
获得荣誉
2020年10月,被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2020年10月,入选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济南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一览表。
2020年12月,被新增为2020年度山东省级文明单位名单。
2021年4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更多「获得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
医院事件
主词条:12·20聊城孕妇遭医院拒收事件
2024年12月20日,山东聊城曹先生的孕晚期女友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办理完住院后遭拒收,原因是医护人员怀疑他们“非法代孕”,为证明,曹先生将张女士的建档材料和此前的病历、检查单等拿给值班医生看,但依旧没能取得对方的信任。
2024年12月20日下午,医院产科护士长向新京报记者否认了上述说法,“办理住院后再进一步验证时男子无法提供身份证,未通过人脸识别,后二人主动离开。”双方各执一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法规事务处回复记者称,已关注到此事,正在院内逐级开展调查。
…更多「医院事件」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