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文理学院数学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四川文理学院学术研究

四川文理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建有3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22个科研团队。
类别名称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厅市共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特色植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四川省磷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四川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团队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个)秦巴文化研究传播创新团队
其它科研机构(11个)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巴文化研究院、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特色植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城市污水处理川东分中心、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巴山作家群研究院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2个)秦巴区域语言文化创新研究团队、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团队、川陕革命老区休闲审美文化产业创新团队、区域性康养产业区块链应用研究创新团队、英语语言文学的大数据路径研究创新团队、新时代四川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绩效评估研究创新团队、新时代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及其“三农” 问题研究创新团队、组合数学在数据挖掘上的应用创新团队、现代化学功能材料创新团队、中小学教育机器人课程与资源研究创新团队、川产特色植物苎麻开发研究创新团队、绿色水处理化学品研发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2月,教职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3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36项,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300余项、科技成果奖近1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近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180项,70余项科研成果被地方各级政府领导批示或采纳,出版专著8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被sci、ssci、ei收录400余篇,中文核心300余篇,500余篇文章被权威检索工具(期刊)转载或收录。2017年7月,四川文理学院6项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文献158万余册,远程及镜像电子图书137·8万余册,电子期刊95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5万余册,音视频资源2·4万余小时。收藏有《四库全书》《复兴文库》《马藏》《中国野史集成》《古今图书集成》《明实录》《苏轼书法全集》等大型古今丛书,藏有《大公报》《晨报》《民国日报》等大型报刊影印件,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超星数字图书馆、web of science (scie+ssci)及ebsco(asp+bsp)等25个中外文数据库和综合文献信息资源搜索平台。

学术期刊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设有“川陕苏区研究”、“巴文化研究”、“法学研究”、“文学研究”、“革命老区高校转型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研究”、“教育学研究”、“革命老区高校转型研究”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研究”等栏目,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